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馬哈希尊者所述的兩個案例
長老治好自己的長年風疾
[7]大約1945年的時候,在謝昆村(Seik Khun)西北,約四英哩遠的雷昆村(Leik Khun)裏,有位長老,他在聽聞馬哈希的內觀方法之後,便于自己的寺院裏自行努力修行正念(strove-in-mindfulness)*5,幾天之後,他就獲得殊勝的內觀定力與觀智,同時,已困擾他超過二十年的長期「風疾」(wind disease)*6也得以完全痊愈。當長老十八歲仍是個沙彌的時候,他就受到這慢性病的侵襲,需要每日服藥、按摩。此外,他還有風濕痛,也需要每日按摩。
在他致力修習內觀時,這些疾病消失無蹤,自此之後,他的健康狀況良好,不再需要依賴醫藥或按摩。我們從他的弟子的轉述得知,因爲那位長老深信,如果依照念處隨觀的技巧進行觀察,無論何種疾病都會痊愈,所以當他生病或有任何不舒適時,他總是憑借「法的醫療」(Dhamma-therapy)而不仰賴一般的醫藥。當他的弟子生病時,他也教導、建議他們修習「念處」修行(satipaṭṭhāna)來改善。[8]
藉由正念戒除酒瘾
謝昆村出生的蒙麻(Maung Ma),住在他出生地西方約二英哩遠的章丹村(Zaung Dan)。他年輕,已婚,喝棕榈酒成瘾。約1945年的時候,他那些曾在馬哈希寺“爲法精進”*7的兄弟姐妹,勸告他應該修行。他答應且約定好一個日子打算開始爲法精進。但是,到了約定的那一天,當他的兄弟姐妹來找他去密集禅修時,他們發現他已喝醉。于是隔天一大早,他們在蒙麻開始渴酒前即護送他到禅堂(kammaṭṭhāna*8 hut)。之後,蒙麻遵循馬哈希尊者的教導努力禅修,不僅法喜充滿地不想離開寺院,並且表達了想出家作比丘的意願。
業處阿阇黎勸他說:「因爲你還有家庭,應回去完成你的義務,下回,時間到了再出家。」然後便送他回家。
蒙麻的確很尊重正法。據說,即便他肩負貨物叫賣商品時,他也保持正念不斷;在收割稻谷時也是如此,每一刈,他都會試著觀察至少叁次。有一回他懷疑自己是否還愛喝棕榈酒,于是去嗅了一大杯酒的酒味後,迅速地檢查自己的心,看自己是否有任何想喝酒的欲望。似乎就在這樣的作觀四、五、六次之後,內觀智生起,並且聚集能量,進入某種「止息的狀態」(cessation experience)*9。
後來,當蒙麻生了一場致命的疾病而遭受極劇烈的病苦時,他並未將寶貴的正念擱在一旁。在臨終的那一晚,他一邊保持正念觀察、 一邊告訴他的妻子:[9]「啊!現在我的腳,從腳踝到膝蓋已無生命迹象,只有膝蓋以上有生命迹象。(這個敘述是對死亡經驗的生動描述,用佛教術語來說,是在描述色命根(rūpajivitindriya)或業生色(kammajarūpa)壞滅的過程。)啊!現在只剩下臀部以上有生命迹象,…到肚臍…到胸部、心髒。」他逐步地描述當下自己身體所發生的變化。
最後他說:「我快死了!不用害怕死亡。有一天你們也會死。記得臨死時也要爲法精進…」的確,對妻子說完話之後,他就盍然逝世了。
這個案例說明,「法的醫療」如何助人戒除酒瘾,乃至具念正知直到死亡前的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