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善業道經的啓示▪P21

  ..續本文上一頁、七覺支

  “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覺支,是成就智慧、覺悟聖道的因。共有七支,稱爲七覺支。1、念覺支:常念緣起、無常、無我,不隨妄念所轉。2、擇法覺支:聞思經教,以正見如理思維,抉擇諸法。3、精進覺支:依法修行,精進不懈。4、喜覺支:從法的體驗中,得到法喜與禅悅。5、輕安覺支:身心遠離粗重,進入寂靜、安祥的狀態。6、定覺支:遠離昏沈、掉舉,治心一處。7、舍覺支:心無偏頗,不取不舍,保持平衡。經文說“常善覺悟一切諸法”,就是通過這七個方面的修行,能夠使我們開智慧,成就聖果,能夠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

  7、八正道

  “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正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修學佛法的要領,是趨向解脫的不二中道。我們從修學佛法開始到最終成佛,都離不開八正道,如果偏離了八正道,片面地修某一個法門,這種修行就難以相應。八正道的內容是:1、正見:如實地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2、正思惟:正確的思考面對的一切人生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志向。3、正語:說真實語、利益語,不說虛妄語、損害語。4、正業:保持身口意叁業的清淨,如法如律。5、正命:遠離邪命,不做違反與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事情。6、正精進:依正見的指導下,在斷惡修善的過程中,勇猛精進。7、正念:將念頭安住在佛法上,念緣起性空、念無常、念無我,念念保持正念,念念契入真實。8、正定:由正念相續,從而引發正定。只有通過八正道的修行,才能夠成就智慧。正如經文所說:“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8、止觀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止,是止心于一處。止能停息我們的妄心,止能降伏我們的煩惱。但是,要徹底解決煩惱,光是止還不能做到,還需要有觀。“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觀,是正觀、觀照。就是如實觀照宇宙人生的真實。有了這種正觀之後,能引發般若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真實,徹底斷除人生的煩惱。

  9、方便

  “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爲無爲樂”。在修學佛法中,我們想修行,度衆生,都需要有方便善巧,有了善巧方便,才能承辦一切。佛法所說的智慧,除了根本智以外,還有方便智;除了實智,還有權智。學佛修行不但要成就根本智,更需要有方便智,因爲只有“方便莊嚴故,速能成滿爲無爲樂”。也就是說,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都離不開方便智。

  十二、結說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複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衆,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段經文總結說明了修十善業的殊勝。佛陀最後告誡龍王說,你應該知道,“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十力,就是佛陀所成就的十種力量。無畏,指四無畏,是佛所成就的四種功德。十八不共法,也是屬于佛果上的功德。佛果上成就的這些功德,都要以十善業道爲基礎才能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既然十善業是這麼的重要,聽後就要重視起來,認真地修學。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佛陀接著用幾個譬喻向龍王說明修十善業的重要性。就像所有的城市、鄉村都建立在大地上一樣,佛陀及叁乘聖賢所成就的一切功德,都建立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又譬如,“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就像一切花草樹木依賴大地才能生長一樣。“此十善道,亦複如是”,十善業也是這樣。“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人天的果報,都要經過修十善業才能獲得。我們前面講過,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的護照,沒有五戒十善的修行,就沒有人天的果位。所以欲界天的天人,看到世間人做壞事就十分苦惱,看到世人做好事就很開心。爲什麼呢?因爲世人壞事做多了,升天的人口就少了;而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裏的人口就越來越多了。反過來說,世人善事做多了,天上的人口就越來越多了,正義的勢力就越來越強大了;而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裏邊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邪惡的勢力就越來越小了。

  “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行成就,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聲聞乘的果位,獨覺乘的果位,菩薩乘的果位,乃至成就佛的果位,都要依十善業道爲基礎,經文比喻爲“十善大地”。叁乘賢聖果位的證得,如果離開了十善業道,就像在空中建樓閣和種水稻一樣不切合實際,根本沒門。由此可見,十善業道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必經之路,是成就叁乘聖果不可缺少的資糧!十善業道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衆,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佛陀講完這部經之後,龍王及諸大比丘、大菩薩和一切天人、阿修羅等衆生,都根據各自的根機,得到了《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利益,法喜充滿,感到無比的歡喜,都紛紛表示依教奉行。

  後記

  97年春季,我應蘇州戒幢律寺普仁法師的邀請,舉行爲期五天的講經活動,宣講《十善業道經》。法會莊嚴隆重,因緣殊勝。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一年多了。非常高興,五卷的《十善業道經》錄音帶,現已成書,並根據講授的內容,給它取名爲《幸福人生的原理》。此書的形成,由沈月新居士將《十善業道經》的錄音帶記錄成文字,李尚全居士做文字整理,慧聞居士又做了文字的修飾、校對,使文稿增色不少。陳立居士發心幫忙輸入部分文稿,爲我在電腦上修改提供了方便。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十善業道經的啓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