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信的佛教▪P2

  ..續本文上一頁就身不由己。我是非常不喜歡辦皈依,有人卻很喜歡辦皈依,很奇怪。若要辦皈依,你們那個錄音帶要先聽。念到哪裏要觀想,一定要了解,不了解來皈依只是結結善緣而已。外面都有流通錄音帶,如果要皈依卻沒有聽過的,要趕緊買回去聽,煮飯時就趕緊放來聽,切菜時也要趕緊聽就是了,有裝隨身聽的。在皈依以前要將皈依的儀式都聽得非常清楚,這樣你才知道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不是這麼簡單。

  下面說佛教對地理、風水的看法。佛教對這個地理,有人問:請問師父有沒有地理?有,地理確實是有。這地理受到南北極磁場的影響,地下浮流的影響都有地理。爲何死後會有陰屍?有的認爲這陰屍是很不可思議,很驚詫的事,但是有研究化學的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沒有什麼。地下浮流,我們將棺材放進去時有打四個洞,地下的水流在流動時擋住了空氣的流通。所以這個屍體有時會腐爛,有時候不會腐爛。陰屍,陰屍,沒有什麼很神秘的地方。缺少 O2 沒有 O2 ,沒有這個氧化作用。所以要陰屍非常容易,科學家只要將屍體送到外太空,外面沒有氧就不會腐爛。五千年後再帶回來他還是完好如初,他的身體不會腐爛,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所以這就是地理。

  地理簡單講一句:有影響嗎?有。爲什麼?因爲我們是凡夫。簡單來說,譬如在這裏讀書,旁邊又放音樂,這樣你要讀書就讀不下去了,會受到幹擾,因爲你還未達到開悟的境界、如如不動的境界,旁邊的任何東西都可能影響到你,所以這個地理一定有,對凡夫來講一定有。對開悟的人來說,每一個地方都是好地理。所以廣欽老和尚在講有人去妙通寺:老和尚、老和尚,你們這裏的地理很好會興旺。老和尚說:不是地理在興,是人在興。是人在興,不是地理在興,確實如此。所以我們要了解地理是有的,但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光靠地理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人爲的因素未做好卻都怪罪于地理,這樣就是沒有智慧。

  第二點,一般人對我們佛教的批評是迷信,非常迷信。年輕人長得很英俊,大學畢業爲何要剃頭,我真是想不通。我說:等你想通了就和我一樣了,真的。你說佛教是迷信,那我問你,什麼叫做迷信?迷信你要給它一個定義啊 ! 什麼叫做迷信呢? 迷信就是不經過省思、明辨,沒有經過理性的疏導,直接由感情達到信仰的目的,這個叫做迷信。 不管那是什麼神或菩薩也好、佛也好、神也好,都分不清楚,這個才叫做迷信。如果研究佛法剛好相反,那叫做“智信” -- 智慧,要用智慧來相信,智慧的相信。

  我們要了解,自古以來皇帝都是拜出家人爲國師。以前的出家人,唐朝出家是需要考試的,不像現在要出家這麼容易,隨便剃頭就好。以前出家很困難,要有相當的學問。你們想想看以前也有狀元去出家的,他不是頭腦有問題。所以,如果說佛教是迷信的那些人,那實在是很可憐又很悲哀,因爲他不客觀。相信外道之後就說佛教全部都不對,不去研究、也不聽別人的演講,他來聽演講也是有的,做什麼?專找毛病,他是爲了找毛病才來聽演講的。他的內心已經有成見,他無法打開這個心扉,沒有辦法來容納佛教,冷靜的聽佛教到底在講些什麼,也有這種人。也有另外一種人,非常虔誠在聽經聞法的,真正要了脫生死的。有一種人來聽經是專門找毛病,然後再出去毀謗,只聽到片段而已,也不懂人家講的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什麼叫做迷信? 迷信就是迷迷糊糊,什麼都不知道,人家說拜就拜,人家說走就走,所以這很可憐。

  有一間寺廟以前是拜神的,奉獻給出家人之後,信徒就常去那邊吵。吵說要演布袋戲、歌仔戲,還端了一些沙,要做什麼?要看浮字,簽大家樂,一支給你去大陸 ( 樂的諧音 ) ,所以這個很悲哀。我去抹發油時那位老板說:師父,師父,你幫我出支明牌。也不知道出家人是沒有在出明牌的,看賭大家樂瘋到什麼程度,可憐。這個迷信 ,就是沒有經過大腦,沒經過理性。

  所以一切世間的宗教,每一個宗教,你去問基督教,他一定說他的神是究竟的,絕對如此。你去問天主教,他絕對說聖母馬利亞的偉大,耶稣基督的偉大;你去問回教,他說阿拉真神的偉大;你去問一貫道,一貫道說這個老母娘的偉大,是萬佛之母。派耶稣去哪裏,派佛去哪裏,所以一切五教歸一統。一貫道說:你看我們的手指到這裏就歸一統了,這五教歸一統,若被機器壓斷時要怎麼辦,沒有手的人要怎麼辦?連五教都沒有,只有一教而已。你以此爲比喻,那是頭腦簡單的人才會相信,不是這樣子的。我們佛教是在講智慧的相信,要理性、要平等,每一個宗教都去聽聽看,最客觀。沒有說你來拜佛,不可以去聽外道,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個道理。你盡管去聽、盡管去追求,你覺得這個是真理你才來相信,這就不是一個壓迫感,不是一個迷茫。

