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力量。慈悲加上力量就可以度衆生,這就是佛的本願。
那阿彌陀佛是誰?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心,他不好說我、我,他,說有這麼一尊佛,有這麼多、這麼多的願。其實是誰?其實就是釋迦牟尼佛自己,他的心願,他的世界就是他的功德所化現的,他的事業就是他的願力所顯現的。
我們每一位學佛被佛所接引攝受的,就是被釋迦牟尼佛的本願所攝受。正法的時代,我們還有機會見到佛陀,甚至見到佛的大弟子們,這些證悟者。越往末法,證悟佛法的人越來越少,能夠把佛陀的法講清楚的也越來越少,那怎麼辦?我們解脫靠什麼?靠釋迦牟尼佛的願所攝受。所以這個末法時代主要靠釋迦佛,淨土法門也要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攝受的。
蓮花生大士是釋迦佛陀轉世再來,這次化現是不通過爸爸媽媽,他是直接從蓮花裏化現出來。前面釋迦佛陀像普通人一樣的投胎、出生、學習、文武雙全,然後再對我們人産生懷疑,尋找道路,八相成道。
這一次佛陀在《涅槃經》裏就授記,八年後再一次來到這個世間。那時候顯現金剛不生不滅的示迹,同時還代表著法、報、化完全一體,而顯現了報身秘密的相,報身是不滅的,生而不滅的。所以他從法身上是阿彌陀佛,報身上是觀音菩薩, 化身上是釋迦佛陀,這樣法報化叁身一體,示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
所以我們祈禱的時候,當聖心生起的時候,蓮花生大士金剛不生不滅的力量就現前,所以佛法是隨著我們信心而顯現的。
悲心誦真言 滅卻衆生苦
《破地獄真言》,大慈大悲心,我們每個人坐在蓮花上,像觀音菩薩一樣飛到地獄門前,火燒地獄、冰凍地獄,所以一切受苦衆生都是我們的生身父母,這樣來念。
《普召請真言》,十方六道一切衆生皆赴甘露道場。我們念《普召請真言》,這手代表大悲勾,也代表幡,全部召請來。
既來道場已得解脫,佛光注照,命運已經改變了,但是來到這個道場之後,還是你自己的習氣,心中的千千結還結著。佛的力量已經改變了我們的命運,但是我們心間的習氣也要把它解開,習氣業障要把它松動,才能得根本的救度。
念《解冤結真言》的時候,每個人都觀自己的心,想我這一輩子還有沒有放不下的?這一輩子還有沒有冤家?我恨的和恨我的還有沒有?趕快結開。好像十八羅漢裏有個開心羅漢一樣,把心扒開,裏面什麼都有,裏面塞著千千萬萬的東西,心胸要像虛空,像飛機飛到雲頂上一樣,是蔚藍的,瓦藍瓦藍的,空曠曠的這樣子。
然後再改變業力,《開咽喉真言》,叁惡道最苦的,這個喉輪,不僅僅不得受用,吃不到東西,也不能發不出優美的聲音,同時這個喉嚨噴出火焰。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身口意這叁種業,口業是最容易造的,叁種業力口業是最重的,所以叁道裏的衆生常常口噴熱火。
要靠什麼來開呢?要用甘露水。這個甘露水不是平凡的物質水,我們通過物質水的觀想,要從心裏觀出水的樣子,光明濕潤,這個時候這些衆生才能用得到,物質的水它是沒有辦法受用的。所以礦泉水透明亮晶晶的,滋潤的那種,我們就觀想水的那個樣子,然後念《開咽喉真言》,這個水的光明照到衆生,衆生馬上咽喉打開,火就熄滅了。
慈悲喜舍皆平等
生命最劇烈的苦停下來了,趕快乘這個機會皈依叁寶。往劫就是因爲不懂皈依叁寶,所以才沈淪,才六道輪回的,現在苦熄下來了,首當其要就是皈依叁寶。趕快學佛,這樣才能夠了脫生死,徹底的從六道輪回當中解脫出來,所以趕快皈依叁寶。
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四衆弟子,都代表你無量劫以來的十方叁世所有的有緣衆生,在六道輪回當中的衆生,每個人都合掌誠心誠意地皈依叁寶。
佛、法、僧叁寶,佛是目標,法是達到目標的方法,僧是引導者,把佛法僧叁寶現前,給我們利益的傳播者。
我們具體怎麼做呢?要從《四無量心》開始,這四個無量心代表慈悲喜舍,一切有生命的,它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喜歡快樂,害怕痛苦。怎麼樣得到快樂呢?快樂的果是從快樂的因裏來的,所以願一切有情具足快樂和快樂的因。一切有生命特征的都怕苦,但是苦從哪裏來?苦從苦的因來,自己製造的因才會得到苦的果,所以離苦就要從因上來說。
