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具足大乘正法經律。叁者雖有正法信樂複難。今隨力信不敢疑謗。四者人身難具。今受男形根無殘缺。相貌成就。五者雖具男形六根無缺。五欲纏染出家甚難。今得割愛出家修道披著佛衣受佛淨戒。六者雖受禁戒隨戒甚難。汝可于戒律中尊重愛樂慚愧慎護。于此六事若不觀察即便放逸深障聖道。既超六難。常應喜慶。難得已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爲淨心。偈曰
世有六種難 難得已得具
勤修戒定慧 善解名味句
是故學大乘 問即須知處
受他檀越食 飽腹無智慮
無智長貪嗔 不能如法住
犯禁毀戒足 命終生四趣
誡觀世相如夢修出世善根法第六
雲何方便能令衆生離苦出世。但愚人貪愛我即不貪。何者是名世愚貪愛。所謂官榮封賞.車馬.庫藏.臺觀.園林.采女.音樂.上服.美馔.遊戲.射獵.宴會倡伎嫁娶賓席恃怙族姓。追朋逐勢。叁軍列陣。前鋒精銳謀策將略。果毅傷殺。平殄除蕩快意適情。攻城破柵收縛簿斂刀筆。豪俠意志建立俗藝醫方工巧。居積攝斂奠祭。以要言之如此。衆多世務無量。殺害.飲酒.啖肉.鬥诤.勝負.怨仇.熱惱.悲喜.安危.吉凶.禍福。能于此中悉舍離者名真修道出世人也。衆生迷倒于此世事謂是真法。不知無數劫來生死大苦。身壞命終墮叁惡道。恒河沙劫受大燒煮。雖遭此苦仍于生死貪著無厭。疊相承習迷惑塵境。皆由未值善導未聞正法。汝今既聞。如聞修學名爲淨心。偈曰
凡夫狂癡性 所見常不正
資養叁毒身 貪嗔轉增盛
未觀屍穢形 持糞如行屏
常遊違順境 詐僞起谄佞
實無常我樂 妄見常我淨
罪業顛倒故 恒遊諸險徑
智者如實解 慧命心決定
觀世如夢幻 窮真道成聖
誡觀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第七
僧尼破戒者。所謂畜養奴婢僮仆牛驢車乘。田宅種植.園林.華果.金銀.粟白.屏風.氈被.好枕.細席箱匮盆瓫銅器盤碗.上好叁衣.牙床坐褥房舍退屋.廚庫碓磨脂面藥酒雜鲑醬酢。異種口味王公貴重。多人顧識。生緣富貴數過親舊。饷送吊問。申訴衙府。身爲衆首門徒強盛。講說相難。好喜音樂。常居一寺評量僧事。疊相擯罰。借問旱潦豐儉盜賊水火毒獸之事。經過酒店市纏屠脍獵射之家。親友婦女琴瑟詩賦圍棋雙陸。讀外書典。高語大笑。嫌恨诤竟。飲酒食肉。绫羅衣服五色鮮明。勤剃須發。爪利如鋒。畜八不淨財寶富足。于此等事貪求愛著。積聚不離名真破戒。經雲。此等比丘名禿居士。名披袈裟賊。名禿獵師。名叁塗人。名無羞人。名一闡提。名謗叁寶。名害一切檀越眼目。名生死種子。名障聖道。遠離此等十種惡名即爲淨心。偈曰
可怪凡夫人 積聚貪嗔癡
破戒無羞恥 輕賤木叉珍
追求忙如火 種植涉艱辛
教他多布施 自舍若抽筋
傲慢善知識 恃怙膿血身
放逸著五欲 何時出苦津
衣貪五色服 食貪常飽肚
舍靜入愦鬧 經戒未曾睹
拔草複掘地 溉灌治園圃
生業過俗人 甕匮居叁五
唯憂財不足 鎖門牢閉戶
高聲大語笑 谄慢心未普
毀犯四重禁 抵突凶如虎
身壞永沈淪 罪畢生夷虜
