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仔細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許有人會這樣想:對某些人來說,前後世可能會存在;但另外一部分人未必就有前後世,因他們腦中已不存有關于自己前世的絲毫印象。這種看法毫無疑問無成立之合理理由,盡管有人暫時回憶不起來前生經曆,但通過下文即將論述的催眠試驗及回溯自己往昔經曆的做法,相信大家對回憶前世的現象將不再會感到陌生。我們不能因爲有人僅僅只能憶起前世住家的一鱗半爪,就認爲自己前世住過的屋舍壓根兒也不存在,或者就只有能回憶起來的那麼一丁點兒大。一般而言,衆生進入母胎之後,即會陷入長時間的昏迷狀態中,並因此而喪失前生記憶。如果有人要問住于母胎中之時日,則可回答說不定。普通說來,人類住胎之時間多爲九月或十月,但亦有個別長于此者。比如衆多佛經中都提到過,羅睺羅就在母親胎中住了六年之久;還有一名爲老生的比丘,因業力所感,當初也曾讓母親整整懷胎了六十年。不過,懷胎不到九個月的情況也有,此中道理下文還要宣說。
總體來看,因爲衆生業力各自不同,故顯現上的住胎時間也長短各異,唯一、永恒、通用之標准實在難以確定。與之相同,中陰境界的持續時間也因人而異,佛經中說過:中陰身可存在七天、四十九天,或者一直持續到獲得身體聚合之前。現在那些能回憶前世的人們,他們所回憶到的中陰持續時日也各不相同。
至于爲什麼有些人能憶念前世,有些人對前世卻茫然無知,這主要是因爲衆生各自的脈性及前世業力的異熟果報不同所致。若要問什麼又是異熟果報,則可以例說明:若對別人作過法布施等布施舉動,則此等行爲就可成爲將來擁有回憶前世之能力的因緣,誠如《寶鬘論》所雲:“以無垢法施,回憶諸宿世。”
下面接著闡釋第(2)部分:依靠催眠、夢之要訣回溯前世之試驗而生信。
有人很小就能回憶自己的前世,而通過催眠試驗,很多人都可清晰地回憶起平常狀態下根本想不起來的前生經曆。那麼這所謂的催眠試驗,其本體又是什麼?依靠心理學及醫學提供的理論支持,再依靠睡眠體驗,當然是指讓接受試驗者進入淺層睡眠狀態,並使其安住于這種非深度睡眠之境況下,再依靠心理醫生的提問及接受試驗者的如理回答,也就是說讓接受試驗者聽見施行催眠者的問話,並能在既非真正的酣睡、又非醒覺的狀況下,隨其提問而流轉自己的心識,最後即將今生、過去世的人生經曆像做夢一般全部顯現出來。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很類似清醒狀態下我們與別人間的問答,但又不全與醒覺雷同。催眠是一種有注意力、有接納能力的專注狀態,雖然它和睡眠一樣,周邊警覺力大幅度降低,但局部警覺力則達于巅峰狀態;而在睡眠中,局部警覺力卻處于一種渙散狀態。總之,催眠是既非清醒、亦非睡眠的另一種意識狀態。比如心理醫生提出要求說:“現在你應回複到10歲的年齡段。”接著醫生又會發問:“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然後他就會提出一大串問題:“附近都有什麼東西?房子?還有什麼?衣服又是什麼樣子?……請告訴我。”接受催眠者則對之一一作答。回答完有關10歲時候的問題,醫生接著又會提出讓接受催眠者回憶7歲、3歲,乃至漸次回溯往昔的內容、問題。醫生則在旁邊驗證說,這是今生或過去的回憶內容,現在已來到了前世生活過的某某地方等等,前世的影像此時紛然呈現。接下來,心理醫生再問有關前生的一些具體情況,接受催眠試驗者則按似夢狀態下腦海中所現出的畫面全部予以如實回答。
關于前世的回憶可分成兩種,一是深度催眠下的回憶,在這種情境下,接受催眠者可把自身的現在顯現、形象全都變成自己前世的形象。比如當他回憶到幼年境況時,其聲音也相應地變成了真正孩童的聲音,他寫出的字也與小孩的字體一模一樣。如果此人前世屬于別的民族,那麼即生當中,不管他對這種外民族的語言是如何的陌生,在催眠狀態下,他也會突然就說出這種平日怎麼也說不出來的語言。當此人感受過去生中的苦樂時,他對過去世苦樂境界的感受與現在親身體驗相同情境時的反應無有絲毫差別,所有的反應姿態、情緒等身語之行爲都表現了出來。
另一種則是淺層催眠下的回憶。這種體驗就像我們平常觀看歌舞一樣,以前的經曆同樣在心中曆曆在目、栩栩如生地映現無遺,但回憶者的身軀、情態並不會變成過去生的形狀。此時,過去所經曆的事情,一個不缺地都會重新清楚呈現。這一切都發生在內心深處,宛如夢境,不過若細推起來,此種經曆又與夢境有別。因夢乃無根由生起,而此處所謂的回憶卻屬過去生的真實經驗,只不過此時重現于心中而已。而且這種顯現只要出現過一次,不管它發生于何時,當它再度出現時,絕不會與前次有些微差異,也即是說它可不斷重複,可重複性非常明顯。假設讓兩人在同一個地方同時做一件事,然後再對他們施以催眠,並令其在催眠狀況下重新予以複述,則此二人的敘述一定會分毫不差。
