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靜坐與喜悅之路 保持警醒的心

  ◎保持警醒的心

  靜坐沒有什麼神秘,我們有警覺心,有慈悲心 ,有感覺,我們本身有的特色要發展。從外面改不容易,從裏面改才會快,就是從感受下手,能夠穩定而不輕易受感動。如果有一個人強迫你一定要聽他的話,你若接受他的觀點,你自己的感受都沒有了。要有判斷的能力,不隨便受影響才好。

  在泰國有很多人去上座部的寺院,不只是因爲尊敬出家修行者,也是因爲佛法裏可以批評、分析、討論,可以回答各種疑惑,絕不是一味迷信或崇拜佛像。佛陀等于是「覺性」,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有沒有清楚的感覺,有覺性,佛陀就來了。

  經驗過各種受,一直重複就會無聊,清楚就不會執著。你知道感受生起、消滅,來來去去,來來去去。你會體驗到,唉,沒有什麼可執著。你的心將不再執著。

  不斷練習之後,你將清楚有時快樂,有時痛苦,痛苦的時候影響更大。你若感覺痛苦,那是因爲你還放不下,你還喜歡它,喜歡這份痛苦,抓得緊所以痛苦,忙著想它,照顧它,痛苦就愈來愈多,這是你的錯誤嘛,不是嗎?

  如果有「讓感覺回歸中性」的觀念,所有痛苦可以快速解決,但是說得容易,做來難。當你沈淪于痛苦時,不妨默念:「這是我自己創造的。我放不下,我想得好、照顧得好,我抓得緊,沒有讓它走。」能夠清楚覺受,你的境界不錯,是不一樣的人了。循此途徑下手。可以開悟,可以解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