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8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給大家講欣賞轉爲道用:
美名遠揚衆人敬,亦獲財如多聞子,然見世福無實義,毫無傲慢佛子行。
就是種姓高貴、地位顯赫、美名遠揚,自己擁有屬于世間的一些名聞利養等福報的時候都不生起傲慢心,反而一切都觀爲無常,都觀爲不淨。屬于世間的任何一個法,地位、聲譽、財富、權利、勢力,從因的角度來講,從果的角度來講,都是有漏的,都是不淨的、都是無常的,所以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大家一定要明白諸法的本性。
對世間的這些福報,我們可以從叁個方面進行思維觀察。第一個,我們擁有世間這些福報的時候,不應該生起傲慢心,不應該高興。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都是自找的。現在正在享受的這些就是在消耗我們自己以前積累的一些福報。它就像個漏的水池一樣,裏面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水,然後還漏著,很快就會漏盡的,並不是什麼好事。所以也沒什麼可高興的,這個時候應該更加謹慎,應該更加小心翼翼,應該想盡辦法將它轉爲道用,或者用這些世間的財富再次地積累福報。要不然的話,很快就會窮盡,以後我們感受的只有痛苦,不會有絲毫的快樂。這也是一個很可怕的事,大家一定要注意。不應該因爲這個而驕傲,覺得自己了不起,甚至去輕視別人,去欺侮別人。這是從第一個方面來思維觀察。
第二個,這些財富、名聲、地位、權利等等世間的福報,從本質的角度來思維觀察的話,都是有漏的,都是無常的,都是不淨的,這些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痛苦。所以它們的本質也是痛苦的。現在有的人雖然有錢,但是他更有煩惱;有的人雖然有權利,但是他更有壓力。世間的這些福報,名聞利養,沒有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反而給自己帶來很多的災禍與麻煩,帶來很多的煩惱與痛苦。從因的角度來思維觀察的話,這也是一種不淨,也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無常;從果的角度來思維觀察的話,同樣也離不開痛苦的本性,超不出痛苦的範圍。因而從事實的真相、真理來思維觀察的話,都沒有什麼可貪著的,沒有什麼可貪戀的,也沒有什麼可傲慢的,沒有什麼可了不起的。
第叁個,對一個修行人來說,若是沒有看破放下的話,這些名聲、財物並不是什麼好東西,也許是一種障礙,會影響我們的修行。有的人沒有發財之前,他們也信佛,也很精進。後來通過一些手段賺錢了,發財了,就開始去玩、去樂,去享受,開始不學佛了,也不精進了。這樣財富就變成今生解脫最大的障礙了。有的人沒有名氣的時候,很堅信,也很精進,後來通過一些渠道,出名了,成爲明星了,然後開始去享受這些,執著這些,去做一些無聊的事情,也不學佛了,也沒有信心了。有的人沒有權力、地位的時候信佛信得很好,後來有地位,有權力了,連做人的標准都沒有了,然後開始造業了。最後不但不學佛,甚至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了。這樣的人也有。所以對于修行人來說,若是你能將這些轉爲道用,或者能看破放下的話,對修行不會有太大的障礙,否則對修行來說有一定的障礙。所以,對于一個修行人來說,這不一定是什麼好東西,並不是什麼好事。所以也沒有什麼可貪著的,也沒有什麼可驕傲的,也沒有什麼可執著的。大家要從各個角度來思維觀察,然後去了解、去理解,這樣對這些道理也會生起一種甚深的體會和感受。否則很難理解,很難領悟。這是很好的一種方法,一種修行竅訣。大家一定要牢記在心裏!
