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5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是丙叁,是大士道的發心。意樂發殊勝菩提心。
無始時來慈我者,諸母若苦自何樂?是故爲度無邊衆,發菩提心佛子行。
上一講中講,在六道中只有痛苦,沒有安樂,所有屬于世間的這些快樂都是無常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不能對世間有貪念,不能對輪回有貪念,要追求解脫。只有解脫了才能得到真正無僞的功德與永恒的快樂。那麼,今天我們爲了自己能夠了脫生死,或者擺脫這些痛苦而學法修行,不是很合理。因爲我們夙世的很多父母正在六道中、在惡趣中感受著無窮無盡的痛苦。我們不能見死不救。每一個衆生都曾經當過我們的父母,而且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與恩德。所以,我們一定要考慮這些父母。
佛在經中也講過,現在我們通過教證和理證,都能夠說明這些衆生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而且不止一次地做過我們的父母。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因沒有吃的,沒有穿的而流的淚水,若是能夠積累在一起的話,比四大海還多。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僅僅轉生爲傍生或螞蟻的屍體,若是能夠堆積在一起的話,比須彌山還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是靠父母而生。這些衆生做我們父母的時候,非常慈愛地撫養我們,對我們都有無量的恩德。現在,我們和他們不同,我們得到了人身,而且聞到了佛法,還遇到了良師,我們有解脫的機會,有成佛的機緣了,但是他們卻在地獄裏感受著地獄的痛苦。
我以前也和大家講過,衆生是無量無邊的,但是地獄的衆生第一多。地獄的衆生猶如整個大地的微塵這麼多,大部分的衆生都在地獄裏,感受著地獄的痛苦。餓鬼第二多,猶如恒河沙一樣多。傍生第叁多,像漫天的大雪一樣多。傍生有海居傍生,還有隱居傍生。我們不說別的動物,光說螞蟻。僅僅在一個蟻穴裏的螞蟻,就遠遠超過了整個南瞻部洲的人數!傍生這麼多,餓鬼更多,地獄的衆生就更不用說了。天人和人就像指甲上的微塵這麼多。這樣相比,天人和人就沒有幾個了。我們很多父母衆生,連叁寶的名字都聽不到,哪有修行的機會啊!我們講人身難得的時候也講過,都是無閑暇處,根本沒有學佛的空閑,沒有學佛的機緣。我們和他們不一樣。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機緣,有這麼好的機會、條件的時候,不能忘記我們夙世的父母。若是忘記了,那太不像話了!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這些父母衆生,爲了所有的衆生發心,“爲了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而修持成佛,爲了修持成佛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跟隨我們的曆代上師們,跟隨那些諸佛菩薩們,發這樣的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我們是渴望解脫的人。我們要解脫、要成佛就要靠衆生。若是沒有衆生,我們無法能夠學法,能夠修行。若是沒有衆生,我們怎麼發出離心?怎麼發菩提心呢?若是不發菩提心,我們怎麼能成就,怎麼能成佛呢?我們能夠發這樣的心,發這樣的願,才能打開自己的心胸。這也是訓練自己這個心唯一的最殊勝的一個方法。我們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從小到大,爲什麼總是有想不開、想不通的呢?爲什麼總有煩惱、痛苦呢?不是苦就是愁。爲什麼呢?因爲都來自于自私自利、心胸狹隘;來自于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對方;來自于不會圓融,不能容納。所以總是有煩惱,有痛苦。我們想解開這個束縛,想真正讓自己的心解脫,就要發大心、發大願,發饒益衆生的心,統統忘掉我執我愛、自私自利。去掉自私自利唯一的方法是什麼?就是發菩提心!真正能夠發出菩提心,這個時候才能去掉自私自利。沒有自私自利,才沒有煩惱,才沒有痛苦。所以,如果你真心想解脫的話,必須要發菩提心。這是第二方面。
