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名號,也是佛法的本質,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也是佛的自受用境界,所以稱爲極樂世界。
文殊菩薩所弘揚的就是這個,所以他的般若空性就是無量光、無量壽,般若空性的覺受就是極樂的。般若空性也是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諸佛無不從此中出。
我們最幸運啊!全世界我們中國人最幸運,因爲文殊菩薩常住在我們中國,五臺山是他的司令部,另外還有一個分司令部在我們浙江天臺山石梁,現在又分一個到我們慧日寺,就是此時此刻。我們法會文殊菩薩有沒有來?肯定來了。所以所有中國人的本尊都是文殊菩薩。
《大加持雲》剛才大家讀了,意思不懂,佛法廣大高深啊!智慧很大的。梁漱溟是北京大學教授,是中國當代理學專家,理學權威啊!但是他一語驚人說我是佛教徒,我前世就是和尚,是禅師。
他從十六歲開始吃素,一輩子精進學佛。四四年的時候,有一次生病住到寺廟裏,這個廟裏就一個老和尚,他跟老和尚生活在一起四十多天。
講起善良、因果報應這些,兩人很投機。但是當他講起自己在北京大學教哲學,教印度史裏面關于佛教部分的時候,老和尚馬上臉就板起來了說:“你懂什麼佛法?竟敢胡說八道。”
梁漱溟北大教授,從小那麼大的善根,前世是和尚,從小就學佛,他講佛法還沒資格呢!梁漱溟他就說:我這一生最佩服這位老人家,他早就開悟了,他還在修,靜靜地修。我跟他講佛法,被他一頓臭罵。
現在各個大學又開始有佛學教授了,連出家人也聽他講課,書本上拿來抄抄弄弄,講起來一套一套的,最後說我不信佛的,等于誹謗佛一樣。
那梁漱溟自己還是佛教徒,還是信佛的呢!作爲專家學者還是不一樣,這面旗幟還是要由出家人來舉,還是要苦苦地修行,要有師父一代一代帶出來,這是要有印證的。
2002年我就接到過北大的、人民大學的邀請函。前兩天還接到過,是不是真的先不說,就是真的你能了生脫死嗎?你真通達了佛法的智慧嗎?學佛不是憑文憑的,學佛是要按照傳統來的。弘揚佛法可以借助現代媒體,借助現代科技都可以,但是修行要老老實實,要腳踏實地,要按傳統的來。
我對大家講的這些,大家要注意啊,學佛一定要老老實實的。老老實實地到寺廟按照傳統來學,還能學到一點真正的佛法。
金剛之語威力大
蓮花生大士這五句話是我們佛法的精髓,這五句你能理解,平時也不用念這麼多了,燒一點好吃的食物,這五句一念,哦,世界就因爲你而清淨。
“叁界清淨刹”就是般若空性啊,諸佛菩薩的本地風光。但是不懂得這個呢,就迷惑輪回,就是“叁有大悲客”,叁有輪回的可憐的衆生。
今天以這個方便的法,因爲一切衆生皆因食物而生,以這個食做一個方便,跟衆生結緣。這個食是什麼食呢?是用法性加持開光的,我們今天的食物等于是加持開光的,衆生吃了這個食物就可以解脫了,所以“以證法性力,回向無盡藏”。這個無盡藏是指極樂世界,全部都往生到諸佛清淨的極樂世界去。
所以蓮華生大士的金剛語力量很大的,這五句話是蓮華生大士他的這個法的一個核心的地方。
所以我們平時多念《心經》,多念《金剛經》,理解意思之後,《心經》、《金剛經》就可以度衆生。《往生咒》你念個幾十萬遍,念到心安住在裏面,《往生咒》就可以度衆生。念《六字大明咒》,一片慈悲啊,跟觀音菩薩一體啊,那你也可以度衆生。
你念佛號念到無量光、無量壽,契合文殊菩薩的般若空性,那你當下就已經在極樂世界了,那你應該垂手接引衆生了,所以這五句話力量很大。
淨化身心替身食
《長修回向替身朵瑪簡修儀軌》,朵瑪就是食物,用吃的食物代替我們給冤親債主還債的一種方法。平時我們就這樣修,那你身體就會越來越好。
像糖尿病是沒有特效藥的,糖尿病就是鬼神病,就是討你債的病,所以糖尿病是富貴病,吃肉吃多了,欠債欠的比較多,用這個方法可以。
高血壓、心血管毛病啊,還有很多現在所謂的沒有特效藥的病,很多的。因爲現在大概百分之七十多都是鬼神病,這個恰恰是解決鬼神病的佛給我們的一個方法,救我們的一個方法。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儀軌,有時候卻有很神奇的作用,是佛菩薩慈悲救苦救難的一個方法。
我們身心內外有很多很多衆生的,很複雜的,信息是很多的,不管你相信還是不相信。不是說大概沒文化的人身上多吧,不一定,哪怕你是大學教授可能也很多。貧民百姓身上有,爲官的,國家元首有可能也有,這個是很普遍的。
就好像每個人身上都有寄生蟲一樣,它不管你什麼身份,其他的衆生也會有。替身朵瑪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淨化身心,它很簡單,功德是一模一樣大,效果是一樣的。
今天趁這個機會多講點佛法,學佛的,平時上廟裏來,燒香磕頭的很多,但是講法的很少,所以我們盡量用這個機會多講些佛法的道理。
我們衆生佛緣已經種下去了,佛菩薩現前來接引了,很多衆生已經可以看到蓮花了,本來蓮花鋪天蓋地他也看不到,現在很多衆生可以看到了,阿彌陀佛的光明現前了。
我們來念《往生咒》,觀想我們的曆代宗親,曆生父母,累劫的冤親債主,四生六道,九幽十類一切衆生都在《往生咒》當中坐蓮花往生。
現在燥熱沒有了,身心輕松,微風徐來,諸寶行樹出微妙音,衆生聽到了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多清涼!現在有點感受到極樂世界的清涼啦!
《有情生極樂 寶刹亦清涼》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