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部分:慧學 第五章:慧學的一般教導

  第叁部分:慧學

  1:慧學在清淨道的地位。<序論>中提到,解除煩惱結的「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住戒」已于第一部分解釋,「修心」已于第二部分解釋,這裏解釋「修慧」,將完整地教導慧學。以戒定爲根基,慧學指導修毗婆舍那觀,成就智慧,究竟解脫。

  2:慧學的六個問題。慧學將解答六個問題。一:什麼是慧?二:什麼是慧的語義?叁:什麼是慧的特點、功能、生起、依因?四:慧有幾種?五:當如何修習?六:什麼是修慧的功德?比起定學,少了雜染與清淨的問題,因爲智慧是完全清淨的,所以沒有雜染或清淨的問題。

  3:本書對慧學的章節安排。前四個問題是慧學的一般教導,屬于第五章。第五個問題是慧學的核心。修習智慧就是七清淨的後五清淨,也就是叁:見清淨、四:度疑清淨、五:道非道智見清淨、六:行道智見清淨、七:智見清淨。叁:見清淨就是觀察名與色(世間心與身),四:度疑清淨就是觀察名與色的因果緣起,五:道非道智見清淨就是思維觀察名與色的無常苦無我,六:行道智見清淨就是觀察名與色的生滅直到舍離名色,七:智見清淨就是現觀四谛,生起聖道與聖果。換句話說,修慧五清淨的階段必須先認識蘊、緣起、聖谛等。因此,如何修習智慧的問題可以分成兩大重點。第一個重點必要的基礎知識,認識蘊、緣起、聖谛等,這就是論中所謂的「慧地」(如同大樹的土地),也可以說是聞思真理的階段,我們將于第六、七章學習。第二個重點就是修習五清淨,這就是論中所謂的「慧體」(如同大樹的骨幹),就是修證真理的階段,我們將于第八章修習。第六個問題:什麼是修慧的功德?修慧的功德猶如果實,我們將于第八章最後一節。

  第五章:慧學的一般教導

  慧學的一般教導解答慧學的前四個問題。

  第一:什麼是慧?簡單地說,慧是與善心相應的觀智。

  第二:什麼是慧的語義?以了知之義爲慧。慧的了知不同于想的知及識的知,雖然這叁者都有知的成份。想的知只是想知對象「是青是黃」,不可能通達「無常、苦、無我」的特點。識的知則進一步知道。「無常、苦、無我」的特點,但不能獲得出世間的道現前。慧的了知則能更進一步努力獲得聖道的現前。這叁種知就像叁種人。天真的小孩看貨幣只知道它的顔色與形狀,就如同想知;鄉下人進一步知貨幣的利用價值,就如同識知;銀行家更進一步知道它的真假,各種樣子,就如同慧知。

  第叁:什麼是慧的特點、功能、生起、依因?慧的特點是通達諸法的自性,功能是摧毀那覆蓋諸法自性的癡暗,生起則爲無癡,依因是依于定。

  第四:慧有幾種?可以分成四種。

  1:以一種解釋的就是通達諸法的自性。

  2:以兩種解釋的有五項。(1)世間慧是與世間道相應,出世間慧是與出世間道相應。(2)有漏慧是與煩惱相應的慧,無漏慧是不與煩惱相應的慧。(3)名差別慧是修婆毗舍那那的行者觀察名(受想行識蘊)的差別,色差別是觀察色蘊的諸差別。(4)喜俱慧是喜俱而且與智相應的心,舍俱慧是舍俱而且與智相應的心。(5)見地慧是初道的慧,修地慧是其余叁道的慧。

  3:以叁種解釋的有四項。(1)思所成慧是由于自己的思惟所成就的慧,聞所成慧是聽聞他人教導而獲得的慧,修所成慧是達到安止定的慧。(2)小所緣慧是緣欲界修觀的慧,大所緣慧是緣色無色界修觀的慧,這兩者是世間的;第叁是出世間的,無量所緣慧是緣涅槃而起的慧。(3)入來善巧慧是斷不利的和生起有利的,離去善巧慧是斷其有利的和生起不利的,方便善巧慧是于一切時、處的方便慧。(4)內住慧是觀察自己的諸蘊,外住慧是觀察他人的諸蘊或身外的色,內外住慧是兼修前二者的觀慧。

  4:以四種解釋的有二項。(1)四谛智,苦谛智是緣苦谛而生起的智,苦集智是緣苦的集起而生起的智,苦滅智是緣苦的寂滅而生起的智,苦滅道智是緣滅苦之道而起的智。(2)四無礙解,義無礙解是義的智,法無礙解是法的智,詞無礙解是法的詞的智,辯無礙解是諸智的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