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選拔和培訓聖賢教育人才?▪P2

  ..續本文上一頁迦牟尼佛的一生,大徹大悟之後,一生就從事于教學工作,講經叁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他老人家叁十歲示現悟道的,七十九歲圓寂,所以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就幹一樁事情,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社會教育;不但教,自己做出來給人看。所以我常常說,自己做到之後再說,這是聖人,這是一等人;說了真正能做得到,這是賢人,二等人;說了做不到是騙人,那怎麼行?做不是容易事情。我常常說,很多人不知道,我一生最感激的,不是父母,不是老師,是韓館長,韓館長磨煉我叁十年,把我磨出來了。毛病習氣,就

  

   是貪瞋癡慢磨掉,你沒有這叁十年天天來折磨你,貪瞋癡慢斷不掉,哪有那麼簡單!

  所以我是個過來人,我清楚得很,你們禁不起折磨,哪能成就?你要想成就,什麼樣的人來折磨你你都能受得了,你都會感激,關關通過。折磨怎麼樣?逆境的折磨,不能有一點瞋恚心,有一點點瞋恚心你就完了,有報複心那你就造業,造最重的罪業了。絕對沒有!順境,順境裏頭沒有貪愛,把貪愛磨掉;逆境裏頭把瞋恚磨掉,貪瞋癡,天天讀聖賢經。所以,我跟韓館長要求的條件,我說我只要求一個,天天有講臺,讓我有講臺來練習講經,天天讓我有時間讀書,我就要求這麼兩個條件。她滿足我了,其他的什麼都不要,還要搞叁十年,不是叁年,叁年不行,叁十年把習氣磨掉了,習氣磨掉的時候智慧才現前。智慧現前,德、相(我們今天講福報)就跟著現前,那是其次的,是附帶的,我們不求福報,我們只求智慧,福報是自然來。福報來了給大家享,我們不要享這個福報,名聞利養都不要。

   跟一切人都是朋友,朋友自在,跟許多國家的國家領導人是朋友,跟販夫走卒也是朋友,平等;上跟帝王平等,下跟乞丐平等,你說多快樂!內心裏頭永遠沒有對立,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你今天講和平,你還要跟別人有對立,那和平怎麼會落實?那不可能。對人、對事、對物對立沒有了,化解掉了,內心和平得到了,自己得到和平才能幫助別人得和平。我們講個容易懂的話,外面眼、耳、鼻、舌、身和平了,和睦相處,不打架了,裏面五髒六腑和平,身心健康。爲什麼會生病?生病就是它不合,裏頭五髒不合作,你才出毛病。

   毛病的根就是佛講的叁毒,叁毒是貪瞋癡,那是極端的不合,那是病根,所有一切病的根源,貪瞋癡。所以,貪瞋癡不能夠不把它解決。要轉貪瞋癡爲戒定慧,轉貪心爲戒、轉瞋恚爲定、轉愚癡爲智慧。不能把它消滅,消滅不掉的,如果貪瞋癡消滅掉,戒定慧也完了,戒定慧也滅掉了,所以這個不能。它是一體,覺了就叫戒定慧,迷了就叫貪瞋癡,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個道理很深。

   問:弟子等修學、辦學雖曆經十四年,除了一般苦幹的傻勁,以及祈求佛力加持,該如何評鑒個人修學、辦學是否真正如理如法?

   答:這個標准是在經典,依照經典決定沒有錯誤,如果我們個人談到有什麼標准,那都是假的。所以,真正自己修行跟辦學,學能辦得成功是你的修學成就了,自己修學不成就,你的辦學不可能成就,這一點我們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提到。世間不論是中國、外國,真正是大聖大賢,幾乎都是選擇教育。世間行業很多,他選哪個?他選教育。我們從什麼地方看?從全世界宗教的創始人。諸位要曉得,宗教都是社會教育,佛教是教育,其他宗教也是教育,這些都是聖人,都不是普通人。他們舍棄這個世間各種行業,他來搞教育,他的教育能搞得成功,能夠有那麼多人跟他學,而且傳千百年,靠什麼?自己做到了才有這麼大的力量。

   孔夫子,我們知道,他老人家過去周遊列國,目的是想求個一官半職,好來施展他的抱負。夫子一生最敬佩的是周公,他非常想學周公,但是當時這些諸侯沒有人用他,在外面搞了十幾年沒人用他,這才回到老家。回到老家老了,六十八歲了,所以回去之後把這個念頭打消,教學。他七十叁歲走的,只教了五年,五年有這麼大的成就,靠什麼?自己做到,這是今天提出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夫子本身做到,所以他教學成功。你看看叁千弟子,那是跟他學的人,親近他的人;七十二賢人,真正有成就的七十二個。中國這幾千年來,從事于教育工作的人很多,時間也比孔夫子長,有幾個學生出來?哪個人一生的成就能跟孔子相比?七十二個學生,在曆史上找不到,過去沒有,將來恐怕還很難。這是被後人尊稱爲至聖先師,有道理。

