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無量壽經簡注易解 禮供聽法 第二十六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淨空法師講述

  《解》本品經文是敘說十方的菩薩們,到極樂世界禮拜供養阿彌陀佛,及聆聽阿彌陀佛演說妙法。

  複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衆。爲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寶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布道化(1),稱贊佛土功德莊嚴。

  《解》佛又告訴阿難,他方世界那些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又能生歡喜心的菩薩們,他們希望瞻仰極樂世界的無量壽佛,都帶著香、花、幢、幡、寶蓋等禮物,來到極樂世界,以誠敬的心來供養無量壽佛,聆聽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然後回到自己的佛國,宣揚傳播,以正道教化衆生,稱贊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

  《注》

  (1)(宣布道化)“宣布”宣揚傳播,“道化”以正道來教化衆生。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解》這時世尊以偈頌的方式來贊說,頌曰。

  東方諸佛刹,數如恒河沙,恒沙菩薩衆,往禮無量壽,南西北四維,上下亦複然。鹹以尊重心,奉諸珍妙供。

  《解》這八句偈說明,到極樂世界的菩薩人數之多。東方世界的佛刹,像恒河沙數那麼多,每個佛刹又有恒河沙數那麼多的菩薩。這些菩薩都到極樂世界去禮拜、供養、聽阿彌陀佛說法。除了東方以外,還有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等九方,每一方都有恒沙數世界,每一世界都有恒沙數菩薩,他們都以真誠恭敬之心,奉持各種珍妙的物品,供養阿彌陀佛以及大會中的諸上善人。

  暢發和雅音(1),歌歎最勝尊(2),究達(3)神通慧,遊入深法門(4)。聞佛聖德名(5),安隱得大利(6),種種供養中,勤修無懈倦。觀彼殊勝刹(7),微妙難思議,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因發無上心,願速成菩提。

  《解》這一段是十方菩薩贊歎阿彌陀佛,他們發願要快速成佛。十方無量無邊的菩薩們,暢發和雅的音聲,歌頌贊歎阿彌陀佛,贊歎阿彌陀佛神通智慧究竟通達。衆生聽到彌陀的名號,都能安穩得到圓滿成佛的大利益,聽聞到聖德名之後,能于種種供養中精進的修持,沒有懈怠、厭倦之心。

  這些菩薩看到極樂世界種種殊勝美好的環境,確實感到微妙不可思議。這些都是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大衆的功德共同所莊嚴的。所以贊歎極樂世界是十方諸佛國土所不能比的。這些菩薩見了這樣微妙不可思議的盛況,因此都發了無上菩提心,都希望在這一生能夠快速圓滿成佛。

  《注》

  (1)(暢發和雅音)“暢”歡暢怡悅;“和雅音”最美好的安和雅正的音聲。

  (2)(最勝尊)指阿彌陀佛。

  (3)(究達)究竟通達。

  (4)(遊入深法門)“遊”是自在無礙;“入深法門”指阿彌陀佛透徹了解諸法實相的本源。

  (5)(聖德名)指阿彌陀佛的名號。

  (6)(大利)往生不退成佛的殊勝利益。

  (7)(殊勝刹)指極樂世界。

  應時無量尊(1),微笑現金容,光明從口出,遍照十方國。回光還繞佛,叁匝從頂入(2)。菩薩見此光,即證不退位。時會一切衆,互慶生歡喜。

  《解》這一段是說,阿彌陀佛放光利益來參訪的菩薩。正當那些菩薩發願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出微笑的金容,從口中放出光明,遍照十方諸佛刹土。光明遍照十方之後,又再回來繞佛叁圈,然後從佛頂入。這表示彌陀爲十方菩薩灌頂授記。這些菩薩見到佛的光明,立即圓證叁種不退轉的果位。當時來禮供聽法的十方菩薩們,彼此互相慶幸,生大歡喜心。