嗔境轉爲道用。
自嗔心敵若未降,降伏外敵反增強。故以慈悲之軍隊,調服自心佛子行。
我們作爲一個修行人,作爲一個菩薩,要想降伏敵人,要從心地下手。因爲所有的敵人、仇人都是從自心的煩惱産生的。若是自己沒有煩惱,就不會有敵人,也不會有仇人。所以若想降伏這些敵人,一定要從心地下手,把自己的心調伏好,通過正知正念來降伏自心的煩惱,最後才能消滅所有的敵人、仇人。但凡夫與此相反。他們降伏敵人的時候,從外在的敵人下手,想一個個地消滅。這樣不會有結束的時候。外在的敵人你越想消滅他,他就會越增長。比如說有一個仇人,你想盡辦法消滅他,但是他還有很多親朋好友,有好多好多子子孫孫,你若是一個個地去消滅的話,無法能夠完成,也不會有結束的時候。那怎麼辦啊?消滅敵人最最殊勝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從自心下功夫。先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這些煩惱沒有了,外在的這些敵人、仇人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
佛講過,都是唯心所現,都是自己的心創造的,沒有別的。所以要調伏自己的心,要觀察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清淨了,處處都清淨;自己的心平和了,處處都平和。若是自己的心沒有清淨,到處都是不清淨的,到處都是不平靜的,所以主要是自己的心。最好都要觀爲清淨,都要觀爲圓滿。尤其是我們作爲金剛弟子,應該處處觀爲淨土,人人觀爲菩薩、佛或者是勇士勇母。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我們都是修金剛乘的金剛弟子,修金剛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五種圓滿。住處圓滿觀爲清淨刹土;本師圓滿觀爲佛陀;眷屬圓滿,所有周圍的這些人,甚至所有的衆生都要觀爲清淨,觀爲勇士勇母,空行空行母,菩薩菩薩母,男女本尊。時間圓滿,本來常有的相續輪。法圓滿,大乘法、大圓滿法。這就是五種圓滿。我們應該觀五種圓滿。一切都觀爲清淨。這就是大光明的境界。
從大光明的境界來思維觀察的話,處處都是淨土,人人都是佛。所以沒有親敵的分別,一切都是平等的。在大光明的境界裏就是這樣講。我們作爲大乘修行人,尤其是作爲金剛弟子,應該這樣對待,應該這樣觀想。從慈悲心的角度來講,所有的衆生都是我們夙世的父母,也是夙世的兒女,都是平等的。我們發慈悲心的時候怎麼發呢?從慈悲心、菩提心的角度來思維觀察的話也是,都是平等的,沒有親敵的分別。我們現在有敵人,有親人,這是我們的分別,我們的執著,這都是非理作意,不是事實真相。這都是我們自己的錯誤,自己的業障,所以要改變。一切平等對待,一切觀爲清淨,這是最最究竟的。然後處處都是好處,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這個時候,我們故意讓心生起煩惱也無法生起。就要達到這樣的境界。
貪境轉爲道用:
一切妙欲如鹽水,愈享受之愈增貪,令生貪戀諸事物,即刻放棄佛子行。
人沒有滿足的時候。世間這些美妙的色法、動聽的聲音,芬芳的香味,可口的味道,柔軟的衣物,如同爲了解渴喝鹽水一樣,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這些五欲妙樂是越享受越想享受,越享受貪心就越增長。不會有滿足的時候,也不會有結束的時候。所以大家最好看破放下,若是實在沒有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也要控製,不要讓它自由發展。的確是這樣的,人沒有滿足的時候,欲望越高,失望就越大。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家庭條件跟以前比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人們的欲望越來越增長。現在人們的內心都很痛苦,沒有絲毫的安樂,大部分人都處在生不如死的狀態。因爲什麼呢?就是我們追求的東西越來越多了,欲望越來越高了,達不到自己的欲望,心裏就煩惱痛苦。
人就是這樣,沒錢的時候就想,有一百元就夠用了,可以這樣花那樣花,而且還可以留一部分。真有了一百元錢,欲望又高了,覺得根本不夠用,有一千元夠用了。然後又開始計劃了,一、兩百買這個,買那個,再留點就夠用了。真有了一千塊錢又開始不夠用了,欲望又高了。這個時候就開始考慮有一萬塊錢就夠用了;但是,一旦有一萬了就想有十萬;有十萬了就想有一百萬;有一百萬了就想有一千萬;有一千萬了就想有一億;有一億了就想有十億、二十億、叁十億,然後就想有一百億……沒有止境。人的欲望就是這樣。世間的這些妙樂、福報都是一樣,越享受貪心就會越增加。人心貪得無厭,沒有止境,沒有滿足的時候。
