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七種斷煩惱法

  七種斷煩惱法

  張慈田

   一、見斷:由正知見的建立來斷煩惱。遇到善友,聽聞正法,思惟實踐正法,如實知苦果、苦因、苦滅、苦滅的道法,而斷除、我見、疑佛法僧叁寶、受持不能達到解脫的戒律與道法,也除去常見(恒常不變的「我」的見解)、斷見(偶然、無因果的見解)的疑慮,諸如:我有過去世嗎?我無過去世嗎?我有來世嗎?我無來世嗎?

   二、護斷:由防護、收攝六根來斷煩惱。當六根對六境(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物、意知法)時,有所防護,以防貪瞋癡出生滋長,如作不淨觀思惟,不作淨觀思惟,截斷貪染心。

   叁、離斷:避離險惡環境來斷煩惱。避離惡象、惡狗、虎、狼、毒蛇的棲息地;避離險惡的荊棘、深坑、深澗,山岩環境;避離惡友、惡外道、惡鄰居、惡居住處。

   四、用斷:由受用物品的心態來斷煩惱。穿衣不爲名利、驕傲、妝扮,只爲防蚊蟲、風雨、寒熱及具慚傀心;飲食不爲名利、驕傲、肥悅,只爲身體健康無病,以修清淨行;使用房舍、被褥不爲名利、驕傲、裝飾,只爲疲倦得休息及靜坐之用;服用湯藥不爲名利、驕傲、肥悅,只爲除病惱,保命根。

   五、忍斷:由忍受苦楚來斷煩惱,精進于斷惡法,修善法,難免有惡境磨練,如饑渴、寒熱、蚊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拳頭所辱,乃至身遇重病極爲苦痛,皆應忍受。

   六、除斷:由除遣來斷煩惱。除去欲念、瞋念、害念,使憂惱不生。

   七、修習斷:由修習七種覺悟的成分來斷煩惱。修習念念分明的覺知,及修習決擇善惡法、精進、喜悅、輕安、安定、平衡的覺知,依遠離、無欲、滅盡煩惱,來達到涅槃解脫。(參考《中阿含10經》漏盡經(大正1.431)、一切流攝守因經(大正1.813)、《增壹阿含40.6經》淨諸漏(大正2.740)、《中部2經》一切漏經)(《嘉義新雨雜志》第13期)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正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