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施設論▪P12

  ..續本文上一頁道諸善、不善之法,不知道諸有罪、無罪之法,不知道諸劣、勝之法,不知道諸黑白相對之法一這樣的人是遲鈍、蒙昧者。

  193.在這裏,哪五種譬喻職業軍人者呢?

  五種軍人一

  在這裏有一種職業軍人,只看到灰塵上揚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進入戰場。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職業軍人。有這第一種職業軍人存在於世間上。

  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職業軍人,忍耐灰塵上揚,但是只看到旗子的頂端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進入戰場。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職業軍人。有這第二種職業軍人存在於世間上。

  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職業軍人,忍耐灰塵上揚、忍耐旗子的頂端,但是只聽到呐喊的聲音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進入戰場。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職業軍人。有這第叁種職業軍人存在於世間上。

  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職業軍人,忍耐灰塵上揚、忍耐旗子的頂端、忍耐呐喊的聲音,但是在混戰時被殺和憂慮。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職業軍人。有這第四種職業軍人存在於世間上。

  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職業軍人,忍耐灰塵上揚、忍耐旗子的頂端、忍耐呐喊的聲音、忍耐混戰。他征服那個混戰之後,而成爲戰勝者,主控那個(混戰)而住。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職業軍人。有這第五種職業軍人存在於世間上。有這五種職業軍人存在於世間上。

  194.

  就像這樣,有這五種譬喻職業軍人的人存在於比丘們之中。哪五種呢?

  在這裏有一種比丘看見灰塵上揚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把握梵行,表現學處贏弱,放棄學處之後而還俗。

  什麼是他在灰塵之中呢?在這裏,比丘聽到一「在某某村落或城市裏有端正、好看、讓人歡喜、具足最上漂亮容貌的婦女或童女。」他聽了那個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把握梵行,表現學處贏弱,放棄學處之後而還俗。這是他在灰塵之中。

  例如那個職業軍人只看到灰塵上揚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進入戰場,這個人就像那譬喻。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人。有這第一種譬喻職業軍人的人存在於比丘們之中。

  195.

  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比丘,忍耐灰塵上揚,但是只看見旗子的頂端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把握梵行,表現學處贏弱,放棄學處之後而還俗。

  什麼是他在旗子的頂端之中呢?在這裏,比丘聽到一「在某某村落或城市裏有端正、好看、讓人歡喜、具足最上漂亮容貌的婦女或童女」。但是當自己看到端正、好看、讓人歡喜、具足最上漂亮容貌的婦女或童女時。他看到了那個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把握梵行,表現學處贏弱,放棄學處之後而還俗。這是他在旗子的頂端之中。

  例如那個職業軍人忍耐灰塵,但是只看到旗子頂端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進入戰場,這個人就像那譬喻。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人。有這第二種譬喻職業軍人的人存在於比丘們之中。

  196.

  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比丘,忍耐灰塵上揚、忍耐旗子的頂端,但是只聽到呐喊的聲音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把握梵行,表現學處贏弱,放棄學處之後而還俗。

  什麼是他在呐喊的聲音之中呢?在這裏,女人靠近已走到森林,或已走到樹下,或已走到空閑處的比丘之後,嘲笑、講話、拍手戲笑。當他被女人嘲笑、講話、拍手戲笑、嘲弄時而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把握梵行,表現學處贏弱,舍棄學處之後而還俗。這是他在呐喊的聲音之中。

  例如那個職業軍人忍耐灰塵、忍耐旗子的項端,但是只聽到呐喊的聲音之後,便喪失勇氣、沮喪、不能控製自己、不能進入戰場,這個人就像那譬喻。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人。有這第叁種譬喻職業軍人的人存在於比丘們之中。

  197.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比丘,忍耐灰塵、忍耐旗子的頂端、忍耐呐喊的聲音,但是在混戰時被殺和憂慮。

  什麼是他在混戰之中呢?在這裏,女人靠近已走到森林,或已走到樹下,或已走到空閑處的比丘之後,緊貼著坐、緊貼著臥、遮蓋在一起。當他被女人緊貼著坐、緊貼的臥、遮蓋在一起,沒有舍棄學處,沒有表現出贏弱之後而從事淫欲法。這是他在混戰之中。

  例如那個職業軍人忍耐灰塵、忍耐旗子的頂端、忍耐呐喊的聲音,但是在混戰時被殺和憂慮,這個人就像那譬喻。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人。有這第四種譬喻職業軍人的人存在於比丘們之中。

  198.

  再進一步地,在這裏有一種比丘,忍耐灰塵、忍耐旗子的頂端、忍耐呐喊的聲音、忍耐混戰。他征服那個混戰之後,而成爲戰勝者,主控那個(混戰)而住。

  什麼是他在勝利戰場之中呢?在這裏,女人靠近已走到森林,或已走到樹下,或已走到空閑處的比丘之後,緊貼著坐、緊貼著臥、遮蓋一起。當他被女人緊貼著坐、緊貼的臥、遮蓋在一起時,打閉、脫離之後,因此而離閉欲。

