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念禅

  正念禅

  張慈田

  正念是對當前正在發生的事物念念分明的警覺、覺知,最簡易練習正念的方法是經常覺知「呼」「吸」一至叁次。若把正念融入生活中就是「正念禅」。

  正念禅在任何特定場合或領域應用可以有特別的稱呼,比如說用在走路就是走路禅,用在吃飯就是吃飯禅,用在喝茶就是喝茶禅,用在騎車就是騎車禅,用在聽電話就是電話禅,用在睡覺就是睡禅,我們可以依需要開展百千種正念禅。

  正念(禅)的教說,佛陀在《念處經》有重要的提示,經上說到要清清楚楚注意「呼」、「吸」及其長短氣息,要注意行、立、坐、臥等身體的當前狀況,也得注意感受、心念、法念(四聖谛等),這樣可以時時刻刻不忘正念,不忘正法,以便體悟真理。《華嚴經》<淨行品>140句「當願衆生」的偈頌,如在適當的場合(如家庭聚會、走路、靜坐、吃飯、澡浴、睡覺、睡醒、大小便……等),對提升正念、善意也很有助益。

  我們的心經常背負著過去的惡念、不善業及未來的幻覺、雜念,這些重擔透過正念(及其它道支)來消化,可以消弭重擔于無形,使真實、美妙、快樂全然地呈現在此時此刻,這樣才有足夠的能量接受道法。正念是智慧與慈悲的搖籃,應把正念的培育當作修行的首要目標,讓它化身千百億,融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嘉義新雨雜志》第7期)

  

  正念禅(二)

  張慈田

  當你開始修學正念禅時,你會發現正念在轉眼或轉念之間可能就消失無蹤,要維持五分鍾的正念相續也不是容易的事。在警覺到正念消失時,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一心動馬上可以行動,專心去呼吸幾次,再度繼續正念的修持。

  剛開始,正念培育的困難在于它的目標不明顯,所以很容易被其它目標或興趣所吸引,而忘卻正念的修習。當正念好不容易經千百次地覺知而建立起來,也可能久未修證,而松懈消逝,正念正有此極難得,又極容易喪失的特質。雖然如此,正念是唯一解脫之道,行者當用心修學。

  培育正念,即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相對應時,即能實時醒覺。當我們活動慢時,正念可以慢慢地覺知,動作若比正常速度慢一半左右,大有助益深觀;當我們活動變快時,正念也可以快快地跟著運轉。當我們的念頭很粗糙時,要用上粗糙的覺知即可;當念頭變得細膩,那麼不管觀看呼吸或身心變化,可以細細觀其初中後的微妙無常、苦的變化。

  正念是防禦及截斷煩惱瀑流的最佳利器,它能減少或挑出無謂的思維活動,能增強思維的清晰度。我們在修習正念禅時,只要安靜、安祥地觀看肉體與精神的活動與變化,看它們的本質是無常的,是苦的,是不可宰製的,如此的心得,即增加對法體認的深刻度。(《嘉義新雨雜志》第8期)

✿ 继续阅读 ▪ 巧把塵勞作佛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