  《注》

  (1)(應時)指應菩薩贊歎所發願時。(無量尊)就是阿彌陀佛。

  (2)(從頂入)“頂”是頭頂,代表至高無上的大法。“從頂入”指從佛頂入,在這裏有灌頂授記之意。

  佛語梵雷震(1),八音(2)暢妙聲。

  《解》這二句是釋迦牟尼佛贊歎阿彌陀佛的說法音聲清淨,宏亮像雷震一樣,可遠聞十方,而且微妙圓滿,具足八音,廣爲衆生演說妙法。

  《注》

  (1)(佛語)指阿彌陀佛說法的音聲,(梵)清淨的意思。(雷震)比喻音聲能遠聞震動人心。

  (2)(八音)指佛的音聲具有八種圓滿之相。

  1、最好音—世出世間所有一切音聲,都不能跟佛的音聲相比。

  2、柔軟音—柔軟指慈悲。佛音柔軟,能使聽者生歡喜心,舍棄剛強的個性。

  3、調和音—佛音能調和衆生的心,令衆生舍棄煩惱,增長智慧。

  4、不誤音—佛所說的法,決沒有錯誤。

  5、不女音—佛的音聲具足四無畏,使聽者敬服,令魔外歸順,決不會像女子的嬌聲。

  6、尊慧音—佛音能令衆生聽了之後,生起尊重欽仰的心,啓發智慧。

  7、深遠音—佛說法的音聲,能讓人深受感動。

  8、不竭音—佛所說的法,每一句意義都深廣無盡。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1),志求嚴淨土,受記當作佛。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2),必成如是刹。知土如影像,恒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3)。修勝菩提行(4),受記當作佛。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刹。

  《解》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轉述阿彌陀佛對十方菩薩的開示。阿彌陀佛說:從十方國土來此的菩薩,我都知道你們的心願。就是一心一意求得莊嚴的佛土,希望我爲你們授記作佛。你們想要滿足這個大願,就要覺悟明了一切法都是如夢、如幻、如響,皆是不真實的。如果要成就這樣清淨莊嚴的國土,就要滿足自己所發的大願。

  雖然覺了世間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知道所求的國土也都是如影如幻,阿彌陀佛還是勸他們恒發大弘誓願來救度一切衆生。假如要成就究竟圓滿的菩薩心、菩薩行,就要具足一切功德的根本,也就是戒定慧叁學和六度,還要修習殊勝無上的普賢十大願佛道之行,這樣才能接受佛授予的成佛之記。阿彌陀佛教他們要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了知一切法是空、無我,然後敦倫盡分,專求淨土,必定成就像極樂世界這樣莊嚴的佛刹。

  《注》

  (1)(吾)是阿彌陀佛的自稱。(彼願)指菩薩的心願。

  (2)(諸妙願)指四弘誓願。

  (3)(功德本)指戒定慧、六度等。

  (4)(菩提行)無上覺悟的行爲。

  聞法樂受行(1),得至清淨處,必于無量尊,受記成等覺(2)。

  《解》從這段文起,是世尊贊歎菩薩們聽阿彌陀佛說法之後,所得的利益。菩薩們聽聞阿彌陀佛說法之後,各個都愛好這個法門,歡喜信受奉行。因此,他們的心愈來愈清淨了,只要修到清淨心,智慧也就圓滿現前,必定在阿彌陀佛那裏受記成佛。

  《注》

  (1)(樂受行)“樂”是愛好、喜歡。“受行”信受奉行。

  (2)(等覺)正等正覺,即是佛果。

  無邊殊勝刹(1),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菩薩興至願(2),願己國無異,普念度一切,各發菩提心,舍彼輪回身,俱令登彼岸。

  《解》極樂世界超勝微妙,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希望十方世界一切衆生聽到彌陀名號,而發起願求往生的人,都能圓證叁種不退,一生成佛。十方菩薩發起利益衆生的大願,希望自己的國土與極樂世界一樣。一定要以大慈悲心,普遍攝受一切衆生。希望他們都發菩提心,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就能超越輪回到達成佛的彼岸。

  《注》

  (1)(殊勝刹)指極樂世界。

  (2)(興至願)發起成佛普遍利益衆生的大願。

  奉事萬億佛(1),飛化(2)遍諸刹,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3)。

  《解》諸大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菩薩們得到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就有能力以恭敬心、歡喜心飛行到十方世界,供養十方一切諸佛,聽經聞法。並且可以教化十方國土的一切衆生,勸勉大衆念佛求生淨土,然後又回到極樂世界。

  《注》

  (1)(萬億佛)這不是指具體的數字,而是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

  (2)(飛化)飛行自在,教化衆生。

  (3)(安養國)指極樂世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