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菩薩道 上 第七章:雜集 第九篇:什麼是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第九篇:什麼是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對于這個問題:「什麼是波羅蜜的對立因素?」,答案是:概括來說,一切煩惱與惡法皆是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深入的探討:執著布施之物和自私跟布施波羅蜜對立。身、語、意惡行跟持戒波羅蜜對立。取樂于欲樂目標、煩惱欲與生命跟出離波羅蜜對立。愚癡跟智慧對立。前述的八懈怠事跟精進波羅蜜對立。由于貪或瞋而不能忍受可喜與不可喜的目標跟忍辱波羅蜜對立。沒有如實地說出真相跟真實波羅蜜對立。無能力去克服那些與波羅蜜對立的惡法是決意波羅蜜的對立因素。九個導致瞋恨的原因是慈波羅蜜的對立因素。不中立地看待可喜與不可喜的目標是舍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更深入的探討:

  一、 對布施之物起執著(貪)、對受者起反感(瞋)和對布施與其善果的愚癡(癡)都是布施波羅蜜的對立因素,因爲只有在無貪、無瞋、無癡時才能成就布施。

  二、 十惡業是持戒波羅蜜的對立因素,因爲只有在身語意遠離邪惡時才能成就戒行。

  叁、 出離是遠離欲樂、遠離惡待他人與遠離自我折磨的聖行。因此沈迷在欲樂(貪)、惡待他人(瞋)與自我折磨(癡)是出離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四、 貪瞋癡導致衆生盲目,反之,智慧令盲目的衆生複明。因此,這導致衆生盲目的叁惡法是智慧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五、 由于貪欲,我們對行善退縮不前;由于瞋恨,我們無能建立善行;由于愚癡,我們不能正確地努力。只有通過精進我們才能行善,建立起善行與朝向正確的方向去努力。因此,貪瞋癡叁惡法是精進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六、 只有具備了忍辱,我們才能對治對可喜的目標起貪欲的傾向,對治對不可喜的目標起瞋恨的傾向,以及能夠觀察到無我與空的本質。因此,令人不能觀察諸法無我與空之本質的貪瞋癡是忍辱波羅蜜的對立的因素。

  七、 缺少了真實,我們就可能在接受人的善待時被貪欲誤導,以及在受到他人折辱時被瞋恨誤導,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失去了真實。只有具備了真實,我們才能在面對優與劣的情況之下不會因爲貪而有所偏差,也不會被瞋與癡阻礙真實的顯現。因此這貪瞋癡叁惡法是真實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八、 具備了決意,我們得以克服生命中的苦、樂、起、落,以及保持不動搖的心去圓滿諸波羅蜜。因此令人不能克服生命中的起落的貪瞋癡是決意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九、 培育慈心可以克服五蓋(提升精神道的阻礙 ),因此這叁個構成障礙的貪瞋癡惡法是慈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十、 沒有舍心將不能停止與消滅對可喜目標之貪婪和對不可喜目標之憎恨(反感),我們也無法以平等心去看待它們。只有具備了舍心,我們才能做到這一點。因此這叁惡法是舍波羅蜜的對立因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