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講解 中 (慧祥法師)▪P14

  ..續本文上一頁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

  【釋經】爲什麼如此說呢?須菩提!實際上並不存在有某一個現象或方法,一定會讓人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的現象或方法。

  【說明】

  一個人要不要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其實可以有理由,也可以不需要理由的。

  當一個想要覺有情的菩薩,如果以爲某一個法(現象或方法)一定會讓人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那是妄想、邪見。又當一個想要覺有情的菩薩,如果以爲一定沒有任何法(現象或方法),可以讓人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那也是妄想、邪見。

  正因爲如此,任何衆生,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發或不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也正因爲如此,當我們在幫助衆生,給他因緣來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時,我們別以爲是我們幫他的,而是他自己願意而已。

  正因爲如此,當有任一衆生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之後,要不要堅固不退,直到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那也是這衆生自己願意,所以,才能堅持到最後成就。

  雖然如此,如果沒有人說明、鼓勵,則衆生又很難自己會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所以,我們願意作爲衆生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的助緣。

  因此,當我們給衆生助緣,這時衆生因此而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並且因此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了,這時我們別以爲是我們幫助他們發心的,別以爲是我們度他們成佛的,其實,都是他們自己發心,自己度自己的。

  也因此,《金剛經》教我們,要如何降伏菩提心的障礙,要如何讓我們的菩提心堅固,安住如金剛一樣不會被破壞,就是要自己發願:“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

  【經文】“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來于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

  【釋經】須菩提!您意下如何呢?釋迦如來過去在燃燈佛的時代,燃燈佛有傳了什麼法,讓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嗎?

  【經文】“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于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釋經】須菩提回答說:“沒有啊!世尊!如果依我對佛陀所說的道理來理解,佛陀您在燃燈佛的時代,燃燈佛並沒有傳什麼法,讓您因此而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

  【經文】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受記:“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釋經】佛陀說:“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須菩提!實際上燃燈佛並沒有傳什麼法給我,好讓我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須菩提!如果實際上燃燈佛有傳什麼法給我,好讓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話,那燃燈佛就不會對我授記說:“您如此修行,在未來世時,應當可以作佛,名號是釋迦牟尼。”實際上,燃燈佛並沒有傳什麼得以讓我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法,所以燃燈佛才會對我授記說:“您如此地修行,在未來世應當可以成佛,名號叫釋迦牟尼。”。”

  【說明】

  衆佛友當知,如果釋迦菩薩在燃燈佛時代,燃燈佛真的有從燃燈佛處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法的話,那釋迦菩薩于當時就應叫釋迦佛了。則燃燈佛,就不需要說您將來會成佛,叫釋迦牟尼。正因爲釋迦佛根本就不可能從任何佛或任何人處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都是自修自度的,所以燃燈佛才會說您如此修于未來就可以成佛了。

  【經文】“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釋經】什麼緣故如此說呢?“如來”一詞,就是“一切諸法都是如上所說那樣”的道理。如果有人說:釋迦如來在燃燈佛處得到什麼法,因此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實際上燃燈佛並沒有傳什麼法給釋迦佛,好讓釋迦佛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釋迦如來得以成就的無上正等正覺,在修行的過程中,並沒有任何一法,一定可以有效讓釋迦如來成佛,也沒有任何一法,一定不可以讓釋迦如來成佛。因爲這個緣故,所以釋迦如來說:一切法都可以用來做爲成佛的助緣。

  【經文】“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釋經】須菩提!我所說的“一切法都可以用來做爲成佛的助緣”的意思,就是您要知道這一切法“如何運用則不能讓自己成佛”,因此,才能稱爲“知道如何善用一切法來讓自己成佛。”

  好了!下課。祈願大家都能善用一切法來幫助自己成佛。

  (注:已經慧祥法師初次校正。)

  《金剛經》講解第叁十叁講

  主講:釋慧祥

  日期:2006年04月30日

  講別:第叁十叁講

  請大家合掌。

  叁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並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並發願:佛弟子(您們的名字)願以今天聽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衆生,願令一切衆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衆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誓願之福回向給佛弟子(自己的名字),願弟子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叁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衆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衆生。

  叁稱:“皈依十方叁世一切佛!”

