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章:修行四十種業處的方法 第四節:四無量心

  第四節: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依原文的語譯是「四梵住」,通俗的稱呼則爲「四無量心」,內容爲慈悲喜舍四種無限的心量。

  1:慈的修習。慈就是慈愛友善,與人爲友的態度。修慈無量心先思維瞋恨的過患是燒毀一切功德,忍辱是強軍。實修慈心定有如下的觀想過程。

  1.1:最初,先對自己修慈,默念思維「我想快樂、不受苦」或「保持我自己無怨、無害、無惱、有樂」;避免對六種人修慈,不愛的人、極愛的人、無關系的人、敵人、死人。

  1.2:對值得敬愛的人修慈,引發強化自己的慈心。如對可敬愛的師長,隨念他們令人喜愛的愛語,慈祥教導,身教言教,戒德定德慧德。

  1.3:對一切人修慈,次第對自己、值得敬愛的人、極愛的人、無關系的人、怨敵,乃至無限量地遍滿一切。

  1.4:但是,對宿仇修慈時還會引發瞋心,須先回來安住在慈心,再對怨敵修慈。若仍無法柔軟慈愛怨敵,可作如下的思維。只有笨的人才因爲他人的忿怒而生氣;我又不是他的奴隸,何必因爲別人的忿怒而影響心情;若對敵人忿怒,只是造成二度傷害。或只看敵人的優點,避其缺點。或反問自己,我是對他的頭發生氣嗎?對其牙、爪、毛生氣嗎?乃至是對其五蘊生氣嗎?事實上,沒有可生氣的對象。

  1.5:修平等慈,破除對自己、值得敬愛的人、無關心的人、敵人的界限,平等修慈,即使強盜來殺,亦願舍身爲衆。

  修慈的功德種種功德,安眠,安樂而寤,不作惡夢、作吉祥的夢,受人敬愛,受非人敬愛,諸天守護,不受火燒或中毒或刀傷,迅速得定,容顔光彩,臨命終不昏,死後生于梵天。

  圖九:瞋行人修慈心的結果

  2:悲的修習。悲是同情心,心態上願意幫忙他人離苦。其余的方法類似于修慈。

  3:喜的修習。喜是分享快樂,贊歎他人的功德。其余的方法類似于修慈。

  4:舍的修習。修舍就是修放下,如如不動。其余的方法類似于修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