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釋經▪P4

  ..續本文上一頁,沒有任何的高低的差別,這時才能稱爲“無上正等正覺”。能夠不被“我”給障礙住其菩提心的發展,不被“人”、“衆生”、“壽者”障礙住菩提心的發展,因而能修證一切善法,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這兒所說的“善法”,如來說當您知道這個“善法”在什麼情況下運用時會變成“不是善法”,這時才能稱爲知道什麼是“善法”。” 

  “須菩提!如果整個銀河系中的所有的須彌山王,有像這麼多的七寶積聚在一起,有人拿這些七寶用來布施。又如果有另一個人用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乃至以經文中的四句偈等等的教法,接受它,修持它,朗讀它,記誦它,並爲他人解說經義。這時如果比較這兩種修行的福德,則前面七寶布施的的一百分功德,都不及後者的一分功德。前面百千萬億分的功德,乃至算數譬喻的功德,都不能達到後者的功德。”

  “須菩提!您認爲如何呢?您們不要認爲如來有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度衆生。”須菩提!不要有這樣的想法。爲什麼呢?實際上沒有任何衆生是如來度的。如果如來認爲有衆生是如來度的,那如來則是被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給障礙住了。須菩提!當如來說“有我……”之時,則是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我不會如此。而凡夫之人,以爲如來說“有我……”之時,如來就是永遠如此。須菩提!所謂“凡夫者”,如來說:“非永遠是凡夫”。”

  “須菩提!您認爲如何呢?可以用“有沒有叁十二相”來做爲觀察這個人是不是如來的標准嗎?”須菩提說:“是的!是的!如果有叁十二相的人,就是如來。”佛陀說:“須菩提!如果以有叁十二相就認爲那個人是如來。那轉輪聖王也有叁十二相,則轉輪聖王就應該是如來。”須菩提報告佛陀說:“世尊!如果依我理解佛陀剛剛所說的現象道理,不應該以爲有叁十二相的人就是如來。”

  這時,世尊爲此而說詩偈:“如果有人以爲有叁十二相的人就是我,或有人以爲梵音清澈的人就是我,這個人是走錯路了,不能見到真實的如來。”

  “須菩提!您如果如此認爲:“如來不一定要具足叁十二相,就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您不要如此認爲,“如來不需要具足叁十二相,就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須菩提!如果有人作這樣想:“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說一切諸法都是會消失而不存在的。”別作這樣想。爲什麼呢?發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對于一切法不會說都這些法都是會消失而不存在的。” 

  “須菩提!如果有菩薩用恒河沙那麼多的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又有人如實知道一切五蘊諸法,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因此而得以成就“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這個菩薩勝于前面的菩薩所得到的功德。須菩提!因爲後面這種菩薩不受福德的緣故。”須菩提對佛陀問說:“世尊!爲什麼說菩薩不受福德呢?”佛陀回答說:“須菩提!菩薩對于所作的福德不應貪著,如此才不會障礙住菩提道,是故說不受福德。”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這樣來,這樣去,這樣坐,這樣臥”。這種人,是不能理解我所說的經典的含義。爲什麼呢?真正的“如來”,沒有從任何地方來,也沒有去任何地方,所以稱爲“如來”。如果能照見諸相及其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如果肯上進的男士及肯上進的女士,將整個銀河系的一切,都弄的像原子哪麼碎小。您認爲如何呢?這些原子們,能夠形容說很多嗎?”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爲什麼呢?如果這些由原子所組合而成的一切,是實有的的話,佛陀就不會說這是原子所組合而成的。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佛陀說過被原子所組合而成的,有時則可以同樣用這些原子組合成不同的東西,所以才說是由原子所組合而成的。世尊!如來所說的被組合而成的這個“銀河系”,也可以不被組合成現在的這爲什麼呢?如果有哪一個世界實際存在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是被組合而成的一個大總相。如來說過被組合而成的大總相,則可以不組合這一個大總相,所以才說被組合成一切大總相。”

  佛陀說:“須菩提!被組合的一個大總相,則是不可被肯定說一定會是什麼的。但是凡夫沒有智慧的人,貪著真的有這件事情。”

  佛陀繼續開示道:“須菩提!如果有人說:“佛陀說:我一定認爲如何如何。或有人一定認爲如何如何。或有衆生一定認爲如何如何。或有時一定認爲如何如何。”須菩提!您認爲如何呢?這個人有正確理解我所說的義理嗎?”

  須菩提回答說:“世尊!這個人沒有正確理解佛陀所說的義理。爲什麼呢?當世尊說:“我認爲如何如如時,或說有人認爲如何如何時,或說有衆生認爲如何如何時,或說有時認爲如何如何時”。我們不可以以爲“佛陀是說我一定認爲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爲“佛陀是說有人一定認爲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爲“佛陀是說有衆生一定認爲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爲“佛陀說有時一定認爲如何如何”。這時才能稱爲真的理解佛陀所說的“我認爲如何如何,有人認爲如何如何,有衆生認爲如何如何,有時認爲如何如何。”。” 

  “須菩提!發心想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人,對于一切現象及道理,應以實際的現象道理來認知,依實際的現象道理來照見,依實際的現象道理來起信,依實際的現象道理來理解,不要以爲佛陀所說的法有固定的指向某一現象而已。須菩提!我所說的“法相(實際的現象道理)”,如來的意思就是指向那“實際不固定隨時隨因緣在變化的現象及道理”,這才是我所說的“實際的現象及道理”。”  

  “須菩提!如果有人用七寶,裝滿無量阿僧祇世界,而來行布施。又如果另外肯上進的男子,肯上進的女士,發菩薩心(自覺覺他)者,受持這部《金剛經》,甚至少到只受持此經中的四句偈等等,當此人能接受修持、能朗讀能背誦、能爲人演說經義。這個福德勝于七寶布施的福德。”

  “要如何爲人演說呢?就是在演說之時,不要只取于那“變化無常的表相”而來演說,當演說那如如不動的現象及道理。”

  “爲什麼呢?因爲如果演說那變化無常的有爲之法,則這些法是不能做爲修行人的依靠的。因爲這些變化無常的生滅之法,就像“夢”,看似有,實是無,醒了後了不可得。又就像“幻(變魔術、或催眠)”一樣,只是自己的錯覺,而實際不是如此。又就像“水泡”一樣,看似七彩缤紛,而實際上很快就破滅了。又就像“影子”一樣,看似有形有相,而實際上沒有實體。又就像“露珠”,看來圓潤晶瑩剔透,而經不起朝陽一照就蒸發了。又就像“雷電”,聽來震撼天地,看似垂照一切,而實際上只是一刹那就消失了。學無上正等正覺的修行人,應當如此來觀察那無常變化的有爲法,是不能做爲依靠的,所以不演說這樣不值得依靠的法。” 

  當釋迦牟尼佛說了這部《金剛經》後。長老須菩提,以及在座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當時一切天、人、阿修羅們,聽聞佛陀所說的教法,都非常歡喜,也正信佛陀所說的道理,因此願接受而想要去修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釋經完畢。

  學生一印問:“請問師父,能否把“《金剛經》講解”總結一下嗎?”

  法師回答道:“可以。總結:所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以般若(事先了解准備),來安全有效無後患的來發展菩提心令堅固如金剛鑽一樣,不會被破壞,所以能成就無上菩提。” 

  (注:學生賴宏德整理,未經釋慧祥法師校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釋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