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五蘊─慧地之一
1:回答慧學的第五個問題的章節安排。慧學的第五個問題是如何修習智慧?第一個重點是學習智慧所要深入的大地,它的內容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緣起、四谛。第二個重點就是五清淨的修觀次第。就修觀的實際需要來看,先詳細地學習五蘊是最基本的,其余的處、界、根、緣起、谛都是在蘊的基礎之上作解釋或加入不同的內容。所以,我們在第六章先詳細說明五蘊,第七章解釋其余的。第八章教導修觀的五次第,回答慧學的第五個問題。
2:五蘊是什麼?蘊就是一堆一堆的聚合,五蘊就是五堆不同的聚合,它們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就是一切物質及物質的特性,包含四大種及二十四個所造色。受蘊就是一切感受,想蘊就是一切想知,行蘊就是一切造作,這叁蘊就是五十二心所法。識蘊就是一切識知,包含八十一世間心與八種出世間心。這五蘊就包含一切勝義真實的法,其余的存在都由之組合。了解五蘊就是了解身心與世間,是悟入真理的開始。
3:慧地的內容極豐富,就是通常所謂的教理,佛教的真理。<<清淨道論>>詳細地分析論究,開顯勝義的法,我們得耐心地學習。本書盡可能以白話,作簡要的解釋。更系統詳細的說明留待<<攝阿毗達摩義論>>。
第一節:色蘊
色乃被冷熱所破壞的東要,色蘊包含物質及物質的特性,進一步分析可區別爲四大種和二十四所造色。
1:四大。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它們是色蘊的基本特點。地界就是堅固、粗硬的特點,水界是流動、凝結的特點,火界是暖熱、遍熟的特點,風界是浮動、支持的特點。雖然四大各有特點,但任一個的生起必然依緣于其余叁個,任一個的現起就是它在四種特點中的顯著、突出、現起。
2:二十四個所造色。所造色就是四大聚合成的色法,所以說,四大是能造色,四大聚合成的是所造色。這二十四個所造色是四大的基本衍生色。
(1)眼睛能接觸顔色。
(2)耳朵能接觸聲音。
(3)鼻子能嗅觸香氣。
(4)舌能接觸味道。
(5)身能接觸于所觸,遍于身體之中有執受色的一切地方。
(6)顔色能刺激眼。
(7)聲音能刺激耳。
(8)香能撲鼻。
(9)味道能刺激舌。
(10)女根是表現女性特點的機能,顯現爲女性的相貌、行動、氣質等。
(11)男根是表現男性特點的機能,顯現爲男性的相貌、行爲、氣質等。
(12)命根是維持生命現象的機能,生命力。
(13)心所依處是在心藏之內的血液,心依之而活動。
(14)身表是由身而表示自己的意志,它是身的動轉之因。
(15)語表是由于語音而表明意志,它的現起就是語音之因。
(16)虛空界能劃分色的邊際界限,四大種不接觸的狀態或孔隙的狀態;有了虛空界的劃分界限,我們才産生「上、下、左、右」等空間區別。
(17)色輕快性可以除去色的粗重,現起爲輕快。
(18)色柔軟性可以除去色的堅硬。
(19)色適業性使身體隨順適合工作。
(20)色積聚性能積聚成色的特點。
(21)色相續使色隨順結合不斷滅。
(22)色老性可以成熟色。
(23)色無常性有色的壞滅的特點。
(24)段食是滋養素,可以支持身體。
在四界差別觀(第叁章第六節)中,以四界差別,觀察人體的四十二部分與現象,那主要是從人體的部分來區別。本節的二十四個所造色則著眼于人的各種主要機能(如眼等)及色蘊的一般現象(如色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