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量無邊的惡業。比如說殺手,一百萬給你,你去殺他們全家。一百萬而已,拿去,打死好幾個。你一百萬不是花不完,會花得完,一百萬拿給你,結果解決叁、四條生命,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我們今天到海産店一直吃海産,這樣爲了一點點比較鮮甜的東西,你看造了多少業?有的人說:師父 ! 我們去吃海産都是煮死的。我說:如果是這樣,還稍微講的過去。有的活跳蝦,是這支活活的拿去燒,燙得一直跳,嚇死了。還有滿漢全席,那個猴頭用框框住,用鐵 錘打洞挖起來,吃那個猴的腦髓。還有吃什麼?吃剛出生的老鼠,眼睛都還沒有張開,活生生的沾醬油,吱一聲就吞下去。我說要是我,一定在那裏吐死。這世間的人,煮雲法師講的,陸海空吃盡了。天上在飛的鴿子,水裏在遊的魚,陸地上在走的狸肉、馬肉、虎肉,我聽說虎肉很好吃。
我這輩子只有吃過什麼,只有蛇肉沒有吃過,我曾吃過老鼠肉、貓肉、吃過狗肉、牛肉,我曾吃過這些,但都吃很少。小時候有人告訴我,吃貓肉眼睛會很明亮,害我吃了近視更嚴重,根本沒有這回事。他說:你沒有看到貓,晚上的時候眼睛都那麼亮,所以吃貓肉會亮,被人家牽走了。被人家牽走,還炖整鍋的貓肉。所有我吃過的肉,覺得最好吃的就是兔肉。不是鼓勵你們去吃,兔肉我也只吃過一次。
那時候剛好我回去我外公那裏,舅舅們知道我吃素食,還特地全部都煮葷的,一根菜都沒有,看你怎麼辦?我媽媽帶我回去,那些舅舅都在看你,來呀。那時候我已經吃了叁、四年的素,到了外公那裏,那些舅舅都知道。好,你會吃素,我就全部都用葷的,沒有看到菜。煮兔子肉看你要不要吃,就誘惑我。我那時候知道,如果我沒有吃,他們會毀謗我。就夾起來一直吃一直吃,吃到受不了跑到豬舍邊吐,吐得亂七八糟。我一氣之下,你要我吃肉,我就在豬舍……那個豬舍養了好幾百只豬,我就到裏面念大悲咒和往生咒“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 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羅夜菩提薩埵婆耶……”
我到 豬舍沒有人知道,接下去又念往生咒,念完之後,我就和我母親回到臺北。相隔不到兩個星期,就打長途電話來,說整個豬舍都死光光。我心中就想:你們活著,也是被人家殺,可憐啦 ! 幹脆都讓你們得豬瘟,都讓你們死。可惡 ! 還叫我吃葷。念完大悲咒和往生咒後,平白無故的,那個每天都在消毒,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這如果讓我舅舅知道會被打死,真的。還叫我吃葷,我就出一招讓你看看。去時我就每只都跟它念,整遍的。大悲咒水灑淨,那些豬死得一只不剩,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叫我吃葷的。
「刀頭舔蜜」就是爲了一點點甜蜜,衆生就造無量的業。講這樣,樓上、樓下,還敢吃葷嗎?敢的請舉手。不敢了,這樣才是佛的弟子,這樣對,照這樣做就沒有錯了。不是求你吃長素,但是要吃叁淨肉。不見殺,人家在殺我們不要看;不聞殺,在殺的時候聲音會吱吱叫不要去聽;不爲我而殺,不要因你去到那裏,就說我殺雞請你,不要,不要。如果他是已經殺好的,那你就吃沒有關系。