  我們中國因爲是一個大熔爐,我們佛教是在東漢明帝十年時,西元六十七年傳入中國,今年是一九多少?一九八七減掉六十七年,佛教來到中國已經一千九百二十年,西元六十七年傳到中國,東漢的時候。所以跟我們的儒教、道教,儒道釋差不多都已分不清楚。但是我們要了解,儒教是以人爲主,所以儒家修到最後是當聖人;道家修到最後成仙;佛教修到最後是解脫。跳出叁界六道輪回,所以以佛教最爲究竟。所以你若看四書五經,就知道孔子很少提到生死之事,所謂未知生焉知死。他的徒弟問:敢問死,請問老師死爲何物呢?你又不知道生從哪裏了,如何知道死要從哪裏去。所以四書五經講到生死的非常少,非常少。道家就是練精化神、練神還虛,這是道家的思想,無爲而治的精神,他這個大約是天界的境界。儒家是以我們人爲主,道家到最後是以升天爲主,佛家是超越六道輪回,最究竟的地方。

  我們要了解智慧的相信,就是要冷靜。不可以不了解佛教,隨隨便便就毀謗。有一位臺大和師大的同學上去雷音寺 — 我現在不住在那裏,我現在在籌建文殊講堂 — 到了上面就大肆的批評。以前那裏很多比丘都是年輕人,大肆的批評,口出狂言,罵道:年輕人消極、迷信,對國家社會沒有貢獻。之後她還想要和住持辯論一下,那時我是當住持兼煮飯,我都有幫忙切菜,叁不五時也要打掃廁所。她來,很我慢——是位小姐,非常我慢。她還穿製服去,國立臺灣大學,師範大學。她大概是想和尚都沒有學問,沒有讀過書的樣子。來的第一句話就說我覺得你們這些年輕人太消極,都躲在山上,對國家社會都沒有貢獻,你們這些都是迷信。我說不要講那麼多,我請問你什麼叫做佛?什麼是佛?無言以對。她沒有看過佛經,佛長什麼樣子她都不知道,什麼叫做佛都回答不出來。我說你連佛都不知道,還毀謗我是迷信,想笑死人嗎?你是一位大學生,你連進入佛門都沒有,連看經典、研究經典都沒有,如何說我們是迷信呢?你才是最大的迷信。之後慢慢跟她開示,然後她才說出家人也很有學問。

  所以我們要了解,佛經是智慧的相信,絕對不迷信,絕對不是迷信。像有些人會說你們佛經整天……像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那些基督教徒說你們佛教最迷信,人死之後只要拿一些錢,請法師來敲一敲就能超度,那我也敢做壞事。我說:喂 ! — 因爲他是信耶稣的 — 喂 ! 耶稣的,耶稣的,你有沒有看過經典,不是請出家人誦經就可以超度,沒有這種事情。在還沒有跟你解釋之前,我先跟你講個方便。如果生病到醫院去就診不一定會好,你相信嗎?對嗎?感冒流鼻水,傷心流淚水。感冒、拉肚子、腸炎,去找醫生有時會好,對嗎?但是你如果得到第叁期的癌症,打針會好嗎?就算你動手術,動手術切除,還不一定就會好。這個意思是告訴我們,佛就是一位醫生,你如果惡業造太重,超度時把你名字寫下去也一樣沒有用,就像是得到癌症而動手術也沒法治療一樣。

  有人會說那爲何寺廟拔度時要寫那麼多的名字?我說,在世時殺人放火用五百元寫一個牌位就能超度,這樣誰都敢。像李師科搶四、五百萬,拿一百萬請出家人每天誦經,這樣就沒有罪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佛教絕對是講因緣果報的,沒有說牌位寫下去之後就一定會超度,絕對沒有這種事情。你這輩子都殺人放火、倒人家會錢、詐欺種種,詐財、好色這些種種,因果你都跑不掉的。所以修持就是平時的功夫,要至心求忏悔,不要死後再請子孫幫你超度。若在佛門超度還沒有關系,若請師公來,這個就阿彌陀佛了。就殺雞、殺鴨,本來業沒有那麼重,這一殺生,反而更嚴重。

  所以這個超度最好是怎樣? 在世時自己就要好好做了,你在世布施一百萬就有一百萬的功德;你念一百萬遍的佛,這一百萬是你的。 死後,你的兒子幫你做功德,七分才得到一分而已。知道嗎?這個《地藏經》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所以超度現在就要開始做了,不是死後斷氣之後才開始超度, 聰明的人一聽到佛法就開始一直精進。 所以有的人生病不找醫生都去問神,越問越糟糕。本來身體好好的只是稍微感冒,問神後就要吃香灰,有鬼附身,沒事就惹一些事情出來。跟他說有鬼附身他心裏就有鬼,二十四小時都生活在緊張裏:我有鬼附身,這樣。所以我們佛教沒有在算命,沒有在問乩童。若確實多災多難,就誦《地藏經》、誦《藥師經》,自己拜佛。那個才夠力,這樣力量就很大。

  但是我們都不了解,佛在心中。所以學佛是什麼呢?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明心見性,了脫生死”,所以一切佛教宗教都是一些儀式,方便度衆生而已,最重要的就是從自性下手,自性無貪、無嗔、無癡。 本性沒有恨,去掉這個恨。 所以自性是什麼呢?遠離相對法,活在絕待的心態之下叫做自性。 我們的本性是何物?本性就是遠離相對的。我們這世間每樣都是相對的,什麼都是相對的,看這個是好人,那個就是壞人…

《正信的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