有情除了苦和樂之外,凡夫一般的樂苦都是相對的,還要從相對的苦樂上升到無苦之樂,只有佛法才會得到無苦之樂,願有情離親疏悉平等。什麼是親疏悉平等?這個海螺是什麼顔色的?白色。不管你年紀大,年紀小,是男的還是女的,看到這個白都是一樣的,這個我們所看到的白就叫遠離親疏悉平等。佛性所展現的赤、橙、黃、綠,聽到聲音粗細,好聽不好聽,這些都是離親疏悉平等的。
就是孔夫子講的,孔子帶著弟子到後山去春遊,春花爛漫溪水奔流,然後老夫子說:“吾無隱乎爾”,什麼叫無隱乎爾?這就是遠離親疏悉平等。
這就升華到了我們所說的淨土,這個才是淨土。這個“淨”是遠離對待的,遠離二元的,不是二元對立的,這是佛性的世界。佛性的世界沒有大小,沒有內外的,沒有內和外的對立,沒有大小的對立。
這四無量心,從慈無量,悲無量,慈是予樂,悲是拔苦。喜是什麼?無苦之樂稱爲喜。舍是什麼意思?不安一法,不舍棄一法的。這種舍是舍去對立、二元的狀態,而安住于悉皆平等的佛性之中。所以生命通過慈悲喜舍,最後升華到最高的佛性狀態,所以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是我們叁界裏面大梵天的心,所以大梵天能夠統管叁界,比玉皇大帝還高。玉皇大帝是十善業的心,身不殺、盜、淫;口不惡口、绮語、兩舌;意不貪、嗔、癡。玉皇大帝他行十善就能夠升到忉俐天,第二層天,四無量心天大梵天的,最高的天。
委身菩提 斷盡魔業
除了學四無量心,再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誰的心啊?是佛的心,是一切菩薩的心。過去菩薩已發,現在菩薩當發,未來菩薩應發,這個菩提心。
我們現在發,就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去了,叫從善如流。菩提心的流,菩薩的流。身雖然是肉體的凡夫,但是心已位同聖賢,已經進入到菩薩的階級裏了,所以來認真地發。
“如昔諸善逝”,“昔”是過去的意思,“諸善逝”是所有的佛。“善逝”是佛的一個名號,過去諸佛都發這樣的心。
從皈依叁寶,發四無量心,發菩提心,我們已經成爲叁寶弟子,升華成人天增上,人天乘,是一個進步的生命,淨化的生命。進而怎麼樣?進化到究竟位,成爲菩薩。以菩提心的種,菩提道種,以後能成佛。發芽,茁壯成長,就以這個種子可以成佛,可以大加贊歎,這樣子的生命才是進步的生命。
發菩提心的人,什麼事都是從衆生的角度考慮,我的存在也是爲了衆生的存在而存在的。在這個社會上,別人就會說你:“這個人傻了、傻了,人不爲已,天誅地滅,天下碰不到這麼傻的。”所以別人也笑話你,開始遠離你。怎麼樣?“願不舍決心,委身菩提行。” 雖然你行菩薩的道的時候,受盡種種委曲,但是下一句話怎麼說?“諸佛恒提攜”,這些凡夫,這些世間的人不理解你,不跟你交往,但是佛菩薩恒提攜你。“斷盡諸魔業”,無量劫因自私自利所造作的惡業都斷除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佛菩薩是跟你在一起的,雖然你這樣做菩薩,天下人會恥笑你,甚至會欺負你,但是怎麼樣?人欺天不欺啊!佛菩薩不會欺你的。反過來,那個世間人不學這個的,只爲了自己,手段毒辣,心腸非常狠,認爲這樣子在世間他能夠立住腳。但是人怕天不怕,別人是躲著他怕他,讓他占便宜,其實怎麼樣?自己的出路都被他自己斷送掉了。
所以這段贊歎非常了不得,一開始上來就是“善得此人生”。這個“善得此人生”誰給的?爸爸媽媽給的。這樣子的人才對的起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給我們這個身體才是給著了。我們不皈依佛門,不發四無量心,不發菩提心,這個人還不知道呢?好人壞人還決定不了。皈依叁寶發四無量心,發菩提心,這不得了!即這個肉身,爸爸媽媽給的這個肉身就做菩薩了,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所以“願登地菩薩,彼願皆成就”,天下所有的發菩提心的菩薩,最後善願皆得成就,也就都得最圓滿的這樣子的生命的結果。
大智慧破無明
我們叁界的衆生都是因無明造身口意的惡業而輪回的,這個身口意的惡業,輪回到惡道也好,或者十二因緣在這個六道裏輪回也好,怎麼樣能破除?要以大智慧破除無明。無明一破,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輪回的道裏都斷掉了。