知道嗎?不要像我第叁的那樣,去我大姐那裏,我跟她說不能殺,不能殺這個雞,殺這個雞會下地獄,不爲我而殺。我那個第叁的很調皮:沒關系,不爲他殺爲我殺,殺。殺完之後,我大姐就用麻油煮得香噴噴,就叫我去。那時我沒有受五戒、菩薩戒,就過去。殺完後就煮了一鍋,來,來吃。那時候剛好大學一年級,還沒有開始吃素食,只知道不能殺生。還炖得香噴噴,我叫我大姐不要殺,第叁的就說:不爲他殺爲我殺,殺。殺了之後就炖得香噴噴,端上來之後就說:益謙,來,吃一塊。我就假裝不好意思,因爲我們學佛的人不敢自動靠過去,她會一直叫我,一定會一直叫我。我就說:不好,你這樣殺生不好,其實一聞到香味就快忍不住了。靠過去之後就坐著,我大姐就說:大學一年級就在吃素想笑死人,吃兩塊。就夾了兩塊,試試看。怎樣?好吃嗎?我說:試不太准,再加兩塊。再夾兩塊,慢慢試。試了好幾碗。叫人家不要殺,殺了之後不吃,又不好意思。這個你要原諒我,不可以笑我,這是環境所逼。所以我至今都求忏悔,今天身體這麼不好,可能愛吃雞肉也有關系。
底下說,
所得(昧機畏果)。
這個昧機,把筆拿起來,「機」就是因,「昧」就是不重視因。不怕因,怕果。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菩薩還沒有做之前他就知道有因果,衆生是發生車禍斷手斷腳、發生家庭的災難,才想說:我上輩子是造什麼業,此生才這麼痛苦。這個菩薩畏因,菩薩還沒有做之前他就知道,知道要做善事,任何惡事都不能做。衆生是怕得到果報,得到果報才開始擔心,我家發生火災,我兒子發生什麼事情,我爸爸怎樣……那都是因果報應,跑不掉。
設喻,(火烘牡丹)。
先看底下有一個「真樂,知果畏因」,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菩薩爲什麼畏因呢?他知道,菩薩知道這個做下去因果很大;衆生就是要等到得到果報,痛苦時他才會覺悟,這叫做知果畏因。
「設喻」叫做「火烘牡丹」,把筆拿起來,「火烘牡丹」出自武則天。這個武則天是非常喜歡牡丹花,她就告訴大臣:一定要在農曆過年前,端一盆牡丹花讓她欣賞。因爲牡丹花表示富貴,很美。大臣想:牡丹花都是過完年後,農曆二、叁月才有開牡丹花,農曆過年牡丹花不會開。武則天說:過年以前,牡丹花沒有開,就殺頭。大臣就嚇倒了,想:這下慘了,武則天是皇帝,如果沒有把牡丹花給她,就會被殺頭,要怎麼辦?他就拿這個牡丹花用火去烤,達到足夠的溫度,牡丹花就慢慢的一直開,一直開。所以這大臣都害怕被殺頭,一直求,什麼佛都請了,保平安,你就要救,不救就會夭壽,就要殺頭了。牡丹花明明不會開,怎麼會有辦法開呢?就用火去烤,火烘牡丹。牡丹一定要超過過年才會開,這慘了,一定要過年前開,農曆的年。
所以這大臣都期盼:花需連夜發,莫待曉風吹,人頭斷,菩薩救苦救難。「花需連夜發,」花一定得趕快在晚上,足夠晚上一定要開,不開不行;不開,明天頭會斷掉。「莫待曉風吹,」曉就是天曉,破曉時分的曉,莫待曉風吹;「曉風吹,人頭斷」,曉風如果吹,人頭就要斷,菩薩就大慈大悲保佑。到了隔天,牡丹花真的開了。開了之後,武則天就很高興,但是這朵牡丹花只開一次,明年就不會開了,一次而已。爲什麼呢?這個涵義就是違背因緣,違背自然、違背因果律。就是因緣尚未到,他強求這個因緣。所以說強迫這個因緣造成因緣的破壞。
舉例來說,沒有這個因緣,你卻促成這個因緣,這就是破壞因緣自然律。譬如你已經娶妻了,看到這個女孩很漂亮就強暴她;她本來和你無緣,你用強迫的,破壞這個自然律,你一定要遭受這個惡報;就算讓你得到她,果報就無量無邊。所以這個火烘牡丹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衆生的無知。他不了解這個因緣,水到渠成,去偷拿人家的東西,去做壞事情,去搶劫。他都不知道,我們若沒有帶福報來,搶人家的東西就是造業,那不是你的東西,你早晚會違背這個因果。意思就是說牡丹花要在二月至叁月才會開,你一定要叫它在過年開,這樣就違背了自然。違背了因緣法,這樣知道嗎?所以在座諸位,樓上、樓下,你若了解這個火烘牡丹就了解因緣果報。
底下說,
始終真樂屬佛 ,究竟快樂的 四正勤 ( 法 ) ,知果畏因 , 六根清靜。
什麼叫做四正勤呢?四種正確,勤,把筆拿起來,就是精進,四種精進的辦法。