  他受用遠離的住所一森林、樹下、山、石洞、山洞、墓地、山林、曠野、稻草堆等。他走到森林或走到樹下或走到空曠處,結踟趺而坐,放好正直的身體,系正念於面前之後。

  他舍斷世問的貪欲之後,用離去貪欲的心而住,使心從貪欲中淨化出來;舍斷瞋恚之後,無瞋恚心而住,憐憫一切生命、衆生的利益,使心從瞋恚中淨化出來;舍斷昏沈、睡眠之後,離去昏沈、睡眠而住,有光明想、正念、正知,使心從昏沈、睡眠中淨化出來;舍斷掉舉、惡作之後,沒有掉舉而住,內在寂靜的心,使心從掉舉、惡作中淨化出來;舍斷疑之後,度脫超越疑惑而住,在諸善上沒有疑,使心從疑裏淨化出來。

  他舍斷這些五蓋、心的穢垢(隨煩惱)削弱智慧、從欲樂遠離、從不善法遠離之後,具足有尋、有伺、離生喜樂的第一禅之後而住;由於止息尋伺…第二禅…乃至…第叁禅…乃至具足第四禅之後而住。

  當入定的心是這樣地清淨、皎潔、無斑點、離去隨煩惱、柔軟、適業性、確立、達到不動時,他使心轉到漏滅盡智。

  他如實地了知「這是苦」;如實地了知「這是苦集」;如實地了知「這是苦滅」;如實地了知「這是導向滅苦之道」;如實地了知「諸漏」;如實地了知「這是漏集」;如實地了知「這是漏滅」;如實地了知「這是導向滅漏之道」

  當這樣知、這樣見時,他的心從欲漏解脫,也從有漏解脫,也從無明漏解脫。在解脫中有解脫的知識。他了知「生已被滅盡,梵行已被住立,應該做的已被做了,更不會有輪回到後世的狀態。」這是他在勝利的戰場之中。

  例如那個職業軍人忍耐灰塵上揚、忍耐旗子的頂端、忍耐呐喊的聲音、忍耐混戰,他征服那個混戰之後,而成爲戰勝者,主控那個(混戰)而住。這個人就像那譬喻。在這裏也有一種像這樣的人。有這第五種職業軍人存在於比丘們之中。有這五種譬喻職業軍人的人存在於比丘們之中。

  199.在這裏,哪五種常乞食者呢?

  因爲愚昧、遲鈍而常乞食者;惡欲、欲的習氣而常乞食者;因爲瘋狂、心散亂而常乞食者;因爲「諸佛、諸佛的聲聞弟子之稱贊」而常乞食者;另外,只是因爲少欲、知足、節儉、這必需品而常乞食者。

  在這裏,這個常乞食者只是因爲少欲、知足、節儉、這必需品之後的常乞食者,這個是這五種常乞食者的第一、最上、重要、最好和崇高。

  例如從母牛到牛乳,從牛乳到優酪乳,從優酪乳到奶油,從奶油到精純奶油,從精純奶油到醍醐,在那裏出現最上的醍醐;就像這樣,這個常乞食者只是因爲少欲、知足、節倫、這必需品的常乞食者,這是這五種常乞食者的第一、最上、重要、最好和崇高。有這五種常乞食者。

  200.

  在這裏,哪五種過午不食者…乃至…五種一坐食

  者…乃至…五種糞掃衣者…乃至…五種叁衣者…乃至…

  五種住林者…乃至…五種樹下住者…乃至…五種曠野住

  者…乃至…五種常坐者…乃至…五種隨處住者…乃

  至…。

  201.在這裏,哪五種塚間住者呢?

  因爲愚昧、遲鈍而塚間住者;惡欲、欲的習氣而塚間住者;因爲瘋狂、心散亂而塚間住者;因爲「諸佛、諸佛的聲聞弟子之稱贊」而塚間住者;另外,只是因爲少欲、知足、節倫、這必需品而塚間住者。

  在這裏,這個塚間住者只是因爲少欲、知足、節倫、這必需品的塚間住者,這是這五種塚間住者的第一、最上、重要、最好和崇高。

  例如從母牛到牛乳,從牛乳優酪乳,從優酪乳到奶油,從奶油到精純奶油,從精純奶油到醍醐,在那裏出現最上的醍醐;能像這樣,這個塚間住者只是因爲少欲、知足、節倫、這個必需品之後的塚間住者,這是這五種塚間住者的第一、最上、重要、最好和崇高。有這五種塚間住者。

  六人施設

  202.

  (1)在這裏這個人,在以前還未聽聞的諸法中,自己徹底了解諸谛,在那裏既得到一切智性,也在諸力中得自在,因這個而被認爲是正等正覺者。

  (2)在這裏這個人,在以前還未聽聞的諸法中,自己徹底了解諸谛,在那裏既沒有得到一切智性,也沒在諸力中得自在,因這個而被認爲是獨正覺者。

  (3〕在這裏這個人,在以前還未聽聞的諸法中,自己沒徹底了解諸谛,在現法中就成爲苦的作盡者,而且得到聲聞波羅蜜,因這個而被認爲是舍利佛、目犍連。

  (4)在這裏這個人,在以前還未聽聞的諸法中,自己沒徹底了解諸谛,在現法中就成爲苦的作盡者,但沒得到聲聞波羅蜜。其余因這個而被認爲是阿羅漢。

  (5)在這裏這個人,在以前還未聽聞的諸法中,自己沒徹底了解諸谛,並沒有在現法中成爲苦的作盡者,是不還者一不回來這裏(輪回)的狀態者。因這個而被認爲是不還者。

  (6)在這裏這個人,在以前還未聽聞的諸法中,自己沒徹底了解諸谛,並沒有在現法中成爲苦的作盡者,是還者一回來這裏(輪回)的狀態者,因這個而被認爲是預流…

《人施設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