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皮膚跟陽光還是很有關系的。
歐洲人就很喜歡曬太陽,不像我們,我們如果到那邊打一個傘或者什麼的,他們就會覺得很奇怪。他們對太陽是陶醉得不得了,沐浴在陽光之中。但是他們的皮膚經不起曬,所以西方人就發明了防曬霜,我們現在普遍用的這些,基本上是歐洲人先發明的。又要曬,皮膚又經不起曬,所以要抹防曬霜。
他們在狂歡,爲什麼狂歡呢?原來這一天是他們同性戀狂歡節。這下子見識了,平時只聽別人說同性戀、同性戀,什麼叫同性戀?不知道,那天我見識到了。我就觀察了嘛,到底有什麼特點?我以前已經有這個結論了,這一次我親自看到之後,論據就更加的充足了。
爲什麼?那一看就是個附體的相,男人眼窩黑黑的,一看就是被女鬼附體的。男的被女鬼附體了之後,雖然附著男的體。我們比個例子說,一杯水,我們人在喝的時候,那個餓鬼也想喝啊,但是它怎麼搶也搶不到,它想喝拿不到,別人喝它也搶不到,怎麼辦?想盡辦法附體,它一旦附到人體上,那你在喝水,它也就在喝水了。
但是這個女鬼它附到男人身上,你說它能不能利用這個男人的身體,好像男女在一起,它也不行。因爲我遇到過這樣子的,它還跟我要求說:“師父,你幫我一下,讓我抱她一下。”這個女鬼附在男人身上,或者男鬼附在女人身上,它想抱是抱不到的。我說:“你抱好了。”但他抱不到。後來出了什麼主意才滿它這個願,因爲它要走了,就提出最後一個要求,擁抱幾分鍾我就走。爲了讓它離開她身體,後來我們給它出了個主意,你從她身體裏出來,附在枕頭上,然後她抱著這個枕頭,那你們就擁抱了嘛。因爲我有很多這個方面的研究,就知道同性戀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這也從一個角度,一個窗口證明了西方的鬼是很多很多的,西方雖然有宗教,但是沒有超度。現在西方的社會甚至他們對上帝也不再那麼恭敬了,他們的口號是“不是上帝造了人,而是人造了上帝!”近兩百年來已經懷疑宗教了,很多人已經不太相信宗教了。本身他們的宗教就沒有超度,然後上帝在他們眼中也沒有了,他們就更不會去承認有鬼有這些東西,所以那些死掉的中陰身就特別多。
像同性戀的原理就是這樣,一個女鬼附在男的身上,又解決不了它的這種欲望,那怎麼辦?它就通過這個男人再去愛一個男人,它就可以獲得滿足。其實這個時候根本不是自己做主,完全是受控于鬼。
這次我是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滿大街都是,船上狂歡的都是女的對女的,男的對男的,阿姆斯特丹也是紅燈區最多的一個地方。
看到西方社會的那種,怎麼說呢?房子很漂亮,人打扮也很得體,他們吃的雖然簡單,但也還可以,生活的物質並不匮乏,但是精神極其空虛。整個感受下來,我覺得西方社會缺點什麼,雖然政治上面他們已經越來越趨于成熟,但是在生命的終極目標上還是大大的缺乏。
後來在阿姆斯特丹我們也去風車村,看了他們的風車,看了他們的奶牛。
熱愛自然 珍惜生命
另外一個發現就是,西方人現在學佛的因緣真的越來越成熟了。西方人研究佛教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曆史,最早研究佛教的就是德國人,所以德國人在近幾百年當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大思想家,很多是從佛教的角度研究。
西方人的這種善良又是讓我很敬佩的,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野生動物。甚至我們在阿姆斯特丹乘遊艇,阿姆斯丹又稱爲是北方的威尼斯,一個小小的城市裏面有幾百座橋梁,河水縱橫。他們的海平面很底,房子都蓋在木樁上,很多的河要比街道的水位高。阿姆斯特丹,斯特丹什麼意思呢?是水壩的意思,水壩圈出的城市,這樣的一個意思。我們在遊船上都可以看到那些鴨子,水裏的水生動物,甚至在我們的遊船上還可以看到大大的天鵝。
第二天去他們的農村,我買了面包喂鴨子的時候,鴨子來吃,烏鴉也吃來,鴿子也來吃。吃了之後很奇怪,那個鴨子一飛就飛掉了。我本來以爲是人喂的鴨子呢,後來發現不是,是野鴨。我就問他們這些動物沒有人殺它們嗎?不會有。不僅不會有,他們會主動地保護,會喂養它們。所以是家的,是野的,已經沒有區別了,都保護。
外國人不像我們中國人,如果他們聽說我們這個也吃,那個也吃,他們就會搖頭,怎麼這些東西也吃啊?像我們老鼠啊,貓啊,什麼都吃,把外國人要嚇死掉了。他對動物的這種愛心很值得我們學習,特別像我們佛教徒的精神。
離開了荷蘭,我們又來到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先去看了1956年在他們布魯塞爾召開世博會的一個紀念性建築,一個放大了一千億倍的鐵原子的模型。這麼微小的一個原子,物質的基本結構,放大一千億倍就是個龐然大物,在我們面前。