由此看來,催眠術真是非常稀有的一種能幫助人回憶前世的方法。在催眠試驗中,醫生並未要求某些人回憶前世,但因緣所致,他們自己卻滔滔不絕地把催眠狀態下所回憶起的前生畫面一一訴說了出來,這種現象在催眠過程中也時有發生。說到催眠的作用,很多西方人都是把它當成治療身心疾患的一種手段,某些由于前世因緣而導致的疾病,一般的醫療措施往往對之束手無策,此時如果借助于催眠療法,這些頑疾很有可能馬上就會痊愈。有些刑偵、警察及安全機構也利用催眠這種方法偵破偷盜等案件,比如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行爲科學組自1976年起,即正式采用催眠術來調查某些經過選擇的案件,並因此而破獲了近百件棘手案件。有些受害者在遭到強盜搶劫時,由于極度恐懼,他們事後常常無法回憶起那些強盜的嘴臉。此時如果對其施以催眠,便可降低這些受害者對創傷經驗的壓抑,經由退行作用及回憶力的增加,而找到一些有用的線索。
如果要追溯催眠術的起源,則可上溯至公元18世紀的歐洲。自從法國的梅斯美爾(F.-A.Mesmer)依此方式爲人治病後,催眠術遂開始逐漸被世人了解。醫學界人士其後也對之重視有加,他們根據催眠方法發展出多種治療新思路、新方式,並建立起很多催眠治療中心。不過依據催眠使接受催眠者回憶起前生曆程的做法,卻是在數十年前才被人們認識到其潛在價值與臨床前景的。首先是心理醫生與醫學專家在一很偶然的情境下發現了催眠術新的應用領域,但他們當時並未怎麼看重這一新發現,而且不論是試驗者還是接受試驗者,在催眠術剛剛萌芽的階段,都不敢公開傳揚此事。隨著接受催眠並以之回溯前生的人越來越多,並且還有許多親見前生的接受催眠者把自己的親身經曆寫成文字、專著向社會廣爲傳播,有關新聞媒體,諸如廣播報刊等也對此事進行過廣泛報道,種種因緣促成下,借助催眠以回首往事的方法便逐漸流行于全球,據說已有一百余萬人在催眠術的幫助下回憶起了自己的前生。
不過並非所有從催眠而得的說法都完全可信,這其中的大多數都可謂言而有征,但也有少部分不符合事實,此種情況也曾屢屢出現過。
五十年代,即有科學家做過試驗,將成年人催眠,讓他們“回到”幼稚園時代,結果有些人居然能想起幼稚園的老師、還有坐在旁邊的小朋友的名字,而這些有關往昔的生活內容,他們在平時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回憶清楚。如此觀察之後,人們普遍認爲大多數催眠試驗還是可信的。
臺灣醫學專家陳勝英,早年從臺大醫學院醫科畢業後即奔赴美國田納西大學醫學院繼續深造。他原先根本就不相信什麼前生後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小時候曾聽長輩們說過這種事(指輪回),但恨死了他們用淒慘恐怖的地獄景象來嚇我;從小學到大學,我對人生充滿了疑問,但這種追求生命知識的欲望,卻很快被灌輸進來的教條式的科學認知方法所抹殺,而將輪回的說法當做一種迷信。”但通過在美國進行催眠醫療實踐,特別是在親眼目睹了大量回憶前生的事件後,現在的他已不得不接受前世存在的理論。陳先生還親自撰著了有關前後世的著作、文章,在一本名爲《生命不死——精神科醫師的前世治療報告》的書中他如是說道:“我在美國行醫治療時,曾碰到過一位患有心理恐懼症的女患者前來就醫,她是某家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員。有次與丈夫乘飛機出外旅遊,當飛機上的燈光逐漸熄滅後,整個機艙似乎一下子就變得狹窄起來,此時的飛機就像一道暗藍色的光柱飄遊在虛空之中。當這位女士見到此番景象後,不禁驚恐萬分,她的恐懼症即由此落下病根。從此以後,她怕進小房間,尤其是有床的小房間,並且不敢再乘坐飛機。對她進行催眠治療後才得知:幾千年前,她乃一國王之王妃,國王死後,人們把她也一同埋進墓穴以完成殉葬。當時埋葬她的墓穴恰爲藍色,她就在那裏被殘酷地剝奪了生命。在催眠狀態下,這位女士重新回味了一番自己被逼慘死的全過程。原因找到後,她的心理疾患遂逐漸消失。
我還診治過另一位女患者,她晚上經常失眠,還非常害怕水。對她催眠後發現,前世她曾被丈夫捆綁住雙手並與一顆大石頭拴在一起,然後又被丈夫扔進水中。在水裏被嗆住後,她根本無法正常呼吸,當時的她的確痛苦之極。幾番掙紮後,她只能無力地仰面躺在水中,正當她絕望地眼望虛空時,神識不大一會兒就飛離身體,上升到虛空之中。從空中,神識看到自己的身體正在水中沈浮……,回憶起這些往事之後,她的病苦便逐漸減輕。
還有一位女患者,她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就對丈夫生起嗔心,一見到他就想無緣無故地跟他吵架。盡管使用了很多藥物,但一點兒也不見效。正當倆人准備離婚之際,她找到我要求進行催眠治療。治療過程中我問她何以對丈夫如此嗔心大發,處于催眠狀態下的她則回答道:“前世當我6歲時,現在…
《前世今生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