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感受的起伏
人們常讓外在的苦樂與內心的苦樂糾結在一起,分不清楚,正在什麼感受之中。也從來沒有分析過,總是讓它一一跳過。若能加以分析就真的會舒服。
最近有一個例子:有兩個人本來講好一起付電視第四臺的費用,半年叁千元,每人各付一半。後來,其中一人只想要享受卻不願付錢。另外一個人學過感受的觀照,所以並不動氣。只是提醒他:「你這是什麼樣的念頭?自己想想看!」那人仔細想了以後,就不好意思堅持只要享受卻不付費了。
我們常讓苦、樂打結;有時苦,有時樂,根本不清楚的話就會累,對健康有害。分析清楚自己的念頭,就不會陷入矛盾沖突。你可以先觀照身心內外的苦、樂、不苦不樂。感受清楚,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有苦、樂、不苦不樂的感覺,一一加以分析,感覺會愈來愈敏銳,什摩事情還沒有做之前,你就已清楚了。
深入察覺肉體裏爲什麼有這種感覺,清楚它如何生起,存在多久,何時消失,你會産生特別的觀念:「『感覺』這個東西,不會是永遠的,它還是會改變的。」剛剛才生氣,可能一下子就笑出來了。不懂就會生氣,懂了以後不會生氣。心不清楚才會生氣,清楚以後便不會生氣了。
有時候苦的感受來了,消失了,又來了,又消失了。這些一點一點地清楚以後,你就會明白所有的東西都是以「受」爲主,感覺控製了一切。爲什麼要結婚?爲什麼要工作?因爲你有感覺呀!但是快樂的感覺不會永遠不變,所以佛陀常贊歎中性的感覺。苦、樂的感覺常常在改變,若能回到不苦不樂的中性感覺,會非常舒服。你一下子看到一個感受起來,沒有了,起來,沒有了,清楚自己真正感受就可以了,其余都是假的。
我們的「受」太複雜了,但是你可能從來沒有調查過,沒有想過,爲什麼我們聽一句好聽的話就會感到快樂?我們身體裏的細胞是怎樣動的?爲什麼會高興?我們的肉體有沒有正常?我們的肉體也像計算機一般,在毫無設防之下,會感染病毒,只有預先裝置防毒軟件以避免計算機中毒。我們要透過修行觀照,回到中性的感覺,可以不受外在因素的幹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