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經與念佛法門

  地藏經與念佛法門

  摘自淨空法師 地藏經的啓示

  稱佛名號品教我們成佛修學最重要的方法,也正是觀經叁福末後所講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發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要發成佛的心。成佛才是自己修行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自受用圓滿,也能夠幫助九法界一切有情衆生圓成佛道;因此,這一個願心,就是觀經所講的無上菩提之心。接著,佛陀教我們深信因果,此地所講不是一般的因果,一般的因果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的因果,我們普通人都深信不疑,怎麼能教菩薩?教菩薩的因果,不是等閑的因果,實際上是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這樣的因果,許多菩薩都還不明了,還不能夠深信。從哪個地方看出來呢?從他修學的法門就能看出來。如果是真的相信,一定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大方廣佛華嚴經裏明顯的告訴我們:“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華嚴是圓教,是佛法的根本法錀。華嚴會上參與的大衆都不是普通的人物,所謂四十一位(位次、階位)法身大士。圓教菩薩從初住開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這是四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菩薩,是四十一位次。菩薩四十一個階級到什麼時候專心修持念佛法門呢?登地。從初地至等覺,總共十一個位次,菩薩修證到這個階級,對念佛之功德、念佛之殊勝,才徹底明了,才放下萬緣,一向專念。所以念佛法門不簡單。凡是聽到念佛法門就相信,就肯發心一心一意念佛,雖然不是菩薩,但是選擇的法門,用功的方法,就等于華嚴會上的地上菩薩,這很不簡單!華嚴會上這些大菩薩念什麼佛?他們都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何以見得?華嚴會上菩薩的首領是普賢菩薩,普賢是華嚴長子,文殊是華嚴庶男,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們想想,華嚴會上念什麼佛?非常明顯,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裏告訴我們,他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十大願王才圓滿的成就。由此可知,十大願王,如果不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普賢的菩薩行也不能圓滿。從這些地方,我們才真正認識西方淨土,才真正明了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如果不是深入大經大論,這一句阿彌陀佛很平常,念的人又很多,幾個人真正明白它的功德利益!這部經沒有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有它特別的用意,因爲本經提倡孝道、師道,教我們孝親、尊師,因此經上教我們念本師佛。一個人能夠尊重老師,對于老師的教誡,一定能夠依教奉行。我們念阿彌陀佛,正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世尊希望我們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因此,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本師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孝親、尊師做到了究竟圓滿。這個意思非常深,希望同修在這一部經細心的去體會。

  稱佛名號品,首先我們看到的,是地藏菩薩要給一切衆生真實的利益。經文言:“我今爲未來衆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此生死,不是指我們這個身體在六道中舍身受生,如果說的是這個生死的利益,這個利益不是大利益。此地講的生死指叁界外的變易生死。變易生死盡,就成佛。等覺菩薩還有一次的變易生死,因爲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還有一次變易,才能圓滿成佛。此經言于生死中得大利益是指這個,不是普通的境界。這也顯示觀經叁福,佛勸菩薩們深信因果的甚深義理。地藏菩薩要演說,佛當然歡迎,所以佛對他非常的贊歎。地藏菩薩教我們如何能夠斷盡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圓成佛道。他教我們念佛。菩薩略舉他自己在曆劫修行所親近的佛(老師),舉這個例子給我們作榜樣。由此我們看到地藏經的難得之處:經中教我們的修學方法,多半是非常具體,很踏實,不講不著邊際的理論,而是講日常生活之中一些瑣碎的事情。這一品旨在勸我們念佛。

  下面章節摘錄于王智隆居士《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及注釋》:

  念佛法門是一切諸佛大事因緣成辦之關鍵。此法門暢佛本懷,度生要道;轉染成淨,返妄歸真;叁根普被,利鈍全收;他力妙法,離障易行;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乃釋迦如來一代時教之全部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之大法,末世一切種種根基衆生,了生脫死之根本大法。

  《地藏經》自一開始大長者子發願,婆羅門女及光目女救母,是地藏王菩薩教導衆生、救度一切罪苦衆生的根本大法──念佛名號;稱佛名號品中更是直接開示衆生修習念佛法門;全經最後,以地藏王菩薩爲一切衆生行大利益事,給出令一切衆生最終成佛的根本大法──念佛名號。由此可知,《地藏經》真是給出了一個根本的菩提大法──念佛法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