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P4

  ..续本文上一页,没有任何的高低的差别,这时才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能够不被“我”给障碍住其菩提心的发展,不被“人”、“众生”、“寿者”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因而能修证一切善法,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这儿所说的“善法”,如来说当您知道这个“善法”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时会变成“不是善法”,这时才能称为知道什么是“善法”。” 

  “须菩提!如果整个银河系中的所有的须弥山王,有像这么多的七宝积聚在一起,有人拿这些七宝用来布施。又如果有另一个人用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至以经文中的四句偈等等的教法,接受它,修持它,朗读它,记诵它,并为他人解说经义。这时如果比较这两种修行的福德,则前面七宝布施的的一百分功德,都不及后者的一分功德。前面百千万亿分的功德,乃至算数譬喻的功德,都不能达到后者的功德。”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您们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度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际上没有任何众生是如来度的。如果如来认为有众生是如来度的,那如来则是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给障碍住了。须菩提!当如来说“有我……”之时,则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我不会如此。而凡夫之人,以为如来说“有我……”之时,如来就是永远如此。须菩提!所谓“凡夫者”,如来说:“非永远是凡夫”。”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可以用“有没有三十二相”来做为观察这个人是不是如来的标准吗?”须菩提说:“是的!是的!如果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如来。”佛陀说:“须菩提!如果以有三十二相就认为那个人是如来。那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则转轮圣王就应该是如来。”须菩提报告佛陀说:“世尊!如果依我理解佛陀刚刚所说的现象道理,不应该以为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如来。”

  这时,世尊为此而说诗偈:“如果有人以为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我,或有人以为梵音清澈的人就是我,这个人是走错路了,不能见到真实的如来。”

  “须菩提!您如果如此认为:“如来不一定要具足三十二相,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您不要如此认为,“如来不需要具足三十二相,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如果有人作这样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说一切诸法都是会消失而不存在的。”别作这样想。为什么呢?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于一切法不会说都这些法都是会消失而不存在的。” 

  “须菩提!如果有菩萨用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又有人如实知道一切五蕴诸法,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因此而得以成就“生忍、法忍、无生法忍”。这个菩萨胜于前面的菩萨所得到的功德。须菩提!因为后面这种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佛陀问说:“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受福德呢?”佛陀回答说:“须菩提!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不应贪著,如此才不会障碍住菩提道,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这样来,这样去,这样坐,这样卧”。这种人,是不能理解我所说的经典的含义。为什么呢?真正的“如来”,没有从任何地方来,也没有去任何地方,所以称为“如来”。如果能照见诸相及其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如果肯上进的男士及肯上进的女士,将整个银河系的一切,都弄的像原子哪么碎小。您认为如何呢?这些原子们,能够形容说很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这些由原子所组合而成的一切,是实有的的话,佛陀就不会说这是原子所组合而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陀说过被原子所组合而成的,有时则可以同样用这些原子组合成不同的东西,所以才说是由原子所组合而成的。世尊!如来所说的被组合而成的这个“银河系”,也可以不被组合成现在的这为什么呢?如果有哪一个世界实际存在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被组合而成的一个大总相。如来说过被组合而成的大总相,则可以不组合这一个大总相,所以才说被组合成一切大总相。”

  佛陀说:“须菩提!被组合的一个大总相,则是不可被肯定说一定会是什么的。但是凡夫没有智慧的人,贪著真的有这件事情。”

  佛陀继续开示道:“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陀说:我一定认为如何如何。或有人一定认为如何如何。或有众生一定认为如何如何。或有时一定认为如何如何。”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这个人有正确理解我所说的义理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这个人没有正确理解佛陀所说的义理。为什么呢?当世尊说:“我认为如何如如时,或说有人认为如何如何时,或说有众生认为如何如何时,或说有时认为如何如何时”。我们不可以以为“佛陀是说我一定认为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为“佛陀是说有人一定认为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为“佛陀是说有众生一定认为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为“佛陀说有时一定认为如何如何”。这时才能称为真的理解佛陀所说的“我认为如何如何,有人认为如何如何,有众生认为如何如何,有时认为如何如何。”。” 

  “须菩提!发心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对于一切现象及道理,应以实际的现象道理来认知,依实际的现象道理来照见,依实际的现象道理来起信,依实际的现象道理来理解,不要以为佛陀所说的法有固定的指向某一现象而已。须菩提!我所说的“法相(实际的现象道理)”,如来的意思就是指向那“实际不固定随时随因缘在变化的现象及道理”,这才是我所说的“实际的现象及道理”。”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七宝,装满无量阿僧祇世界,而来行布施。又如果另外肯上进的男子,肯上进的女士,发菩萨心(自觉觉他)者,受持这部《金刚经》,甚至少到只受持此经中的四句偈等等,当此人能接受修持、能朗读能背诵、能为人演说经义。这个福德胜于七宝布施的福德。”

  “要如何为人演说呢?就是在演说之时,不要只取于那“变化无常的表相”而来演说,当演说那如如不动的现象及道理。”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演说那变化无常的有为之法,则这些法是不能做为修行人的依靠的。因为这些变化无常的生灭之法,就像“梦”,看似有,实是无,醒了后了不可得。又就像“幻(变魔术、或催眠)”一样,只是自己的错觉,而实际不是如此。又就像“水泡”一样,看似七彩缤纷,而实际上很快就破灭了。又就像“影子”一样,看似有形有相,而实际上没有实体。又就像“露珠”,看来圆润晶莹剔透,而经不起朝阳一照就蒸发了。又就像“雷电”,听来震撼天地,看似垂照一切,而实际上只是一刹那就消失了。学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人,应当如此来观察那无常变化的有为法,是不能做为依靠的,所以不演说这样不值得依靠的法。” 

  当释迦牟尼佛说了这部《金刚经》后。长老须菩提,以及在座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当时一切天、人、阿修罗们,听闻佛陀所说的教法,都非常欢喜,也正信佛陀所说的道理,因此愿接受而想要去修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完毕。

  学生一印问:“请问师父,能否把“《金刚经》讲解”总结一下吗?”

  法师回答道:“可以。总结:所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以般若(事先了解准备),来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来发展菩提心令坚固如金刚钻一样,不会被破坏,所以能成就无上菩提。” 

  (注:学生赖宏德整理,未经释慧祥法师校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