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索達吉堪布 講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上師瑜伽。

  前兩天舉行了“紀念法王如意寶圓寂叁周年”法會,在法會期間,大家都誠心地祈禱上師,念誦《上師供儀軌》,通過金剛薩埵修法來進行忏悔,每個人應該都念了四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對自相續有一定的淨化作用。過兩天我准備傳講《聞解脫》,也就是《六中陰引導文》,修這種密法,上師瑜伽是不可或缺的。當然,不僅修密法需要上師瑜伽,修持任何一種法,包括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皈依、發心等,都離不開上師瑜伽,它既可以列爲前行,也可以列入正行當中。

  對每個人來講,修行必須依靠一種特殊的加持,如果不講究這些,佛教完全是理論的話,那就成了一種學術研究。雖然世人認爲這種治學精神很有意義,但真正的佛教,既要講理性,也要講感性。假如不懂道理全憑信心,就像某些偏僻地方的迷信一樣,相續中不一定産生穩固的定解;若全靠分別念推測而不講信心加持,則已經失去了佛教徒的身份。因此,理性和感性這兩者,在修行中都不可缺少。

  現在很多人希望通過密宗、禅宗的修行認識心的本性,這首先需要上師的加持。有偈頌雲:“從功德上講,上師與佛沒有差別;但從恩德上而言,上師超過了一切諸佛。”往昔有不計其數的諸佛轉*輪度化衆生,然我們未曾得以調化,而今上師依靠善巧方便的慈悲攝受,在我們相續中播下了解脫的種子,並使之逐漸成熟,只要有信心,即生成就已穩操勝券。故從恩德上講,不管藏傳佛教還是其他傳承,上師的確超過了一切,甚至超過了本尊。

  這一點,在印度佛教曆史上也能得以證明。以前馬爾巴羅紮通過祈禱,見到上師那若巴,同時也現見了喜金剛本尊壇城。當時馬爾巴羅紮選擇向本尊頂禮,而沒有在上師面前求悉地。以這種緣起,他的解脫成就因此而拖延,沒有獲得即生成佛,盡管他的法脈綿綿相傳,但他的子系傳承卻從此間斷。

  藏傳佛教的曆史也是這樣。曼達熱哇祈求蓮花生大師時,現前了普巴金剛(金剛橛)的壇城,他選擇在本尊面前求悉地,而沒有向上師求取。以此緣起,蓮花生大師的意傳加持,直接賜予空行母益西措嘉,曼達熱哇並沒有得到。

  從這些文字記載來看,修本尊與修上師比起來,上師的加持更爲殊勝。也可以說,我們的成就與上師的加持是離不開的,任何一個開悟、任何一種境界,完全依靠上師而獲得。

  另外,成就的印證也離不開上師。漢傳佛教的永嘉禅師,原名玄覺,後以祖籍永嘉得名。他年輕時在善知識面前聽聞過一些佛法,精通天臺宗的止觀法要,後來研讀《無垢稱經》(即《維摩诘經》),明白了心地法門,證悟了心的本性。有一次,六祖大師的弟子玄策禅師來訪,和他交談的過程中,發現他談的道理與過去祖師所說相合,以爲他是自己本宗的人,于是問:“你的師父是誰?在哪裏得的法?”他說:“我以前學過很多法門,但真正的開悟,是依靠自己讀誦《維摩诘經》。”玄策禅師又問:“你是哪一位上師印證的?”“我沒有上師印證。”玄策禅師說:“佛陀在世時,應由佛陀來印證;佛陀涅槃之後,若沒有師父給你印證,這都叫做天然外道(順世外道),不是佛教。”永嘉禅師一聽,馬上說:“那請你給我印證。”玄策禅師回答:“我不夠資格,你最好到六祖那裏去。”于是永嘉禅師前往曹溪求取印證,並終獲六祖認可,留下了“一宿覺”的千古美談。這段經曆在《壇經》中有記載,以前宣化上人在美國叁藩市宣講時,也講得比較詳細。

  有些人認爲:“在四皈依(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中,皈依上師放在首位,上師的地位比佛還高,這是藏傳佛教的獨特做法。”我個人並不這樣認爲,凡是學禅宗的人都知道永嘉禅師,從他的公案也可以看出,證悟必須依靠上師來印證。所以上師的地位到底如何?由此也可見一斑。

  漢傳佛教中還有一個故事:過去有個老太太,她很想用功,于是請寺裏的方丈開示她。但過去的方丈不是隨便可以見的,要先禀告客堂,客堂轉告侍者,侍者再去報告方丈,過了一道一道的關之後,才可以拜見。當時方丈的法務比較繁忙,侍者轉告老太太的話之後,方丈說了句:“隨緣而去!”那個老太太聽後,覺得方丈給她傳了很殊勝的法,就一天到晚“隨緣而去”,把這當作念念不忘的課誦。(這與藏傳佛教中“貧婦依狗牙成佛”的故事比較像。)結果她的外孫掉到河裏了,人家跟她講,她也“隨緣而去”;自己的房子著火了,她也“隨緣而去”。後來通過上師的加持,她開悟了。曆史上確實發生過這樣的事,現在的本煥老和尚,在禅堂裏有時候也講這個公案。

  所以,密宗的上師相應法,上師與弟子之間的耳傳、表示傳等,應該說與漢傳佛教的禅宗相同。按照某些人的觀點,如果顯宗非要次第經過五道十地才能成就,那六祖依靠五祖的加持及表示而頓悟,恐怕也無法自圓其說。故而,大家不要認爲“上師超過一切”是藏傳佛教的獨門修法,藏傳佛教只不過是文字和儀軌不同而已,宗旨上與漢傳佛教無絲毫差別。

