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释经】为什么如此说呢?须菩提!实际上并不存在有某一个现象或方法,一定会让人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的现象或方法。
【说明】
一个人要不要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其实可以有理由,也可以不需要理由的。
当一个想要觉有情的菩萨,如果以为某一个法(现象或方法)一定会让人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那是妄想、邪见。又当一个想要觉有情的菩萨,如果以为一定没有任何法(现象或方法),可以让人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那也是妄想、邪见。
正因为如此,任何众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或不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在帮助众生,给他因缘来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时,我们别以为是我们帮他的,而是他自己愿意而已。
正因为如此,当有任一众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之后,要不要坚固不退,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也是这众生自己愿意,所以,才能坚持到最后成就。
虽然如此,如果没有人说明、鼓励,则众生又很难自己会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所以,我们愿意作为众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助缘。
因此,当我们给众生助缘,这时众生因此而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并且因此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这时我们别以为是我们帮助他们发心的,别以为是我们度他们成佛的,其实,都是他们自己发心,自己度自己的。
也因此,《金刚经》教我们,要如何降伏菩提心的障碍,要如何让我们的菩提心坚固,安住如金刚一样不会被破坏,就是要自己发愿:“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释经】须菩提!您意下如何呢?释迦如来过去在燃灯佛的时代,燃灯佛有传了什么法,让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吗?
【经文】“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经】须菩提回答说:“没有啊!世尊!如果依我对佛陀所说的道理来理解,佛陀您在燃灯佛的时代,燃灯佛并没有传什么法,让您因此而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
【经文】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释经】佛陀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实际上燃灯佛并没有传什么法给我,好让我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如果实际上燃灯佛有传什么法给我,好让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话,那燃灯佛就不会对我授记说:“您如此修行,在未来世时,应当可以作佛,名号是释迦牟尼。”实际上,燃灯佛并没有传什么得以让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法,所以燃灯佛才会对我授记说:“您如此地修行,在未来世应当可以成佛,名号叫释迦牟尼。”。”
【说明】
众佛友当知,如果释迦菩萨在燃灯佛时代,燃灯佛真的有从燃灯佛处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的话,那释迦菩萨于当时就应叫释迦佛了。则燃灯佛,就不需要说您将来会成佛,叫释迦牟尼。正因为释迦佛根本就不可能从任何佛或任何人处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都是自修自度的,所以燃灯佛才会说您如此修于未来就可以成佛了。
【经文】“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释经】什么缘故如此说呢?“如来”一词,就是“一切诸法都是如上所说那样”的道理。如果有人说:释迦如来在燃灯佛处得到什么法,因此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际上燃灯佛并没有传什么法给释迦佛,好让释迦佛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释迦如来得以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在修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法,一定可以有效让释迦如来成佛,也没有任何一法,一定不可以让释迦如来成佛。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释迦如来说:一切法都可以用来做为成佛的助缘。
【经文】“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释经】须菩提!我所说的“一切法都可以用来做为成佛的助缘”的意思,就是您要知道这一切法“如何运用则不能让自己成佛”,因此,才能称为“知道如何善用一切法来让自己成佛。”
好了!下课。祈愿大家都能善用一切法来帮助自己成佛。
(注:已经慧祥法师初次校正。)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三讲
主讲:释慧祥
日期:2006年04月30日
讲别:第三十三讲
请大家合掌。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并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请放掌。
【经文】“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释经】“须菩提!譬如有人身体高大。”
【说明】佛陀在说这譬如之前,正说明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此,引一个例子来说明,也是要我们去观察更多的例子。我现在先来说明“举例”、“举譬喻”、“喻言故事”三个词的不同。
一、举例。
如:有人要说明什么是“恒星”,就说譬如:“太阳”就是恒星之一。又如:有人要说明什么是“马”,就指着一匹马说:这就是马。又如:佛陀为了说明什么叫“识”,就在《首楞严经》中说:“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键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CBETA,T19,no.945,p.119,a8~10)。如此种种,为了说明“该现象”,所以指出“该现象”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实际的例子来让我们知道者,名为“举例”。
二、举譬喻。
如:有人要说明什么是“太阳”,就说:“太阳”像一颗“火球”,高挂在天空中燃烧。这时,此人并没有指出“太阳”实际的例子,而是用别的相似的现象来说明,这就是举譬喻。又如,有人说:他智慧如太阳。这时,此人也没有说明此人所说的他,是如何运用或展现其智慧,只是用太阳来譬喻。
三、举喻言故事。
“喻言故事”可以分为两类:
1、是依实际发生的故事,如实引用为喻言故事。
2、非依实际发生的故事,而是自己编的故事。
我们要知道,佛陀所说的喻言故事,都是依实际有发生过的故事,引用为喻言故事。我们也要学习佛陀在引喻言故事时,要依实际真实发生的故事,而不可以自己编故事。因为,自己编的故事,有时会错乱因果,或重报者说轻,轻报者说重,就会造成诽谤因果。我们回到经文来说明。
《金刚经》中说:“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是属于“举例”,而非属于“举喻”,亦非属于“举喻言故事”。
我们在读经时,看到“举例”,当如何深入理解呢?就以《金刚经》这个经文为例子。我们理解时应知道,“人身长大”,只是佛陀用来说明“一切法”中的一个例子,而非是说明“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因此,如果我们要深入体会,就要将例子代入经文而变成:
“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当我们在理解经文时,一定要能照见实际的例子,否则,不算正解佛经的经义。因此,如果有人看到经文,依他个人理解的结果,在实际上根本找不到那种例子的现象或道理,就知道他理解有误。
例如,有人说:“佛教认为每个人都会轮回。”这时,正信的佛教徒就应问:“如果每个人都一定会轮回,轮回就是应该的了,为什么佛陀还会教我们解脱轮回,停止轮回的方法呢?因此可知,您说的是错的。”
因此,依我对“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这句话的理解是:当如来说:“此人身体高大”,就是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不算是“此人身体高大”,因此之故才能正确了解如来是依什么情况之下来说:“此人身体高大””。
观察了一个例子之后,我们回到原经文来理解“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所谓“这个道理、现象”,就是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不会是“这样的道理、现象”,因此之故,才能正确了解什么叫“这个道理、现象”。
又广一些来理解就是:所谓“所有的道理及现象”,就是要了解“这所有的道理及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不会是“这样的道理及现象”,因此之故才能说,了解了“所有的道理及现象”。
当然,这是在我的理解下所解释的道理。您们也可以深入观察,只要您的理解是如实的,也是可以通的。只要是永远正确可以用的,那就对了,也算是所有正确的理解之一。
【经文】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释经】须菩提报告自己的理解后说:“世尊!当如来说“有人身体高大”,则我理解为,只有当知道什么情况下不算是身体高大,才能称为了解佛陀是在…
《《金刚经》讲解 中 (慧祥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