第叁方面,我們想解脫,想成佛,但是平白無故,沒有任何原因,沒有任何理由能解脫、能成佛嗎?當然不能。那怎樣才能解脫,怎樣才能成佛呢?要積累資糧!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積累資糧最最殊勝的方法是什麼?就是發菩提心!發願菩提心,發行菩提心,這樣才能快速地積累資糧。另一個方面,就是消業。我們業障深重、罪孽深重。佛在經中講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不說生生世世積累的惡業,只說今生今世所造的身口意這些惡業。若是沒有把握好,每一個起心動念都在造業啊!你認爲自己沒有造業是不是?你認爲自己很清白是不是?我們無始劫以來到現在,積累了多少惡業?如果能夠堆積的話,比須彌山還高,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了。那麼多的罪業,我們怎麼來承擔這些果報啊!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忏悔!通過忏悔能忏除這些罪業。但是忏悔要靠菩提心。
我們說金剛薩埵除障法是最最殊勝的忏悔方法,但是也得有菩提心的攝持!若是沒有菩提心攝持,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不會有太大的作用。修任何法都一樣,有了菩提心的攝持,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否則不可能。我們現在也是,天天修金剛薩埵除障法消業,天天修曼茶羅積福,天天修上師瑜伽和上師相應,但是都沒有太多的收獲,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爲什麼呢?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內心不清淨,發心不到位。沒有發菩提心,菩提心沒有發到位!所以說菩提心是修各種法唯一的條件。沒有菩提心無法能夠學佛修行,沒有菩提心無法能夠解脫成就。所以首先要發菩提心,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修二種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修世俗菩提心分二:
己一:入定修自他相換。自他相換是願菩提心的學處。
諸苦由求自樂生,圓滿正覺利他成,是故己樂與他苦,真實相換佛子行。
諸苦:所有的痛苦。我們講輪回過患的時候講過,不管是叁惡道,還是叁善道,每個衆生身心上都有難忍的、非常可怕的好多好多種痛苦。大家會找很多原因,會找好多理由:因爲環境啊,因爲周圍人的一些做法、行爲啊;或者因爲這個那個的。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與理由,統統都不是!真正的根源就是爲了自己的快樂。自私自利是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自私自利是一切坎坷挫折的理由,就是這個因緣,沒有別的。我們爲什麼要發菩提心呢?就是因爲這個。
無上正等覺圓滿的佛果是從哪裏生的?是從利益衆生的心裏生的。能夠利益衆生,之後才能成就佛果,才能圓滿。現在明白了吧?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利,一切快樂的來源是利他。所以,我們現在要自他交換,我們不能爲自己,要爲衆生。我們要爲衆生受苦,要爲衆生受累;我們要承擔衆生的痛苦,要承辦衆生的利益。這樣我們才能擺脫所有的痛苦,才能成就佛果,福德、智慧、功德才能圓滿。誰不願意自己的功德圓滿、福德圓滿、智慧圓滿、一切圓滿啊?誰不願意自覺覺他、自度度他啊?若是真心想這樣、真心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就要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一樣,都不願意感受痛苦,哪怕是一點一滴的痛苦都不願意感受。若是真心想擺脫所有的痛苦,想永恒解脫的話,就要修自他交換菩提心。這是唯一的方法。自他交換菩提心不是很容易修啊!從內心裏、從骨子裏真心想把所有的快樂、所有的順利、所有的好處都獻給別人,所有的損失、所有的傷害、所有的痛苦都拿到自己身上。這叫自他交換菩提心。尤其是遇到一些事情,遇到身體不舒服,遇到一些坎坷的時候,更要自他交換。承擔所有衆生同樣的痛苦,不僅是自己一個人的痛苦。在世界上,肯定有好多衆生都在感受同樣的痛苦。這個時候不應該逃避,不應該想自己早日解脫。我們現在都是這樣:有點什麼困難、磨難就想盡辦法盡快解決,想盡辦法盡快解脫。其實真心想發心發願的話,這個時候就應該自他交換。自己來承擔所有衆生的痛苦,讓他們解脫。
比如身體有病的時候,不應該心裏害怕。很多人都是心慌意亂的,根本想不起來菩提妙藥。其實上師善知識早就給你預備好了最最殊勝的妙藥,但是忘了,然後去采取一些其它的方式。這都不是究竟的。但凡夫就是這樣,沒辦法!這個時候你應該用菩提心妙藥,發菩提心,這樣就能徹底解決問題。曾經有好多好多這樣的公案。有的人病了,知道無法治療了,然後就到山上專門修自他交換,結果沒死又回來了。這是唯一的治療的方法!但是恐怕都做不到!