  大家平時在修行中,一定要祈禱自己的上師。學什麼宗派都沒關系,最主要的是有信心,這種信心則依靠上師而産生,若對上師沒有信心,開悟、證悟非常困難。前輩高僧大德也說過:“諸佛菩薩相當于陽光,我們的相續好比絨草,絨草放在陽光下,假如沒有取火鏡,永遠不可能燒起來。而一旦有了取火鏡,絨草便會熊熊燃燒。同樣的道理,要想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陽光,必須依賴于上師的取火鏡,否則,獲得成就十分困難。”因此,上師的加持及對上師的信心,是證悟心性最關鍵的一環。

  經論中也說:“通達勝義俱生智慧,必須依靠積累資糧、淨除罪障、具證上師的加持,除此叁者之外,若欲尋覓其他方法,則是一種愚者之舉。”所以,若想證悟勝義空性,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什麼?就是在修行過程中,盡量忏悔無始以來的業障,多積累善根資糧,不斷祈禱上師的加持。

  在祈禱上師的時候,應視上師與真佛無二無別。什麼時候有了這種定解,什麼時候你就有了證悟的機會。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假上師,把他們看作與佛無別,恐怕是不現實的。但真正的具相上師與佛等同,這在顯密經論中都可以成立。比如,顯宗從不了義的角度來講,承認上師是佛陀的化身,《大鼓經》中雲:“阿難莫哀傷,阿難莫哭泣,我于未來時,化爲善知識,利益汝等衆。”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臨近涅槃時,阿難等有緣弟子泣不成聲,此時佛陀安慰道:“你們不要痛哭傷心,我將來會化現爲善知識,以此方式來度化你們。”《殊勝等持經》(《殊勝等持經》雲:“善男子,末法之時,我化現爲善知識宣說此等持法門,是故善知識乃汝之本師,直至菩提果之間當依止且恭敬承侍。”)、《頂寶龍王請問經》(《頂寶龍王請問經》雲:“天子,若依止善知識恭敬承侍,則親睹一切如來清淨刹土,獲得殊勝大悲等持,不離智慧波羅蜜多,令一切衆生圓滿成熟,圓滿一切所願)等經典中,也說上師就是佛陀的化身。從了義的角度而言,上師所證悟的明空無二的法界本體,正是十方諸佛的法身。因此,不管從了義、不了義的角度來講,上師與佛的色身和法身無二無別。

  若把上師視爲真佛,將會獲得不可思議的加持。在印度曆史上,龍猛菩薩丟了一把鼻涕,他的弟子龍菩提全部拾起來吃了,依此而獲得殊勝成就。藏傳佛教中,霞葉瓦尊者承事金厄瓦格西時,一切內外事務皆是他一人承擔,從來沒有修法的機會,但他堅信:恭敬承事上師,就是最殊勝的修法。有一次,他走到第叁級臺階時,依靠上師的加持,倏然證悟了心的本性。所以大家要從內心深處多祈禱上師,現在有一種“喇嘛欽”的音樂,你們一邊聽,一邊以大信心祈禱上師,應該會有開悟的機會。

  前段時間,《入行論》中也提過,如來芽尊者就是思念上師而開悟的。還有一位釀·尼瑪哦熱(日光)尊者,也是藏傳佛教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閉關叁年專修“上師叁身總集法”,通過信心現見了蓮花生大士,又照見了空行母益西措嘉,最後前往清淨刹土。此外,智悲光尊者二十八歲到各地閉關,後在青普神山的山洞裏修行時,所得的驗相、證悟的境界不可勝數,而其中最爲殊勝的,就是通過祈禱無垢光尊者,先後叁次得到尊者以智慧身進行攝受。上師如意寶也是誠心祈禱麥彭仁波切,得到麥彭仁波切的智慧身攝受之後,獲得開悟,弘法利生事業勢不可擋。在藏傳佛教中,這樣的曆史非常多。

  作爲傳承弟子,在所有的修法中,我們要把上師瑜伽放在首位,無論白天也好、晚上也好,經常祈禱自己的上師。當然,祈禱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大圓滿前行》中的儀軌,是以蓮花生大士爲根本上師來修持;還有一些別的法門,把根本上師觀爲其他形象……。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上師如意寶親自造的一個非常簡短的上師瑜伽——《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我以前看過不少上師瑜伽,其中的念誦和修法比較複雜,現在末法時代的人這麼懶惰,工作這麼忙,生活上有許多安排不過來的瑣事,爲了照顧他們,上師如意寶賜予的上師瑜伽也非常簡略。希望大家,包括學習《入行論》的各大教派的弟子們,平時能夠經常修持。

  在座的有些人有緣親見過法王如意寶,並得受了殊勝的灌頂和教言;有些人只聽過他老人家的名號;有些連名號也不一定聽過,但不管怎麼樣,只要有信心,加持的力量不會有絲毫影響。誠如智悲光尊者一樣,他依憑對無垢光尊者的無上信心,二者雖然相隔了上百年,但仍能得到尊者的慈悲攝受。因此,我非常希望凡是聽受《入行論》及其他論典的道友,一定要好好祈禱上師如意寶。

  上師如意寶是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是叁寶的根本,是叁根本的本體。任何一個人只要誠心祈禱,上師就像如意寶一樣,定會賜予種種所欲。我本人今天有機會給大家傳授佛法,…

《上師瑜伽速賜加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君主法規論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