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P30

  ..續本文上一頁是清淨壽者見。故雲:即非我人衆生壽者見。是名我人衆生壽者見也。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應知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應是一切衆生。無漏智慧本自具足。應信一切衆生。靈源真性。無生無滅。若能了悟此意即是一切智慧。不作有能所心。不存知解相。」

  沒有能所,沒有知解相。

  「口說無相法。心悟無相理。常行無相行。」

  哪一種情形叫做無相行?就是一切法無所執著,擾亂他不得。

  「故雲: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

  應化非真分第叁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人演說。其福勝彼。】

  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來用于布施,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對這部經典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講給別人聽,爲人演說,他的福報比前者更大。

  所以我前世一定講過《經剛經》,不然福報怎麼會這麼大?我的福報算是很大了,雖然建道場都要自己操心,不過沒有煩惱到金錢的事,金錢自然地來來來……我就這樣地一直蓋,都沒有障礙。所以妙廣老和尚說:你真是臺灣省一級棒的,我蓋那間老廟蓋了十四年,還沒辦法蓋起來,你這年輕人才花二年,就把這麼大的一棟道場蓋起來了。所以說我前世可能曾經助人建道場,所以今生建道場就沒有障礙,這樣很好,非常好!所以要爲人說法。我也是跟諸位法師講,我們若是要學,就不要學經忏,要學就要學弘法,要弘法利生,要像師父這樣子,盡心盡力地爲法、爲衆生,不然真的枉費出家。若是要學經忏也不要緊,我們普度衆生,發心正確,經忏不是壞事,因此也是不錯。

  【李文會曰】 「發菩薩心者。謂大乘最上乘種性人也。」

  【雲何爲人演說?】

  【李文會曰】 「雲何爲人演說者。四大色身。不解說法聽法是你面前孤明曆曆。通徹十方底。解說解聽。莫要記他語言。縱饒說得天花亂墜。其心不曾增。便總不說。其心不曾滅。求者轉遠。學者轉疏。」

  你若是想求佛法,愈執者就離得愈遠,放下就是,學者轉疏,你若是想學,愈學就離得愈遠,因爲本心是無所學、無所得的東西。

  「惟在默契悟者自知也。」

  【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這句話就是我們真正的本來面目,整部經到最後,就是以這幾話做結論:「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李文會曰】 「此謂悟達無心無相。可取之人。若是有心。不取于相。卻是取相。心本是空。相亦是空。人法俱空。有何可取也。」

  沒有能所。放下,放下,放下,放下……師父!明心見性是什麼?放下,放下,樂也放下,苦也放下,這個是真正的放,連放下都放下,連連放下都要放下。就是這樣!

  「師父!你告訴我一個最快的辦法,念佛最容易得力的方法,應該怎麼修行呢?」「很簡單,放下。」「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連辦法都要放下,破除得清清淨淨,空無一物,這樣就對了!」

  【真淨文禅師雲】 「但無一切心。自然合天道。莫言妙不妙。如如不動者。學人若謂我知也。學得也。契悟也。解脫也。似此見解。皆是有動心。即是有生滅。若無此心。即一切法。皆攝不動。不動即內外皆如。故雲:如如不動也。」

  【何以故?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李文會曰】 「貧富貴賤。士農工商。赤白青黃。聲香臭穢。有無虛實。深淺高低。皆是妄心起滅。有爲之法也。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者。 一切有爲之法。即是世間萬事。皆如夢幻泡影。不得久長。」

  就像做夢、就如影像,露就是早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消失了。意思就是說,不值得你這樣執著,師父早就告訴過你們了,這個世間不值得你這樣執著,不值得讓我們這麼痛苦。

  「夢者。妄想也。幻者。幻化也。泡者。如水上之泡。易生易滅也。影者。如身之影所捉撮也。」

  捉不到它。

  「露者。霧露之露。不得久停也。電者。雷電之電。頃刻之光也。」

  【傅大士頌曰】 「應作如是觀者。有爲無爲皆由自己。心常空寂。湛然清淨。無纖毫停留挂礙。自然無心。如如不動。應作如是觀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李文會曰】 「夫至理無言。」

  當然這是究竟的道理。

  「真空無相。謂都寂默也。但不著言語。不著知解。即是無言無相。金剛經之旨趣。本謂此也。是以旋立旋破。止要諸人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最主要是諸人。

  「即不被一切諸境所惑。若得心地休歇。」

  你只要把心放下,不要求,愈求愈迷。

  「即謂之清淨心。亦謂之本來心。」

  你若是還不了解,我現在來舉一個例子。

  這個杯子裏有灰塵,你若是一直想搖動它,這些灰塵就不能沈澱,我若是把它放下,不理它,它就拿你沒辦法,放著嘛,放下放下……灰塵沈澱,清淨的水自然就浮現。這樣了解意思嗎?任何事情不必解釋,也不須要計較,放得下,心就一直沈澱下來。人家說我很好。好!我很好,我確實很了不起。人家說我壞,我很壞沒錯,我比你更壞,我是世間最壞的人。這樣就 OK 了,你要怎麼說都不要緊。所以我看有些女衆很會哭,很喜歡哭,說不到幾句話就哽咽,覺得很委屈,哎呀!哪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他不了解我,我爲什麼一定要讓你了解我?不需要嘛!你不了解我就不了解我嘛!對不對?所以女衆覺得人家不了解她就非常的痛心,哎呀!可憐可憐!學道的障礙,學道的障礙都是自己生起的妄想。所以心地若是休歇,這就是清淨心。

  「亦謂之到彼岸。」

  放下就是到彼岸,就是這麼簡單!

  「亦謂之涅磐。亦謂之解脫。其實一也。」

  所以若是有想報仇的人,想恨一個人,想嫉妒別人的話,或是想害你太太的,或是想大鬧一場的,你要注意了,要放下就是,要大慈大悲。

  【張無盡雲】 「 傅大士 。 龐 居士。豈無妻子哉。若也身處塵勞。心常清淨。便能轉識爲智。猶如握土成金。一切煩惱。皆是菩提。一切世法。皆是佛法。若能如是。即是在家菩薩。了事凡夫。豈不韪欤。」

  了事的凡夫就是說,忙于家庭的凡夫,你只要放得下,也是同樣能成佛、成就啊,就是這個道理嘛!難道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慧律法師開示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