任何時候都要修自他交換。平時也是,我們呼吸,觀想呼出去的是健康給衆生,吸進來的是衆生的疾病給自己。通過呼吸來修自他交換。這也是訓練心最最殊勝的方法。我們不是要訓練心,馴服這個私心麼!就應該這樣練,最後才能成功。我們現在也不練,在這裏的時候還能聽一聽,出了這個門就想不起來。不能這樣,一定要多練。平時通過呼吸練,修自他交換菩提心。我們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遇到事情,遇到困難、坎坷、挫折了,這個時候可以修自他交換。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一些對境的時候,比如說遇到老人、病人,遇到遭受艱辛困苦的人,我們都可以修自他交換。通過這種方法才能徹底打開心胸。把狹隘的心胸打開了,才不會計較,才沒有煩惱,才不會有這麼多痛苦。否則你到哪都一樣,都痛苦。
有些人在城市裏也待不住,整天煩惱痛苦;在山上也待不住,整天煩惱痛苦。風吹了,痛苦;太陽曬了,心裏又不舒服;吃得不好,動心了,“家裏多好啊”,然後就開始想家了。在家也是這樣,在家裏條件是好一些,但是也有煩惱,整天睡不好,也是個痛苦。佛講的,人世間就是這樣痛苦,沒有一處安樂。我也經常給大家講:有錢有有錢的煩惱,沒錢有沒錢的痛苦。有家有伴也是個煩惱痛苦,沒家沒伴也是個煩惱痛苦。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任何人都有苦惱的事。若是沒有修行,沒有智慧,有錢沒錢、有權沒權、有家沒家、在山上還是在城市,在農村還是在豪華的地方,在國內在國外都一樣,就是煩惱痛苦。現在有的人在國內待不住就想出國,想盡辦法出國了,然後又覺得寂寞,都是陌生人,沒有一個親人,又待不住了,開始想回來了。我給你們講過;這個世界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快樂。若是想不開、想不通的話,再好也沒有完美,擁有得再多也不會快樂。
遭受損害轉爲道用。一共有四個。第一:
何人以大貪欲心,奪或令奪我諸財,自身受用叁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
“何人以大貪欲心”,就是自己對他人沒有絲毫的傷害,對方平白無故地,無緣無故地,沒有任何理由,以貪心通過各種手段來奪、搶、偷、打劫你的財富,所有的統統都沒有了。作爲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對這樣的人也不能生起嗔恨心。“自身受用叁世善”,還能將自身的受用,過去、現在、未來所做的功德、善根都回向給他。不但不生氣,不但不怨、不恨對方,反而還能把功德、受用都回向給他,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
都要反省,都要觀察啊,是否能做到?平白無故地來傷害我,所有的財物都被奪走了,還要將功德回向給他?有點想不通,有點想不開,是吧?按世間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最大的仇人,也是最大的一種傷害,不能這樣過去,應該追究,應該報仇。不可能不怨他,不可能不恨他。因爲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平白無故。但是按出世間的角度,按佛法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平白無故,不是無緣無故。我們都不記得自己的前世,不記得自己以前做過什麼對不起人家的事,記不得是怎樣傷害人家的。至此今生,他這樣來傷害我,肯定是有因緣的。如是因,如是果。前世肯定自己這樣對待過人家,這樣傷害過人家。這就是報應,自作自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了,不可能得豆;種豆了,不可能得瓜。根本沒有種,不可能得。肯定自己曾經做過同樣的罪業,所以今生今世就有了這個果報,所以,不是無緣無故,是有原因的。人家是來報怨的、人家是來報仇的,這個時候,我們作爲修行人不能再繼續造業,不能再繼續怨恨。若是能發這樣的菩提心的話,才能了這個緣。
所以,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有因緣的。我們按道理來講也是,不應該恨別人,自作自受嘛!按佛法的角度來講,對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說,這也並不是什麼傷害,是一種幫助。若是他不給我們製作這樣一個對境的話,我們怎麼修忍辱,怎麼消業還債啊?他這是給我們提供一個修行的機緣,他這是給我們提供一個修行的良好機會。轉爲道用嘛,這樣逆境就變成順境了,逆緣就變成順緣了,惡緣變成善緣了,障礙變成助緣,變成方便了。我們要知道,這是前世自己造的業,這個時候應該忏悔。真心的忏悔能消除業障。這是欠人家的,這就還了。都拿走,願對方滿意!嗡瑪尼呗咪吽……就完事了。
希望對方能夠受益,希望對方能夠滿意,這個債就還完了,了緣了債了。我們還可以修忍辱。修忍辱的功德多大啊!實際上,我們沒有吃虧,已經占很大的便宜了!我們修忍辱了,消業了,還債了,積福了,提高層次了,提高境界了,我們離佛不遠了,離成就不遠了。真的,對于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來說是這樣的。我這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講,從一個真正修行人的角度來講的。我們作爲佛門弟子,作爲修行人,應該把這樣的境界或者這樣的人,這樣的修法作爲榜樣,作爲目標。雖然我們現在達不到那麼高的境界,雖然現在做不到,但是我們要努力。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這是我們要達到的目標。這麼一講,你們都想通了吧?剛開始講有點想不通,有點好奇是吧?但是這麼一講,沒有什麼好奇的,是很應該,很平常的。也是一個事實真相、真理,沒有別的。
這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真正的行菩薩道。我們要真努力!不管別人怎麼樣,自己若是真心想解脫的話,我們要努力這樣做。現在是末法時期,法弱魔強,助緣少,違緣多。周圍環境,周圍接觸的人,邪知邪見特別多,惡氣特別重,魔力特別大,所以很難認識到佛法,很難真正做到這些。我們,包括我自己都一樣,很難做到,但是我們要努力。爲了衆生事實上就是爲了自己。真的太苦了,受不了啊,死了以後就更慘了。現在做爲人都這麼難,人間的苦我們都受不了,到其他的道,我們要感受惡趣的痛苦,那個時候出苦無期,沒有辦法啊!現在是唯一的機會,一定要抓住,一定要抓住!良好的機會,不要錯過,不要錯過!若是真心珍愛自己,真心想爲自己的話,就要這樣做。
今天晚上講到這裏。
功德回向: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佛子行叁十七頌 講記5》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