去布魯塞爾的時候也看了他們的廣場,最原始的,他們很出名的一個廣場。同時廣場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景,什麼景呢?很多人從媒體上都會了解到的,一個小孩子在撒尿,小小的。看了之後,介紹給我們說,平時呢撒出來的是水,節日的時候撒出來的是啤酒,然後大家去接啤酒喝,稱爲叫“小尿童”。接下來他們又詳細地給我介紹,廣場四周除了市政廳,他們的教堂,還有各個行業的協會。
領略西方藝術之美
我們在布魯塞爾住了一天,下站就是法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開著車,介紹的人特別提醒我們,他說:“你要看了啊,前方有一塊牌子。”在路邊上有一塊牌子,不是很大,上面有一圈星星代表歐盟,當中寫了幾個英文字母,這就是一個國家的名字。車子快速地穿過這塊牌子,告訴我們前面就是另外一個國家了。
國外,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麼標志,沒有什麼區別,最多路燈不一樣。荷蘭和比利時交界的時候他提醒我,兩國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個國家的路燈比那個國家的高一點,高一點的就是比利時的。明顯的這邊一排的路燈比較矮,那邊恍然之間立著一排很高的路燈。
我再仔細地看,高速公路的護欄有時候不一樣,有的有反光板,有的沒有反光板。有的護欄做得比較考究,是兩層的護欄,有的是單護欄。特別是法國的,中國的護欄跟法國的一模一樣,都是屬于那種單護欄。
進入法國境內之後,法國是歐洲人口比較多的一個國家,五千多萬人,五千多萬人就算比較多的了。然後到他們首都巴黎,住了兩夜叁天,到世界最著名的景點看一看,體驗一下。
第一個他們帶我去埃菲爾鐵塔,然後他問我要不要爬?這才不要爬呢,我們上海的東方明珠也比它高,我就坐在下面體驗體驗,喔,外國人多得不得了。
我在網上看到過,評選十大最失望的景點,埃菲爾鐵塔排名第一,名氣很大,但到那一看沒什麼,就一個鐵架子豎在那裏。也不是所有法國人都引以爲自豪的,世界著名的作家莫泊桑最討厭埃菲爾鐵塔,他覺得在非常古典的建築當中一個鐵架子屹立在那裏,說拉近了天與地的距離,讓那些很雄偉的建築黯然失色,這麼一個建築,不好、不好!就好像我們中國的故宮,故宮的視線範圍內不可能建高樓一樣,那會把故宮的那種雄偉壓掉,這是不符合于審美的,所以埃菲爾鐵塔很多法國人不一定喜歡的。
但是很奇怪,莫泊桑每天要到埃菲爾鐵塔的二樓去吃飯,所以別人就問他:“你不喜歡埃菲爾鐵塔,你爲什麼要到這裏吃飯?”他說:“只有坐在這裏的時候,我才看不到它。”所以不是一點點不喜歡,是非常不喜歡。《羊脂球》就是莫泊桑寫的,我們中國人都讀過他的作品。
到後來我覺得是很有道理,但是從1883年,法國人竟然用兩年的時間就造起了埃菲爾鐵塔。你就知道,我們現在建築上都屬于鋼鐵建築,現在二十一世紀了,你可以想像在1883年,在十九世紀末,法國人的工業已經這麼發達了。兩百多個工人一天工作十叁個小時到十五個小時,用了兩年時間把埃菲爾鐵塔建起來,可以知道當時它工業的發達。除了證明這一點之外,其他真的沒有什麼地方可取的,所以我也不喜歡去爬。
第二站去他們舉世聞名的盧浮宮,要看重點,他們告訴我們叁個鎮館之寶。一個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第二個就是維那斯,第叁個勝利之神,這叁個是鎮館之寶。我想了解一下埃及的文明,所以除了看這叁個之外,我又去看了埃及的“人面獅身像”,埃及金字塔比較主要的這些景點。但是那裏面收藏的藝術品太多了,所以他們跟我介紹說,如果在每件藝術品面前站一分鍾的話,把盧浮宮裏面的藏品全部看完要花一個半月時間,我們是沒有時間,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一下,一天又已經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梵爾塞宮。盧浮宮那邊住了將近五十代皇帝,梵爾賽宮裏面只住過大概叁位皇帝,雖然後來拿破侖也去維修過,但是不久就變成博物館了。在梵爾賽宮可以看他們當時的那種建築,西方的這種美學,可以看出西方在美學上的造詣確確實實是很高的。像我們東方的藝術有它的美,但是西方的也不比我們遜色,西方的如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古埃及文明,這些確確實實還是有極高的水准。
在巴黎的那兩天,我整個沈醉在這些藝術的感染力當中。然後我們又遊了巴黎的那條河——塞納河,塞納河遊艇一直折到他們的巴黎聖母院,也都是在塞納河當中看一看。
與佛結下解脫緣
走到哪裏我都是在祈禱著佛菩薩,走到哪裏也是人潮踴躍。我這個出家人不管走到哪裏,就是走到盧浮宮裏面,很多人不看藝術品就看我了,我們拍藝術品,也拍我。看這個出家人蠻稀奇,特別我穿著新做好的長衫,走路再飄一點。
有的爲了多看我,跟蹤看,這個外國人還是很喜歡看外國人的。我就一直祈禱跟我有緣的,看到我的,就跟佛結下緣了,結下解脫緣了。
這個時候我也想起佛陀曾經…
《首度歐洲行 步步鹹圓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