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壽康寶鑒▪P13

  ..續本文上一頁庚戌日

  

  二月辛酉日

  

  叁月庚申日

  

  四月丁未日

  

  此陰不足之日。

  俱宜戒。

  

  五月丙午日

  

  六月丁巳日

  

  七月甲辰日

  

  八月乙卯日

  

  九月甲寅日

  

  十月癸醜日

  

  十一月壬子日

  

  十二月癸亥日

  

  ○陰錯日

  正月申寅日

  

  二月乙卯日

  

  叁月甲辰日

  

  四月丁巳日

  

  此陽不足之日。

  俱宜戒。

  

  五月丙午日

  

  六月丁未日

  

  七月庚申日

  

  八月辛酉日

  

  九月庚戌日

  

  十月癸亥日

  

  十一月壬子日

  

  十二月癸醜日

  

  批:以上戒期。每年俱宜按照時憲書。逐月查明錄出。夾在此本。遵依禁戒。

  ●天忌 切宜禁戒

  酷暑嚴寒。

  

  犯之得重疾不救。

  

  烈風雷雨。天地晦冥。日月薄蝕。虹現地動。

  

  犯之産怪物身死。

  

  白晝。星月之下。燈火之前。

  

  犯之皆減壽。

  

  ●地忌 切宜禁戒

  廟宇寺觀堂之內。

  

  犯之大減祿壽。

  

  井竈圊廁之側。荒園冢墓屍柩之旁。

  

  犯之惡神降胎。並産怪物身死。

  

  ●人忌 切宜禁戒

  郁怒

  

  大怒傷肝。犯之必病。

  

  遠行

  

  行房百裏者病。百裏行房者死。

  

  醉飽

  

  醉飽行房。五髒反覆。

  

  空腹

  

  犯之傷元神。

  

  病後

  

  犯之變證複發。

  

  胎前

  

  犯之傷胎。故凡有孕後。即宜分床絕欲。一則恪遵胎訓。一則無墮胎之患。及小兒胎毒胎瘁。凶險疳痘。遊風驚痫。牙疳等病。二則所生之兒。男必端嚴方正。女必貞靜幽閑,自然不犯淫佚。

  

  産後

  

  十余日內犯之婦必死。百日內犯之婦必病。

  

  天癸來時

  

  犯之成血麻證。男女俱病。

  

  竹席

  

  竹性寒涼。犯之易感寒氣。

  

  薄衾

  

  犯之寒氣入骨。

  

  窗隙有風宜避。夜深就枕宜戒。

  

  交合才畢。嬰兒在旁啼哭。勿則與乳。

  

  交罷勿即揮扇。及飲冷茶水。以若過受涼。或至即死。

  

  一夕勿兩度。

  

  勿服春方邪藥。

  

  勿蓄縮不泄。

  

  生病

  生瘡

  出痘

  

  非十分複原。萬不可犯,犯則多半必死。

  

  目疾

  

  未愈或始愈,犯之必瞎。

  

  虛勞證

  

  雖養好強健。猶須斷欲一年。若以爲複原而犯,多半必死。

  

  傷損筋骨

  

  好後猶須戒百七八十日。若未過百日。犯之必死。縱過亦必致殘廢。

  

  過辛苦

  過操心

  過熱

  過驚恐

  過憂愁

  

  皆不可犯。犯之輕則痼疾。重則即死亡。

  

  

  

  

  按以上逐月戒期。及天忌人忌等日外。每月尚有六七日毫無忌犯之日。若論保身之士。每月本屬至多叁四次。故能疾病不侵。精神強固。而且寡欲者必多男。後嗣身體亦必強固。彼少年新娶。往往縱欲戕身。使百年好合。一時□喪淨盡深可悲也。則何如謹守戒期。保身立命。使後日有偕老齊眉之樂。子孫衆多之慶。何快如之。