可念衆生狂 癡暗無慧光
但貪目前利 不見當來殃
出家望靜樂 返爲馳逐忙
抱財忽命終 道俗竟分張
惡性如蛇蠍 惡貪如豺狼
剃頭無實德 高容返自傷
隱罪求名聞 不畏利養瘡
白衣修戒施 壽盡生天堂
沙門倒悭惜 不觀空無常
唯知造惡業 觸事皆面牆
破戒違經律 無慚故覆藏
我作還我受 叁塗遣誰當
雖無我人法 善惡亦不亡
叁界輪回苦 六道生死長
如是諸惡過 謹慎好思量
願斷相續因 持心如金剛
定水洗煩惱 戒城自遮防
德如螺髻梵 去處見西方
誡觀外現威儀內起邪命法第八
邪命者。所謂淨治住處。嚴飾道場。羅列幡華及諸道具。數爲洗剃。常帶袈裟。覆膞靴履。威儀齊整。緩行直進。下聲軟語。或複靜默閉目低頭。衣缽隨身執著律相。然其內心常求名利。望他請喚恭敬尊重。進戒度人強爲師首。處在徒衆希他依止。設解經律問時生難。性多嫌恨惡眼視人。少見侵觸不受其忏。口若發言喜說機刺。嫉他得利如火燒心。情塵意垢曾未除遣。雖坐繩床起惡覺觀。攀緣亂想念世欲事。令夜惡夢漏失不淨。惡覺染意熏本識藏結惡業種。染能障淨生死不絕。輪回無際受諸苦惱。叁業不淨乖八聖道。外白裏黑。順八邪徑。是名邪命欺诳凡聖。如是觀察得名淨心。偈曰
口誦無常經 身作有常計
求望他利養 合眼未觀谛
叁衣唯欲好 不肯著破弊
內心至粗犷 外相真似細
欺诳世間人 大悲爲流涕
賢聖不贊歎 善神不扶衛
業障日夜增 戒定念念滯
雖有兩個眼 複患一雙曀
誡觀取相恃善诳佛法第九
經雲。何者比丘名爲诳佛。若言我修慈悲彼人嗔恚。我能布施某甲悭貪。我具淨戒彼人犯戒。我勤精進彼人懈怠。我有智慧彼人太愚。我今樂靜彼染愦鬧。我修威儀彼人輕躁。我如法住彼不如法。或恃隱山絕粒。納衣一食常坐不臥冢間樹下。或講經律善解法相。我有如是福德智慧。取此相者即名我見衆生見壽者見。堅執是相名爲诳佛。何者修道名不诳佛。若人修空無相無願叁解脫門亦不生著。唯觀世谛虛妄顛倒如幻如夢無有一實。成此觀門修戒定慧。精進不恃己能輕他無德。柔和質直謙下無诤。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如是離相修者名不诳佛。不诳佛故得平等法。法眼明朗能淨智障。不著空有名爲淨心。偈曰
八萬四千法 對治多種病
是名大方便 成就善巧行
執相名诳佛 著我起見诤
比丘自沈溺 不能到究竟
故修叁脫門 法空資慧命
深觀緣集故 證智更歡慶
誡觀慢天懼人屏處造過法第十
凡夫憍谄威儀不恒。人前斂攝名爲谄詐。屏處造過名爲憍逸。所謂破諸戒儀。私飲盜食。赤露裸跣。河池澡浴。露地便利。下氣出聲。摩扪屏處仰眠。伏地。蹲踞支頰。走驟顧眄。吟詠歌嘯。略要而言。故名憍谄。叁業四儀悉不如法。人前似人屏處如鬼。一切天神證知此過。身壞命終生猕猴中。及鬼魅中。爲犯戒儀果報對至。不欺闇室即其義也。何以故。大業之樹光明如鏡。衆生造業于彼悉現。神天有二。一字同生。二字同名。人不見天。天常見人。業力持罪不在晝夜。行者謹慎屏露無差。大千世界在佛毛孔。豈容屏過賢聖不知。是故菩薩有八萬威儀。聲聞戒有叁千威儀。汝應修集威儀庠序屏露二處一等用心。乃至失命不虧仁範。如是持行名爲淨心。偈曰
賢聖出叁界 常遊叁界境
觀諸衆生業 如形對日影
