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惡念如苦種

  惡念如苦種

  一天清晨,佛陀在波羅柰城托缽乞食。當時有位比丘行乞到此地,停在路邊的樹蔭下休憩。在他靜坐思惟時,生起了惡意的貪念。

  這時佛陀行經比丘身邊,知道他起了不善的欲念,便充滿慈愛地告誡他道:「比丘啊!不要種下苦惱的種子啊!它會腐爛發臭而流出味道難聞的液體,蒼蠅蛆蟲會隨之聚集生長。」

  比丘受了佛陀的教誨,心生恐懼,惡念頓除。

  佛陀回到精舍,便把這件事情告訴其它的弟子,當時有位比丘恭敬地向佛陀請示:「佛陀啊!什麼是苦種呢?它是怎麼産生惡臭的氣味?又爲什麼會流出汁液,生起汙穢的蛆蠅呢?」

  佛陀答道:「憤怒、怨恨名爲苦種,貪求五欲如同吐出的食物,臭穢不堪,所以說它會生出臭味。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縱情放逸,如同惡臭液汁的流出,令人可怕,而放縱六根的結果,貪愛、憂愁、諸惡不善的心便接踵而至,這就叫做蛆蠅滋生。」

  佛陀接著說了一首偈語:

  耳目不防護,貪欲從是生,

  是名爲苦種,生臭汁潛流,

  諸覺觀氣味,依于惡貪嗜。

  聚落及空處,若于晝若夜,

  遠離修梵行,究竟于苦邊。

  若內心寂靜,決定谛明了,

  臥覺常安樂,諸惡蛆蠅滅。

  正士所習近,善說賢聖路,

  了知八正道,不還更受身。

  意思是說,眼耳等諸根如果不加以防護,讓它隨逐于外境,那麼貪欲煩惱就會隨之生起;反之,日夜守護,使它不放逸,則諸惡不生,行住坐臥便能常覺安樂。倘若修行實踐八正道,便能解脫生死,不再受生汙穢煩惱的生命。

  生存于世間的凡夫衆生,因爲貪戀外境的五欲之樂,因此,內心常患得患失,憂慮不安。如果能放下,不執迷于外境的物欲,能少欲知足,身心便能帶來輕安喜悅,生活自然能改善提升。

  

✿ 继续阅读 ▪ 善惡根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