  保身廣嗣要義

  褚尚書廣嗣說。古者男子叁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欲其陰陽完足。故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壽。後世不能遵。男未滿十六。女未滿十四。早通世故。則五髒有不滿之處。後來有奇怪之病。是以生多不育。民多夭亡。總因未知爲人父母之道。此道關系不小。卻是爲父者不便教子。爲師者不便傳弟。後來始覺。悔之晚矣。特以粗淺之言。欲使後生都曉。凡女子十四歲後。經水每月一來。叁日方止。總以叁十日來一次爲正。若二十幾日便來。或叁十幾日方來。便爲經水不調。多難得子。故須服藥。先調女經。經調然後夫婦相合。須待經血叁日已淨之後。方可行之。袁了凡雲。凡婦人行經將盡。只有一日絪緼之候。謂春意動也。但含羞不肯言。爲丈夫者。平日密告之。令其至此自言。可以一舉而得。張景嶽雲。男女交姤成胎者。精血還是後天有形之物。而一點先天無形之氣到。然後成孕。男子先天之氣勝。多生男。女子先天之氣勝。多生女。正在兩氣齊到。適逢其會處分也。但女子非情動之極不易到。到則子宮必開。吸而受孕矣。但恐男子精薄不能成胎。施于無用耳。故上等者保精數月才一行。古雲。寡欲多生子是也。中等者待女子經淨之後則行。或月明朗無風雨之夜亦可。平常之日。不近女身。或另一房。另一床。另一被。不唯生子易成。自己身體亦保。若下等者不論時日。或叁五夜一次。此人必成內傷。又有下而又下者。夜夜一次。或一夜兩次。如此亡命之徒。必定精如水薄。不久得暴病而死。凡朔望先夜。不可行。五更半夜。身中陽氣初生。一次當百次。不可行。身有小病。不可行。醉飽之後。坐船走路。二叁日內不可行。大風大雷。大冷大熱。日蝕月蝕。神前柩後。持齋祭祀。日月燈燭光照。不可行。庚申日。甲子日。本命生辰日。每月二十八日。不可行。且男女交姤。與夢遺之後。叁五日內。莫下冷水。不可沾一切冷飯食。不可吃涼藥。如必要服藥之病。甯可對醫明言。猶之孕婦。不可全靠勘脈。庶不誤事。暑天不可貪涼。冷天不可冒風雨。若犯之。必有厥陰之證。男縮陽。女縮乳。四肢冰冷。肚疼而死。雖參附不救。女子行經體虛者。禁忌亦同。又如小産。大半由夫婦不謹。叁五月內明産。人得而知。一月半月內暗産。人多不知。蓋一月屬肝。肝主疏泄。夫婦不謹。常有前半月受胎。後半月已墮而不知者。甚有屢孕屢墮。肝脈屢傷。途至終身不孕者有之。凡婦人受胎後。謹戒不犯。百不失一。況子在腹中。賴母經血保養。交姤一次。胎元便損一次。幸得生下。病患必多。痘證必險。多難養成。世之愛子者。多方堤防保全。至十六七歲。根本不傷。一生少病。那知在母腹中。早已受此傷慘。出世不得成人。是誰之過。豈不痛哉。有用丸散入宮而種子。豈精血中更容渣滓混合乎。古語雲。種子而生子。斷筋穿骨死。甚言種未必生。生未必育。徒造孽也。是皆爲父母之道。昔者樂與人言。今老矣。不能遍及。作此以代口傳。世人各知自愛。以愛其子可也。