   釋迦牟尼佛那是真聰明,他是王子,他可以繼承王位,不要,不幹。孔子還想去作個官,他有官、有皇帝做,他不做,他丟掉,不幹。專門從事于教學工作,他教了四十九年,這個了不起,他做的比夫子還要徹底。我們今天講的這些戒律,他全做到了,都是他日常生活記載下來,就是戒律,他全做到了,所以他的成就高。我們常常在經上讀到,他的常隨衆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成就的;夫子成就七十二個人,釋迦牟尼佛成就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出家學生,在家菩薩不算。這就說明,自己修學成就,才能幫助別人成就。

   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建個中心,這才在試驗。中心大概十一月可以完工,我這次去看,跟他們大家談談話,見見面。我們要求在中心裏頭真正從事于學習,將來肩負起教學責任的這些年輕人,我要求他十年不離開中心。十年當中你們一面教一面學,要讀書,天天要讀書,讀聖賢書,真正做學問,提高自己的修養。你所懂得的你一定都要做到,你才能有成就。如果心裏還想這個、想那個,那就完了,你不能成就。

   學習,《弟子規》跟《十善業道》是基礎,必修課,期限是一年,一年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被淘汰掉。第二年所學習的是概論,概論我們選擇的,儒家的概論是《叁字經》,是概論,要細講,那是中國傳統學術概論;佛法的概論,楊仁山居士編了一個《佛教叁字經》,這是第二年。第叁年就進入專攻,一門,你學哪一門你這一生就專攻一門。別的同學所修學的,他們來講演、報告可以聽,決定不學,我可以聽,可以參考,我學我這一門。一門東西能夠學個七年、八年、十年之後,專家!你的德行是十善業跟《弟子規》,你的德行成就了,道德、學問你真正成就,你能夠做一方人的榜樣,教化一方。

   所以我們教學的範圍也只是集中在這個小鎮,我們不出這個小鎮,這個構想就是老子所說的“小國寡民”,教育能收到效果。你的範圍太大,你的心力、精力、時間統統分散了,不會成就的。孔老夫子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是堯舜,堯舜那時候,諸位也都曉得,那個時候國家沒統一,都是些小國。湯王,這是堯舜之後,湯的國家多大?曆史上記載七十裏,方圓七十裏,就現在一個小鎮。周文王這了不起,周文王的國家多大?一百裏。你們想想看,沒有香港那麼大,香港這麼大的地方,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恐怕有十幾個國家。所以他自己本身做的好,他能把他地方治得好,把他自己那一個國家的老百姓一個個都教的好,成爲聖人。成爲什麼?人家稱天子,天子在恭維什麼?大家都向他學習,他是諸國的榜樣。如果中國這麼大,要把堯跟舜現在叫他來做領導人,他就不成爲聖人,他也是平常人了,他哪能做得到?所以人力、物力統統集中在一點,他做到了;他做到了,是我們今天講的模範、典型。

   所以我們今天這個想法,就是從古聖先賢這些理想、這些事迹我們做出了結論,我們來模仿。我們就用這個小鎮,這小鎮小國寡民,希望我們這個聖賢的教育務必讓這個小鎮的居民,每一家、每一戶、每一個人都學習到。中心培訓的這些老師,就跟我過去在臺中學講經一樣。那時候李老師在臺中開個經學班,培養一批講經的人才,到哪裏講經?到蓮友家裏去講,聽衆叁個、五個,十個、八個,在人家家裏客廳,不拘形式,經本帶去打開就開講,一個星期一次。所以我們常常練習,星期一到張家,星期二到李家,星期叁到王家,我們講經是天天講,他們聽的人是一個星期聽一次。一個星期不能天天聽,天天聽他就聽煩了,他就不想聽了,一星期聽一次,輪流去講,練習講。

   我們要把聖賢教育在這個村鎮,最重要的是《弟子規》,儒家這些倫理道德的典籍,我們要教、要講。一方面自己學,一方面做出來給人看,講解給人聽。我們目標希望叁年,這個小鎮的人,人人懂禮,人人都知道忍讓,都知道禮讓。我們希望禮義之邦,中國自古稱“禮義之邦”,在這個小鎮上叁年之後會實現,那就是我們的成績。我們想十年之後,就可以影響到其他的鄉鎮,我們鄰居的鄉鎮都會影響。慢慢再擴大,讓它自然發展,不要有一點勉強。真正做好了,其他的省市看到我們這邊做,真正是和諧,真正個個都是好人,好人是教出來的,聖賢是教出來的,一定是從自己本身做起。你要是求別人,那你就錯了,你決定做不到,一定從本身做起,用自己的身教去影響人,這樣才行。我們慢慢的把倫理道德、和諧,向全世界去推展。

   現在我們的方式比從前是方便多了,現在有科技的幫助。我們這個小鎮每一堂課教學,甚至于到人家家庭裏面教,我們都用小的錄相機去錄,在我們衛星裏面播放,在我們網絡裏面播放,效果就擴大了。我們中心的老師不出門,中心培訓的學生不出這個小鎮,就在小鎮每個村去教,每一家去教,不出這個小鎮。我們現在就是建立這麼一個共識,大家真正有這個意願的,成就自己,成就別人。現在就是有這麼一個機緣,這個機緣也很難得,千載難逢,有這麼一個機會。我們有志一同,在這個地方發憤努力,這個地方是聖賢教育。

  

  

《如何選拔和培訓聖賢教育人才?》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