所以我們要禮贊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是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的,文殊菩薩般若體性是紅色的,阿彌陀佛是紅色的。文殊菩薩(妙吉祥菩薩)、觀世音菩薩同屬西方蓮花部的菩薩,所以文殊菩薩也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都屬于般若部,屬于懷愛部,屬于蓮花部。
文殊菩薩住在我們中國,我們中國人不僅《弟子規》要學,《綱常》這些要學,古代的傳統的這些,更主要的要學文殊菩薩大般若空性,開智慧,這樣中國才不得了,在這個世界真正的能夠有所作爲。
“嗡 阿惹巴紮那德”,這個“德德德……”就像雨打在瓦片上一樣,以檐水滴在石頭上,清水“哒哒哒……”這樣開智慧。
心安才是福
這個世間上什麼最珍貴?在阿羅漢眼裏黃金就跟牛糞一樣,在順治皇帝眼睛裏看,叫“黃金白玉非爲貴,唯有袈裟披肩難。”袈裟代表什麼?袈裟糞掃衣而已。黃金白玉非爲貴,這個屍體上剪下來的布,垃圾筒裏撿來的布,反而比那個黃金白玉還貴!爲什麼?這是一種智慧。
當人有這樣一個最對得起你自己的人生觀的時候,哇,你這個時候會心花怒放,一草一木皆是……蘇東坡說“翠竹黃花無非清淨般若”,遍見法王身,一根草而見丈六金身,于一寸草而見丈六金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潺潺溪水無非是廣長舌相,這種生命多自在啊!我們中國人說的人天合一。
所以佛法就自然而然的成爲我們地球人類最好的明燈,這時候生命的豐富,生命的財富,不僅僅局限在所謂的物質上面的成就。現在我們這個社會講和諧社會,追求幸福指數,快樂的指數從哪裏來?從你心踏實不踏實,從你的福。這種福是什麼?這種福就是如如不動稱爲福。
爲什麼大家消災免難、發財都是要求東方琉璃世界佛?東方不動的,我們師父常常說“不動尊”。不動才有福報,動來動去,分別心太多,分別心強,這人命太簿,沒福報,薄福相,不動才是尊。文殊菩薩的智慧才能真正地利益這個世間,所以文殊菩薩的刹土叫金色界。
我們現在如果心安了,往這裏一坐,蒲團上腿一盤,包得暖暖的,在這裏享受。如蓮花一般的山間,我們在這樣一個道場裏,在佛菩薩的余德的蔭庇之下,我們還有這一方土地。腳下你看這個石板地,我們這很簡陋,也沒有雕龍畫柱,這樣簡單的一個殿堂,我們坐在這裏,跟佛菩薩在一起,大家心裏很滿足的時候,這個地方變成金色界了,琉璃地、金色界、清涼地。
虔誠得救 剛強難度
《變食真言增廣加持咒》,我們念“嗡阿吽”,把它加持了之後變成法性食,變成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充滿叁千世界。
末法時代重在祈禱,“噶m巴千諾”是對賢劫行佛事業者,一切善知識的祈禱,包括我們大恩悟公上人,法王晉美彭措,等等賢劫一切行佛事業者,大悲觀世音菩薩化現在人間救苦救難的這種祈禱,本體的祈禱。“噶瑪”是事業,在五方五部佛裏面屬于北方不空成就佛,所以這樣地祈禱。
學佛對上師叁寶的一個心,有沒有變得虔誠?是非常重要的標。虔誠了,就能夠得救了。還是剛強的,那就業障很重。所以我們在祈禱的時候,質量好壞自己知道。
彙入普賢功德海
然後我們這時候觀想一切諸佛的示現都是爲了度盡衆生,所以在我們今天這裏,居無空隙,無量無邊的這些衆生,我們念《往生咒》,《往生咒》是阿彌陀佛的十二名號,這樣子以種種功德力量,讓衆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接下來把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彙入到普賢菩薩的行願大海當中去,把我們這些毫發之善,一點點發心的善,彙入到無邊無際的行願大海,佛菩薩的事業中去。
所有的這次我們朝聖的途中,所遇到的見聞隨喜的一切衆生、一切護法,以及被我們不小心傷害的衆生,一切都可以往生西方淨土去了。
我們在座的四衆弟子,曆代的宗親、累曆的父母、冤親債主,以及我們當地土地,這邊的所有的一切四生六道、九幽十類,現在可以往生淨土去了。
陰超陽泰,在座的大家都煩惱消除、智慧增長、身體健康,以及所有護持佛教的這些護法善信、護法壇越、護法菩薩、護法龍天,都能得到增上意樂、法喜充滿。
南無阿彌陀佛!
《聖地現瑞相 法施諸有情》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