我們現在通過修行,最好要看破、看明白、看透世間這些緣法的本性,然後才能放下。這是最最究竟的方法。若是實在不行,我們就通過觀不淨,或者其他的一些修法,暫時能夠控製住也可以,別讓它自由的發展,否則非常可怕。如果有一天爲了滿足自己的一些願望,一些欲望,肯定會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包括今生解脫的機會。真的,這個非常非常可怕,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們經常講不能逃避,但是實在不行,你可以暫時控製、回避一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方法,這個非常重要。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貪著的,沒有什麼可貪戀的。諸法的本性就是不淨的,就是痛苦的,我們現在就是愚癡顛倒,不懂諸法的事實真相,然後開始執著,把假當成真,把苦當成樂。現在我們所認爲的快樂,所享受的快樂,並不是什麼快樂,這本身就是痛苦,統統都是痛苦。都是假象,沒有實有,沒有真有。但是我們還沒有認識到,都當成實有,當成真有,然後去執著,去牽挂,放不下。所以我們總是有煩惱,總是有痛苦。
大家一定要明白《佛子行叁十七頌》裏講的這些道理,特別是要明白將逆境、順境轉爲道用的這些善巧、竅訣。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要將它們轉爲道用,不能在這上面失敗。尤其是在順境當中,我們很容易失敗,而且還很難發現。有一點點修行的人,在逆境當中他能夠掌握一些,即便是失敗了也容易發現。但是在順境當中呢,處處都是一些助緣,一些幫助,甚至是周圍的人對自己的一些關照,或者表揚,這個時候我們心裏高興,或者動心,然後開始執著。這樣容易失敗,而且很難發現,我最害怕大家在順境中失敗。在逆境中也難,但是在順境中更難!很多人根本沒有發現,自己正在失敗,自己正沈迷在執著中、牢獄中、痛苦中。真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思維好、觀察好,尤其是在順境中,不要高興的太早,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當中變。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會變。壞也不可能永遠壞,好也不可能永遠好;快樂也不可能是永遠快樂,痛苦也是不可能永遠痛苦。我說的這些都是屬于世間的。
大家一定要謹慎考慮,大家一定要小心翼翼,一定要仔細觀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任何時候都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所有的這些順境逆境,所有的這些緣法都是不淨的,都是無常的,都在刹那刹那當中變!都是痛苦的,不要執著,不要讓自己沈溺在這些順緣當中。一定要把握好,以正知正念來束縛自己的相續,用正知正念來調伏自己的心態。不要因爲這些順境動心或者去執著,這樣的話你一定會上當受騙、會痛苦的、會煩惱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佛子行叁十七頌》裏講的這些道理,在表面上看簡單易懂,但是它的內容非常非常深奧,不是誰都能做到的,都是登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做到的。我們不能輕視這些,一定要重視這些。把這些作爲標准,然後來衡量自己、糾正自己、把握自己。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
對我們來說,修行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任何時候都是。其他的事情不是不重要,但是沒有比修行更重要的。所以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真的,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上師難遇今已遇,這不是一般的難!我們今生今世有這麼好的機緣,不能白白的浪費,不能錯過。一定要抓緊,不要浪費時間,不要浪費人身。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能因爲別人隨便,自己也跟著隨便。一些人不相信因果,不取舍因果的時候,我們也跟著這樣做。我們這些凡夫很多時候很容易改主意。到別的地方,接觸其他人的時候就變了。然後把上師叁寶忘了,因果也忘了,然後跟著這些人開始去造業,也不知道祈禱,也不知道取舍因果,也不知道要修行,也不知道要珍惜人身。真的,這個非常可怕,大家一定要注意。任何時候都是,不管是在寂靜處還是在別的地方,都要再叁考慮,再叁思維,要調整自己。這個非常重要!
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裏,最後祝願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回向: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佛子行叁十七頌 講記8》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