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法裏的口才
作者:慧律法師
摘自《大乘起信論講義》
要救度衆生,你就要運用口才。
口才我們每一個統統有,只是我們發揮出來的口才是建立在我見裏面。學佛的也是一樣,不到證阿羅漢果、我執不斷,講出來的話還是我執——主觀意識太重。不斷法執的人,太愛自己所修的法:修密宗的人說叁業最清淨、即身成佛(我修密修了四五年);修禅宗的人說即刻開悟、即心即佛,以及應無所住面生其心即是本來面目;修淨土的人說帶業往生。所以就會産生宗教的狂熱分子,攻擊別人,然後認爲自己所修的是最殊勝。
人一定會在生命當中迷糊一陣子——我這句話你要冷靜——當我們一個人修淨土法門,修一修,他覺得很平淡的時候他就會搞一搞密宗,自己買一個鈴杵轉。我們很了解的,我也買過,我總共灌了十幾個頂,開過頂的,吉祥草都透過頂部的,持咒持了算百萬遍,我到現在還是回複念佛。因爲他(密宗)那個感應力很強,會吸引人家,我們雖然有正見,但是受不起誘惑的時候,一下就栽進去了,以爲自己很有修行,就是這樣子。
人在一生當中,他在迷糊的時候,他會自己覺得很聰明。禅宗也是這樣子,當他去打一次禅七的時候,他覺得心很法喜,可是他忘記了他還是凡夫,參禅的時候我們悟道就即心即佛,內心裏面就産生一個觀念,我就是佛,我今生今世死了以後,就可心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的生命。但事實不然,他忘記了他是凡夫,所以參禅到最後變成我慢——生大我慢——什麼都不在意,抽煙、喝酒、打牌……他認爲那是無所挂礙的事情,參到最後戒也不持,什麼時候都沒有,他什麼都開緣,他什麼都是無所住。
所以說,我們人的一生的一生裏面,他一定要迷糊過一陣子,成熟的代價就是不成熟,一定的道理的。
當一個人在迷惑的時候,你怎麼跟他講,他會認爲你是羅嗦的。你很無聊——我現在念咒,念得那麼好,你認爲我修密宗不好;參禅參得好,念佛才念得定,他內心裏面就是這樣想。參了以後,他不會念佛,然後他內裏面充滿著喜悅,噢!原來本來面目(就是如此)。他不曉得悟離了生死還有十萬八千裏。像我活到41歲的人,我們什麼都體會的出來。所以我們,如果說看到衆生現在很著迷某一種法門的時候,我跟他講還早的很,因爲他年齡還不夠了,體會的還不是很深,他現在認爲他這樣最好,他反刹那的喜悅以爲是永恒的方向,錯就是錯在這個地方,修這個法門喜悅的時候他以爲這就是了生死。我告訴你:離開念佛法門你要了生死,out,極難,極難,你不相信,你試試看,看你臨命終自在還是念佛的人自在,You can try and test.
所以我們要救世大悲,口業最殊勝,但透過凡夫沒有平等,沒有般若的智慧,所講出來的話一樣是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