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壽康寶鑒▪P14

  ..續本文上一頁子所斥鑽穴踰牆。鄭風所譏采蘭贈芍。未有端悫之士。淑靜之女。而出于自由結婚者。請申論之。曲禮雲。男女不雜坐。不親授。外言不入于阃。內言不出于阃。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交不親。故日月以告君。齋戒以告鬼神。爲酒食以召鄉薰僚友。以厚男女之別。如是則男女皆別嫌明微。非禮勿視聽言動。安得有自由結婚。孔子雲。放鄭聲。鄭聲淫。惡其男女無別也。孟子雲。丈夫生而願爲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則父母國人皆賤之賤其忘親而寡廉鮮恥也。又雲。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蓋禽獸皆自由戀愛。人爲萬物之靈。故聖人作爲禮義。以遠于禽獸。奈何去之。昏禮雲。父親醮子。而命之親迎。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受之于父母也。男女有別。然後夫婦有義。郊特牲雲。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然則男女皆遵父兄之命。安得有自由結婚。內則雲。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又雲。禮始于謹內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深宮固門。阍寺守之。又雲。男不言內。女不言外。男子入內。不嘯不指。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道路男子由左。婦人由右。男女之別。始于家庭。而達于道路。內外謹嚴如此。安得有自由結婚。且娶婦所以養親也。詩常棣雲。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孔子雲。父母非順矣乎。內則雲。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此善事我。子行夫婦之禮焉。沒身不衰。先哲有言。子之孝。不如率婦以爲孝。婦能養親者也。古者皆由父母主婚。故能博親歡。而申孝養也。不順乎親。不可以爲子。婚姻禮之大本。人子具有孝心。自當以父母之心爲心也。若乃不由父母。不問門第德性。而曰自由戀愛。則與嫖客娼妓何異。吾未見嫖客娼妓。而能孝養其父母舅姑者也。今自由邪說。首推翻昏禮。因之背天常之倫。棄父母之命。不孝又兼不信不義。其千言萬語。種種理由。不過曰自由戀愛而已。試問羽毛鱗介之族。何一非自由戀愛。彼何知有禮義。何知孝親敬長。可以人而同于羽毛鱗介乎。且夫婦以義合。主之以尊親。重之以盟約。申之以六禮。故能一與之齊。終身不改同患難。同安樂。孝親睦族而宜子孫。今以自由戀愛。便成夫婦。背尊親。蔑禮義。則金盡交絕。色衰愛弛。初則自由結合。終必自由離散。名節掃地。州鄉不齒。彼以自由爲終身幸輻。吾恐以不正當之自由。而犧牲男女終身幸福。玷家風而斬世澤者。居其大多數也。故曰。未有端悫之士。淑靜之女。而忍出于自由結婚者。禮大傳雲。男女有別。不可與民變革。郊特性雲。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蓋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兄弟。男女無別。則夫婦之倫斁。而倫常盡廢。人禽界混。自由結婚之流毒如此。可不慎哉。或且以東西各國爲借口。讵知疏財仗義。歐美特長。各國政藝。可采亦多。獨以不嚴男女之別爲效法。以教私胎墮胎者日衆。刑律不能製止。大背人道主義。近年法國以人口減少。而強迫婚姻。日本以女學生墮落。而注重風紀。究其原因。皆由淫佚。我國教化最先。婦女名節。迥非各國所及。今當采各國之長而舍其短。不當棄我之長。而效彼之淫靡薄俗也。孟子雲。庠序學校。皆以明倫。管子雲。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竊望全國學界。推行孔孟之教。以化寰球。以辟诐淫邪遁之說。而致萬國于文軌大同之盛。其必自人人講明倫理。敦崇禮義廉恥始乎。

