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萬盞法會6·開顯解脫道之發菩提心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是發菩提心。昨天給大家講的是皈依。皈依是進入佛門的標志。我們真正進入佛門以後,要選擇法門,法門有大乘和小乘,還有顯宗和密宗。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根基、因緣來選擇。我們如果是選擇大乘佛法,就要發菩提心。因爲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若是沒有發菩提心,不能進入大乘法門。現在很多人也都在學菩提心,也都在發菩提心,但是連發出這個世俗菩提心都非常難,更不用說勝義菩提心了。就像前幾天我給大家講的一樣,若是沒有基礎,或是基礎打得不牢的話,無法能夠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的基礎是四無量心,若是四無量心沒有修好,沒有修到位的話,菩提心無法能夠生起。所以首先要有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但是我們修的時候,先要修舍心。因爲若是要在相續中真正生起慈心和悲心的話,必須要依靠舍無量心,否則這個慈悲心就無法能夠生起。若是沒有慈悲心,菩提心就無法能夠生起。這都是有因果關系,都是有連貫性的。所以首先就要修舍無量心。真正要擁有舍無量心,就要靠加行,就是前幾天我們學習的四外加行。四外加行是最最重要的基礎修法。若是四外加行沒有修好,對因果、輪回這些道理沒有甚深的體會和感受,我們無法能夠生起舍無量心。這些最基本的道理真正明白了以後,我們能生起舍無量心也不難。
舍無量心就是要舍掉兩種心態:對親朋好友的貪戀心和對怨敵仇人的嗔恨心。我們很多人既然都是凡夫,就都有這種習氣,在相續中自然而然就有這種觀念。認爲這是我的親人,對我有恩,所以我就應該喜歡他,應該對他好。這種親仇愛恨的心理我們都有,所以我們首先要去掉這些想法、這些念頭。如果沒有去掉,就無法能夠平等地看待、對待衆生。有親朋好友,有怨敵仇人的分別,這不是平等心。所以對每個衆生都要平等地看待,對待。若是舍無量心沒有修好,無法能夠做到這些。舍無量心首先就是要去掉這兩種想法,去掉這兩種概念。這完全要靠對因果、輪回的學習、思維。
如果你懂得輪回,就會知道無始劫以來,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有好多生生世世,無數次地生過,無數次地死過。每一個衆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無數次地做過;每一個衆生都做過我們的仇人、敵人,無數次地做過。如果你懂得了這個道理,你深信了這個道理以後,才會生起這種平等的心。如果你認爲這是我的親人,你肯定會喜歡他,會愛他。問你原因,沒有別的回答,你肯定會說,他對我好,對我有恩,對我的幫助大。但是所有的衆生都不止一次地當過你的親人,都幫助過你,都對你有恩。你還是不相信前世。如果你相信前世,相信因果的話,就不會有這種分別。然後你認爲自己有怨敵仇人,而且非常的討厭他、恨他,甚至想傷害他,想殺了他。那我問你:爲什麼會這樣?你沒有別的回答,肯定會說:他對我不好,欺騙我,傷害我。那你現在最親、最愛、最喜歡、最舍不得的這個人也是一樣,也曾經做過你的仇人、敵人,那個時候,也不止一次地,而是無數次地欺騙過你,傷害過你。這樣平等心就出來了。
現在我們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父母、兒女。所有的衆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好吃的都給我們吃,好穿的都給我們穿,慈愛地撫養我們長大。兒女也是,所有的衆生都當過我們的兒女,不能說這是我家的,是我親生的,是我的孩子,都是你親生的。如果你是個講道理的人,那你就沒話說了。我說過,佛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都是事實,包括這些都是。爲什麼所有的衆生都要平等地看待,平等地對待?爲什麼要去幫助、利益他們呢?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要恨的話,應該對所有的衆生都一樣地恨;如果要愛,要喜歡的話,應該愛、喜歡每一個衆生。首先要平等,親、仇平等,愛、恨平等。這樣心裏的愛、恨才會消失。我跟大家講過,表面上有愛、有恨,但實際上心裏沒有愛也沒有恨,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做爲修行人,其實都是演員,我們在人生的這個舞臺上,都在演戲。我們現在演人,演好人或者壞人,演親人或者仇人,演女人或者男人,演出家人或者在家人。所以表面上、形式上、相上都有,實際上沒有。親、仇、愛、恨也沒有,這是在表法。若是你明理以後就是在表法,不明理的時候就是沈迷在那裏,在迷惑。