智者慎威儀 持戒心勇猛
屏處無阙失 四念堅固秉
觀身如毒蛇 察心如冤家
身心是大患 覆罪如河沙
智者犯已悔 終不蓋疵瘕
藏過嬰惡名 地獄受鐵叉
苦哉末法時 比丘比丘尼
剃發雖改服 猶守貪嗔癡
假名優婆塞 谕谄優婆夷
名中喚五戒 實未具一支
口常誦藥方 心病不肯治
惡業覆障故 邪命求余資
身見執著我 不覺即分離
亦不觀五陰 氣息若懸絲
人前粗斂攝 屏處逾須彌
唯懼人怪笑 不畏天證知
欲醉狂情發 行坐染心思
纏綿破重戒 命終墮阿鼻
地獄經一劫 劫盡更複移
此苦難堪忍 屏處最慎之
爲造狂業故 諸佛發大悲
犯欲須臾樂 受苦無量時
經雲人從生 即有二種天
晝夜與身俱 共人同受年
一念爲善惡 了了皆現前
惡多天減算 善強命長延
毗盧遮那佛 身界廣無邊
于一毛孔中 容受叁大千
性照圓明徹 含生上福田
以衆屏多過 無緣起慈憐
誡觀女人十惡如實厭離解脫法第十一
女人十惡者。具說難窮。今略言之令生厭離。一者貪淫無量無厭。經雲。十方國土有女人處即有地獄。一切障道此爲是苦。女人欲男如海吞流。百千萬劫畢竟不滿。得一望一。心意狂亂。見可意男悉願與交。猶火納薪多益多熾。晝夜行坐無忘欲時。受五道身皆女形攝。先際已來女根未轉。徹窮劫世不免女身。故名貪欲無厭。二者嫉妒心如毒蛇。家有婦類悉生憎垢。口似相親心如冤家。若同夫婿更相規命。或作符厭。解奏毒藥。或雇人殺害。或截支節。或毀面目。或削衣食。鞭打罵辱。方便除他欲得獨立。故名嫉妒。叁者谄曲詐親。凡見人時未語先笑。口雲憶念心懷嫌恨。對于夫婿思他男子願夫遠行。或願早死。或與外人多種謀計。及見夫時谄媚附近。身向心背名爲詐親。四者放逸。但念彩衣裝粉钗钏。修治面目望他愛念。耽著五欲不避親疏。不畏後世畜生餓鬼名爲放逸。五者口多惡業。出言虛诳實情難得。凡所論說虛多實少。喜道鄙弊穢惡之語。母女姊妹不相避忌。兩舌鬥亂傳送消息。數作咒誓不畏殃報。屏罵尊長窮逐诤訟。是名口多惡業。六者厭背夫主。若見端正男子無羞追逐。或遣信逼。或自身往坐臥。不安休廢生業。或結成病。或時托病屏處飲啖。人前不餐。夫婿辛苦勤勞得財。割減偷竊供給傍夫。共作謀計規欲殺害。見夫即嗔冤家無異。是名厭背夫主。七者一切女人多懷谄曲實情難得。所以女人奸險性器難量。雖與對面共言心隔千裏之外。皆爲貪求世利性逐澆浮。言是返引爲非。指虛翻將爲實。顛倒常理每事多端。向背有無情隨冷熱。或憑勢要。或黨親知。或因財色相誣。或诤名位而起謗。是以口如脂膏。心若錐刀。八者貪財不顧恩義。父母養育劬勞難報。及嫁得夫棄忘恩德。規父母物潤益夫家。多得便喜。不稱便恨。父母饑寒無心供給。是名貪財不顧恩義。九者欲火燒心。不恥父母不懼刀杖。或未嫁妊身。或奔逐他逃。或拘引他人向家造過。恥辱父母。敗亂宗親。出嫁已後複叛夫婿。夫亡未幾更思後嫁。男女成人猶棄改出。心迷欲醉不避羞恥。女人過患窮劫難盡。故名欲火燒心十者女身臭惡不淨常流。春夏熱時蟲血雜下。經雲。女根之中二萬淫蟲。形如臂钏細若秋毫。腥臊臭穢。私墮胎孕。懷妊産生汙穢狼藉。善神見聞悉皆舍…
《淨心誡觀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