已生惡令速斷:已經産生的惡,過去沒有聽到佛法,隨便毀謗攻擊人家,令速斷,趕快斷。諸位你要不要相信,你若毀謗別人,到最後會傷到自己。我們這句話說出去,傳來傳去,到最後人家會來問你吃飽了沒有,這話在傳是很嚇人的。所以口業要先清淨。已生惡令速斷,以後少講別人的是非,少講別人的不對。
未生惡令不生:還未産生的惡請不要産生,叫做未生惡令不生,不要讓它生起來。
第叁個,已生善令增長:已經産生的善令增長,讓它增長起來。
未生善令速生:未産出來的善事、善心趕快讓它産生。
這個叫做「四正勤」,叫做四種正確的精進辦法。再講一遍:已生惡令速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
知果畏因 ,
這個剛剛講過了,就是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六根清靜,
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根就是樹木,我們以眼耳鼻舌身意來攝受外面的影像,種下生死的因緣,這叫做根。根就是生長的意思,會讓我們繼續增長生死,就是六根的攀緣。今天眼睛愛看美的,耳朵要聽好聽,嘴講口業。身口意,身體打架、殺人、搶劫種種,身體愛睡彈簧床享受,意就是貪嗔癡。所以這六根清淨就是修行的人,我們如果六根清淨走到哪裏就是永久的快樂。
(庚)不合科學屬他
人生爲何(迷惑)
衆生就是這樣,都罵我們佛教,你沒有正知正見,沒有智慧,衆生都罵我們這樣。事實上你問他們什麼是佛法?迷迷茫茫。佛法就是在講衆生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人生是什麼?迷惑顛倒,宇宙是什麼東西?顛倒,他不知道這宇宙是生滅法的東西。佛法是什麼根本連看都沒有看到,這就是衆生的毛病,叫做「不合科學屬他」。不科學,亂毀謗。
底下,
統系屬佛 ,
合科學的屬于佛教。
人生酬業 。
酬就是報酬。
你去做工,做工一天就有八百元,水泥工七、八百元,木工有時一千多元,銀行的工作一天有五、六百元也有四百元的,你做多少的實力他就拿多少給你,工程師一個月大約領四、五萬。所以「人生酬業」就是給你一個報酬,你種什麼因就給你什麼果,一定的道理。人生酬業,酬就是一個回報,果報的意思。人生造什麼因,就是什麼業。
真妄覺迷
真就是我們的本性是真的,世間虛妄。覺就是覺悟,迷就是衆生。所以什麼是真的?佛是真的。什麼是妄的?宇宙人生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每樣都是暫時借我們用,借我們住,到最後什麼都沒有,所以在生是假的人生。覺就是要有悟性,不要被這境界迷惑。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呢?
把筆拿起來,這裏的一指性相合一,理事圓融。一無所歸,一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不是數目的一,不是零一二叁四的一,一是表示絕待的意思,絕對的意思,沒有經過任何的比較就是一。譬如說這世間是一,一個世界,一個宇宙。宇宙本來就是一,因爲沒有辦法形容說有一個宇宙,宇宙無止無邊無窮無盡,一在哪裏。所以萬法歸一,一切法歸于本性,一切諸相都是從本性幻化出來的,從業力幻化出來的。所以非常簡單,悟到的人叫做本性,迷了的人叫衆生;迷叫做衆生,覺悟叫做本性,就是這樣。不覺叫做心,覺悟就是本性,迷和悟而已。
現在是九點半了,本來是要領衆念佛,但實在是時間不允許。這叁天來非常感謝老和尚、縣長、各位法師、在家菩薩,叁天很辛苦的聽經,叁天功德圓滿,我要回到高雄了,有空有因緣再見。
《正信的佛教》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