  不可錄紀驗

  ◎友人季邦采。爲吳興知名士。住南浔鎮。方予初印不可錄。適季掌教鎮海。劄致二百本。囑其分給生童。比接來信。責予迂闊。且雲已將此錄置之高閣矣。未兩日。差人來言。願刷五百本。予理前說以卻之。旋複專足持劄堅懇。始知夢伊父諄囑雲。爾不印送不可錄。爾子烏能入泮。因囑刷印一千本。廣爲流布。後據雲接到伊子采芹之信。正發願印書之日也。其靈驗如此。杭城新橋。積翠庵僧靜緣。向好善。一日大雪叩門。余以爲募緣。曰我家貧寒。無力相助。僧曰願借不可錄板。刷印幾千本施送。余欣諾之。而诘其何以陡發此念。冒雪而來。僧曰。昨夜夢土地神告曰。印送不可錄。可免大災。今早遍訪施主。知板系潭府所藏。故特來借取耳。僧印送後。次年居民失火。左右均遭回祿。獨僧庵無恙。益信神明勸善。冥冥不爽。陳海曙記

  ◎庚午初夏。夜夢兩童子來。語予曰。文昌帝君召爾有話。因同往。引至中翠亭一院。見其額曰大洞閣。隨童子至大殿。見 帝君中坐。予叩頭起侍。 帝君言曰。世閑 送善書甚多。惟不可錄久已不行。爾當爲我布散。即命兩童擡出一箱。內皆剝蝕字紙。檢閱即不可錄之殘帙也。正在想念。此書未經見過。從何辦起。 帝君又谕曰。鄉試將近。當速爲之。命兩童送予出而醒。次日各坊尋覓。均稱不知。焦思月余。突有人將不可錄書板來售。序文首張已失。閱尾張。知系萬九沙先生所刻。甚喜。買之。即刷印叁千本。于七月初一早。虔送至院。甫到大門。一僧便啓口問曰。可是陳居士送不可錄來耶。予惟唯唯。卻甚駭異。趨詣大殿焚香。叩呈 帝座之前。其僧延至客座待茶。叩其法名。爲元本。問其何以知予送書來。且知書名。僧曰。昨夜得夢。帝君谕我候門接書。故早起相候。予深爲肅然。可知善書行世。上格蒼穹能身體力行者。其功德尤不可量。所願共體帝君救世苦心。同登寶筏。望廣爲流傳。俾舉世力懲其不可。以勉爲其所可。庶不負神明之付托雲爾。清嘉慶庚午。六月古鹽官陳海曙自記

  ◎丙戌歲。余妹于歸後。忽起痰痫之證。時常啼哭。飲食不納。或雲。沖犯花粉煞所致。延師巫百方禳解。迄無效驗。而且不肯服藥。竭數人之力。藥竟涓滴難入。以致半載之後。身瘦如柴。堂上深爲憂慮。萬分焦灼。生因在酆都帝。及城隍神前。具疏許願。印送不可錄五千本。許願後。竟即轉機。便肯服藥。因連進消痰之劑。一月後。即平複如常。業已痊愈。將屆一載。且身體較前反健。因即用活字板。如數排印。以答神庥。拜志靈驗于右。清光緒戊子。叁月婁東下郡悔過生謹記

  惜字近證

  書契之治。古以汗簡。一變而用楮墨。再變而爲剞劂。浸趨巧便。而文字之流行益廣矣。剞劂之法。先以紙書之。覆而糊之于板。複摩擦其紙背。俾紙去而字存。此擦去之紙。仍有字形。不可亵汙。嘉慶乙醜之秋。杭城保佑橋。锲工金姓。病中見兩鬼隸攝去。拜谒堂皇。所見神如貴官像。神曰。汝穢亵字紙。法當刑責。金訴以術業在是。不得不爾。神曰。不然。汝當摩擦之際。所落紙屑。宜收置淨處。隨時焚送。汝乃灑棄皆除。甚至傾潑垃圾之中。無處不有。非穢亵而何。金無詞。竟受責。迨醒。臀股痛楚殊甚。噫。之神示誡深切。而複爲職是業者。開一消孽法門。人亦何憚而不遵奉哉。爰記是事。殿于末頁。願業刻字者。以此爲前車之鑒。而謹循神教。則幸矣。陳海曙記

  

  

  

《壽康寶鑒》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壽康寶鑒撷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