這是大成就者,那是凡夫;這是佛,那是凡夫;這是智者,那是愚者,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別的區別。就是一個是醒過來的,一個是還沒有醒過來的。醒過來的那個明白了,知道自己在演戲,演戲的過程中什麼都有,該演什麼樣的角色,就演什麼樣的角色。上午演佛,下午可能演魔,這是給你的任務,你必須得照著去做。但演戲的過程中每個角色都不能當真,你是演員,不是真正的佛,也不是真正的魔。我們在演戲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有時候需要女人來演男人,有時候需要男人來演女人。你不是真正的男人,也不是真正的女人,你只是在演戲,就這麼個過程。我不是跟大家講過麼,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你一定要認認真真地把這場戲演下去;但是你在演戲的時候,你不能糊塗,也不能把每個角色當真,這樣你的心裏就不會有壓力,不會有障礙。
現在的演員演戲的時候,什麼樣的角色都有,有時候演愛,有時候演恨。但無論演什麼,他心裏都沒有真正的情感,他知道自己是個演員,是在演戲,所以對角色不會有太多的執著。所以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我們就是因因緣而來的。我說過,有什麼樣的緣,就結什麼樣的緣;結什麼樣的緣,就了什麼樣的緣。然而我們還應該知道,我們不是要逃避現實,但是要有所准備。若是心裏有准備了,到時候就不會糊塗,不會煩惱,不會痛苦。你知道諸法的本性是無常的,在刹那刹那當中變,隨時都有可能變化,那樣你不管是在情感上還是其它的事情上,就不會陷入到那裏去,也不可能沈迷在那裏。如果你自己心裏明白、知道了這個道理,它變,你的心也不會變,不會動。
所以說我們不是要逃避現實,而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心裏有所准備。我們逃避不了,我們總有一天都要面對死亡這個現實,但如果我們心裏有所准備就沒有事。我們真正了解了這些以後,就會知道死亡並不可怕,所有的法都是自自然然的,緣聚緣散。我和大家講過,沒有不應該的,沒有不正常的。不管你要接受的是什麼樣的現實,不管你要承擔的是什麼樣的責任,不管你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都是很應該的,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我們首先要把這兩個概念,這兩種想法,這兩種觀念舍掉。如果你明白了道理,懂得了輪回,深信了輪回,懂得了因果,深信了因果以後,很容易就能做到。否則你非常非常不容易做到,不可能做到。現在真的,人人都把慈悲挂在嘴上,他慈悲,你慈悲,某人怎樣怎樣慈悲;但是我真的有點懷疑。慈悲不容易啊!我們現在所認爲的這些慈悲,統統都不是慈悲,只是一種世間的同情,最好的也只能是同情心。因爲慈悲應該是平等的,對每個衆生都是平等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的慈悲心,才是真正的慈悲心。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慈悲心,不是佛講的慈悲心。佛講的慈悲心是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是一種無量、平等的心態。而我們現在所發的這個慈悲心是有限的,有分別的。比如對自己的父母慈悲,對別人的父母就沒有慈悲;對自己的兒女慈悲,對別人的兒女就沒有慈悲。我們做爲修行人,要處處發慈悲心,我們對那些乞丐、那些殘疾人偶爾也會生起一些慈悲心。然而,我們對那些好人,對那些有錢的人,對那些有名氣、有權力的人,對一些企業家、明星等人就生不起慈悲心,就不發慈悲心了,認爲沒有必要。
你怎麼知道沒有必要呢?他們多愚癡,多顛倒啊!他們難道不可憐嗎?他們照樣有身心上痛苦,爲什麼不要慈悲他們呢?難道他們不是我們宿世的父母,不是我們宿世的親人嗎?對他們爲什麼不發慈悲心呢?“我才不對他們發慈悲心呢,有錢人賺錢的手段那麼惡劣,有權勢的人那麼貪汙,明星那麼虛假,我恨他們。”他們越是這樣,你越應該慈悲他們。他們也是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業障牽引、控製而沒有自由。這些人正在消耗自己的福報,同時還造下了無量的業障,將來他們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所以我覺得他們更可憐,更需要我們的慈悲、救度、攝受。那些乞丐、殘疾人、窮人雖然在生活上有點困難。但是他們如果真正能夠發心發願將這些轉爲道用的話,也是消業的一種機會。他們這是業力現前,最起碼也是在消自己的宿業,了自己的宿業。我們現在用智慧之眼來看,哪個更可憐,哪個更需要慈悲呢?你不明理,看不懂,還認爲自己很有修行,慈悲心發得很不錯,心裏很驕傲似的。“我絕對沒有發錯,應該給這些人發,不應該給那些人發。”真的,統統都不是慈悲心。我們連衆生最可憐,最需要發慈悲心的地方都不明白。