  ◎孫真人曰。人身非金鐵鑄成之身。乃氣血團結之身。人于色欲不能自節。初謂無礙。偶爾任情。既而日損月傷。精髓虧。氣血敗。而身死矣。蓋人之氣血。行于六經。一日行一經。六日而周六經。故外感之最輕者。必以七日經盡而汗解。蓋氣血一周也。人當欲事濃時。無不心跳自汗。身熱神迷。蓋因骨節豁開。筋脈離脫。精髓既泄。一經之氣血即傷。一經既傷。必待七日氣血仍周至此經之日。方能複元。易雲。七日來複。即休養七日之義。世人未及七日而又走泄。經氣不能複元。一傷再傷。以致外感內虧。百病俱起。人皆歸咎時氣。指爲適然之病。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于未能謹守七日來複之義也。今立限製。以爲節欲保身之本。二十歲時。以七日一次爲准。叁十歲時。以十四日一次爲准。四十歲時。則宜二十八日一次。五十歲時。則宜四十五日一次。至六十歲時。則天癸已絕。不能發生。急宜斷色欲。絕房事。固精髓。以清潔閉藏爲本。萬不可走泄矣。以上限製日期。專指春秋兩季而言。若冬夏兩季。一則火令極熱。發泄無余。一則水令極寒。閉藏極密。即少年時。亦以斷欲爲主。否則二十歲時。或可十四日一次。叁十歲時。或可二十八日一次。四十歲時。或可四十五日一次。至五十歲時。血氣大衰。夏令或可六十日一次。冬令則宜謹守不泄。蓋天地與人之氣。冬令閉藏至密。專爲來春發生之本。尤重于夏令十倍也。依此者。可卻病延年。違此者。必多病促壽。

  ◎王蓮航曰。昔蓮池大師謂王大契曰。明明安毒藥于惡食中。是殺之慘也。暗暗安毒藥于美食中。是欲之慘也。嗚呼。往古來今。才人志士。所志鮮成。類多無壽。殆以多欲而致然也。彼于事前。亦知自愛也。也于事後。亦知追悔也。及乎欲心一熾。而壯志遂泯。以爲一次當無傷以後當不再及。以後又作如此想。至次次皆作如是想。欲以縱而愈熾。以至不能自製。無可奈何。由是而精竭夾。體弱矣。病矣。死矣。故事前自愛無益也。事後追悔無及也。須于將行事時遏止之。亟思此事果有何趣。事後當有何害。不禁啞然失笑。嗒然喪氣。夫遏一時之欲。伸畢世之志。才人志士。所當樂從也。彼或甘于下流。自促其生者。吾末如之何矣。謹按蓮師之言。蓋明明對已守歸戒者說。其告誡節欲。則非爲那淫也明矣。總之縱欲成患。家室尚然。何況狎邪漁色。則更自取滅亡。而甘淪于畜類也。可不哀哉。

  辟自由結婚邪說交

  人禀天地陰陽之氣。受父母精血之質而生。其初生以至叁四歲。一舉一動。皆須父母撫育。自後雖能自行動。而諸凡事理。皆須父母安排教導。否則便不能生存于世。及其年長。則父母爲之擇配。俾得享男女居室之樂。以期內外相輔。得以奉父母而盡子職。綿世系而防老死。此天地固然之道。聖人法天製禮。俾人各守彜倫。以盡人道與子道耳。若不依聖人之禮。與父母之命。唯以兩情愛戀而爲夫婦。則與禽獸何異。彼不知好歹者。專效歐洲惡風。盛倡自由結婚。何不倡初生即不受父母撫育教導。而自由成立爲人乎。彼若能一生于世。即自由成立。絕不受父母撫育教導。則自由結婚。實爲至當之理事。若不能如此。唯年長能以自力致男女愛戀爲標准者。即爲逆天悖理侮聖蔑倫之極重罪人也。其心行與禽獸同。實則禽獸不如也。何也。以禽獸不知倫理。人知倫理。知倫理而廢倫理。斯居禽獸之下矣。無錫章甫居士楊鍾钰。欲挽頹風。作辟自由結婚邪之文。因爲序引。以發其所未發。冀倡此說者。鹹覺悟焉。古莘趙紹伊序

  今世俗盛倡自由結婚。此蕩子淫女之所爲。潰禮義之防。紊內外之別。正孟…

《壽康寶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壽康寶鑒撷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