  叁稱:“皈依十方叁世一切法!”

  叁稱:“皈依十方叁世一切僧!”

  好!請放掌。

  【經文】“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釋經】“須菩提!譬如有人身體高大。”

  【說明】佛陀在說這譬如之前,正說明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此,引一個例子來說明,也是要我們去觀察更多的例子。我現在先來說明“舉例”、“舉譬喻”、“喻言故事”叁個詞的不同。

  一、舉例。

  如:有人要說明什麼是“恒星”,就說譬如:“太陽”就是恒星之一。又如:有人要說明什麼是“馬”,就指著一匹馬說:這就是馬。又如:佛陀爲了說明什麼叫“識”,就在《首楞嚴經》中說:“汝識于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鍵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CBETA,T19,no.945,p.119,a8~10)。如此種種,爲了說明“該現象”,所以指出“該現象”的一個、或多個、或全部實際的例子來讓我們知道者,名爲“舉例”。

  二、舉譬喻。

  如:有人要說明什麼是“太陽”,就說:“太陽”像一顆“火球”,高挂在天空中燃燒。這時,此人並沒有指出“太陽”實際的例子,而是用別的相似的現象來說明,這就是舉譬喻。又如,有人說:他智慧如太陽。這時,此人也沒有說明此人所說的他,是如何運用或展現其智慧,只是用太陽來譬喻。

  叁、舉喻言故事。

  “喻言故事”可以分爲兩類:

  1、是依實際發生的故事,如實引用爲喻言故事。

  2、非依實際發生的故事,而是自己編的故事。

  我們要知道,佛陀所說的喻言故事,都是依實際有發生過的故事,引用爲喻言故事。我們也要學習佛陀在引喻言故事時,要依實際真實發生的故事,而不可以自己編故事。因爲,自己編的故事,有時會錯亂因果,或重報者說輕,輕報者說重,就會造成誹謗因果。我們回到經文來說明。

  《金剛經》中說:“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是屬于“舉例”,而非屬于“舉喻”,亦非屬于“舉喻言故事”。

  我們在讀經時,看到“舉例”,當如何深入理解呢?就以《金剛經》這個經文爲例子。我們理解時應知道,“人身長大”,只是佛陀用來說明“一切法”中的一個例子,而非是說明“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因此,如果我們要深入體會,就要將例子代入經文而變成:

  “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當我們在理解經文時,一定要能照見實際的例子,否則,不算正解佛經的經義。因此,如果有人看到經文,依他個人理解的結果,在實際上根本找不到那種例子的現象或道理,就知道他理解有誤。

  例如,有人說:“佛教認爲每個人都會輪回。”這時,正信的佛教徒就應問:“如果每個人都一定會輪回,輪回就是應該的了,爲什麼佛陀還會教我們解脫輪回,停止輪回的方法呢?因此可知,您說的是錯的。”

  因此,依我對“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爲非大身,是名大身”這句話的理解是:當如來說:“此人身體高大”,就是要了解在什麼情況下不算是“此人身體高大”,因此之故才能正確了解如來是依什麼情況之下來說:“此人身體高大””。

  觀察了一個例子之後,我們回到原經文來理解“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謂“這個道理、現象”,就是要了解在什麼情況下不會是“這樣的道理、現象”,因此之故,才能正確了解什麼叫“這個道理、現象”。

  又廣一些來理解就是:所謂“所有的道理及現象”,就是要了解“這所有的道理及現象”,在什麼情況下不會是“這樣的道理及現象”,因此之故才能說,了解了“所有的道理及現象”。

  當然,這是在我的理解下所解釋的道理。您們也可以深入觀察,只要您的理解是如實的,也是可以通的。只要是永遠正確可以用的,那就對了,也算是所有正確的理解之一。

  【經文】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爲非大身,是名大身。”

  【釋經】須菩提報告自己的理解後說:“世尊!當如來說“有人身體高大”,則我理解爲,只有當知道什麼情況下不算是身體高大,才能稱爲了解佛陀是在…

《《金剛經》講解 中 (慧祥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