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
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各位想過這個問題嗎?過去的事情不知道,未來的事情不曉得,宇宙中地球是怎樣産生的也無法解釋,這樣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無明」,什麼都不知道。因爲不知道而會有所造作,例如一粒芒果的種子,它裏頭有一棵芒果樹嗎?沒有。一粒種子只要給它土壤、陽光和水份,就能夠發芽而慢慢長大成樹了。從一粒種子變化成一棵樹的過程,我們稱爲「行」。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綠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稱爲十二因緣或十二緣起。緣起就是隨著因緣一直在改變的,所以,我們的肉體,我們的煩惱也是隨著因緣而改變的。一個不好的念頭、煩惱起來了,這個煩惱是從哪裏來的?不知道。它是從無明來的。從無明而來,緊接著造作、感受、喜歡不喜歡、抓取執著、生起了又變化,整個十二因緣就成立了。十二因緣像個環狀的煉鎖,因此,只要把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截斷了,一個煩惱就終止了。所以我們的六根與六塵和合接觸時,不要馬上有分別心,眼睛看只是看,耳朵聽只是聽,鼻子聞只是聞,舌頭嘗只是嘗而已,不要加入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否則,喜歡的貪愛,不喜歡的討厭(瞋),貪瞋變成惡緣而有所要求、執取,于是産生了煩惱。從觸或受下手,斷煩惱比較容易,如果到取(執著)之後才發現就比較不容易了,因爲我們一定有不好的念頭,也一定有記憶起來。所以,多多少少我們必須要有十二因緣觀,看看它們之間的關系。煩惱現起了,立刻觀照:我的煩惱在哪裏?從無明到老死,找到一個就夠了。煩惱的感覺怎麼樣?找到一個「受」字就夠了,提醒自己一下,一個字就行了。煩惱尚未完成就發現,隨時觀照隨時調整。十二因緣是「自覺」的一條路,是「解脫」主要的一條路,它給我們的觀念非常強,把它當做工具,它像一把刀子,可以一下子切斷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