愚癡顛倒,才是衆生最可憐的地方,不是因爲缺吃,少穿,沒有地方住,沒有人照顧,我們才要發慈悲心。很多人對佛講的這個道理一點都沒有弄清楚。缺吃少穿不算什麼。我說過,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我們富也不可能永遠富,窮也不可能永遠窮,我們是輪流做窮人、做富人的。今生由他來做富人,你來做窮人;但前世可能是你來做富人,他來做窮人。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這是因果。今生你還他,他再欠你,然後來世他還你,你再欠他。互相欠互相還,這叫輪回。
四無量心是慈悲心的基礎,在這方面你有一定的成就了,在這個基礎上,再建立慈悲心,那才是真正的慈悲心。佛講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四無量心是無量、無邊、無際的,不是有分別的,不是有限的。真的都要深心考慮啊!都說自己在發慈悲心,“我又在發慈悲心了。”“我現在正發菩提心呢!”發菩提心哪有那麼容易啊?若是沒有基礎,非常難;若是有基礎的話,一點點也不難。信與深信不一樣。如果因果、輪回這些道理你都弄明白了,真深信了,有什麼做不到的?都一樣麼,都是親人,也都是仇人。你現在這樣分別,都是錯誤的。如果你明白了,能從心裏做到了,在平等的前提下發慈悲心,這才是真正的慈悲。
所有的衆生,不管是人類,還是其它衆生;不管是我的親人,還是我的仇人;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在煩惱,都在痛苦。輪回確實是火坑,確實是苦海。不僅僅是自己,所有的衆生都應該能夠解脫。我現在得到人身,遇到佛法,有這個修行的機緣,和其它的衆生不一樣了。我想給予一切衆生安樂,這叫慈心;我想拔除一切衆生的痛苦,這叫悲心。從心裏有這樣的願望,有這樣的渴望,有這樣的祈求,這個時候才有慈悲心。然後你就會想,我怎麼才能給予衆生安樂,我怎麼才能拔除衆生痛苦呢?我自己現在還在輪回裏,還在苦海中,無法能夠救度他們,我要想辦法先解脫、先成佛,然後輾轉*輪,用佛法救度這些衆生。什麼是真正的幫助,真正的攝受,真正的救度衆生呢?能夠消除他們的業障,能夠斷除他們的煩惱。煩惱是所有痛苦的根,有煩惱就會造惡業,然後就會感受這些業果、痛苦,這一切的根源就是無明煩惱。我要讓他們去掉這些,讓他們開悟證悟,這樣他們才能徹底解脫,才能徹底解決所有身心上的問題。
如果你不懂佛理,你就不會這樣想。如果我要救度這些人,具體怎麼做呢?通過醫療,通過科學嗎?如果是那樣的話,你肯定會學這些,成就了以後再去救度衆生。現在雖然科學發達了,但是通過醫學、科學只能解決衆生暫時的一些痛苦,一些問題,我們的身心還是沒有解脫。如果給吃、給穿、給錢能解決問題的話,我就做一個大富翁,做一個大老板,像比爾蓋茨那樣,然後去布施。現在比爾蓋茨已經把很多財産都捐出去了,但還是有太多的問題解決不了。所以說,這都是不究竟的。那什麼是究竟的呢?就是佛法。輾轉*輪、講經說法,這樣才能斷除他們的無明愚癡,煩惱習氣,這樣才能從根裏解決所有問題。
你懂得了這些,“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這個念就來了。我成就佛果以後,才可以輾轉*輪;輾轉*輪以後,才能有我的教法,然後才能真正直接地去利益衆生。這些非常科學吧?一點點也不迷信。佛法不是迷信,我這幾天給大家講的,都是非常科學的。如果你還不明白,那就沒辦法了。爲衆生修持成佛的這個決心叫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是怎麼來的呢?我要成就佛果,爲了成佛,我得如理如法地學法修行,如理如法地去修六度萬行,這個決心就來了,這叫行菩提心。一個是爲果而發的心,一個是爲因而發的心,這是龍欽巴大士的觀點。菩提心就是這樣發出來的,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就有菩提心,無緣無故地誰想發就能發出來菩提心,不可能,那樣的話輪回早就空了。
所以,我處處都在強調加行,特別是強調四外加行。若是這些修得不紮實的話,你想修別的不會有太大的意義,可以說你的努力都是白費。我學佛修行了二十多年,將近叁十年了,我現在越來越發現四外加行的重要!若是缺少了這個,真的沒法再邁步了,沒法再往下修了。我現在話給你們講得很清楚,你們也應該聽得很明白,若再不照著去做,不依教奉行,我是真的沒辦法。將來你們墮落了,將來你們輪回了,那我在旁邊也只能是愛莫能助。飯給你們做好了,再不吃我也沒辦法了;路給你們鋪好了,再不走,那是真的沒辦法了。
還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學處,因爲時間原因,這些今天晚上不講了,但這是我體悟最深,感受最深,最重要的地方,都給你們講了。今天晚上就講到這吧,最後祝願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祝願大家早日解脫,早日成就!
共同回向: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09年萬盞法會6·開顯解脫道之發菩提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