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場第十五
淨空法師講述
【菩提道場(1)第十五】
《解》這一品是介紹阿彌陀佛講堂旁邊的菩提樹。
《注》
(1)(菩提道場)“菩提”指菩提樹,“道場”指阿彌陀佛講經的處所。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裏。其本(1)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裏。
《解》又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講堂周圍有菩提寶樹,高達四百萬裏,其樹身粗大,周圍一圈便有五千由旬,枝葉向四方伸展的範圍有二十萬裏。
《注》
(1)(其本)指樹的主幹。
一切衆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1),光晖遍照。複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2),衆寶之王,以爲璎珞(3)。雲聚寶锞(4),飾諸寶柱(5);金珠鈴铎(6),周匝條間(7)。珍妙寶網,羅覆(8)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9),無量光炎(10),照耀無極(11)。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解》菩提樹是由一切寶物自然合成,它的花果繁榮茂盛,並且放大光明遍照一切處。又有紅、綠、青、白等摩尼寶。摩尼是衆寶之王,以此作爲璎珞。由雲聚寶所成的鈎鏈,來裝飾菩提樹旁的寶柱。金珠鈴铎遍懸于菩提樹的枝條之間。珍稀奇妙的寶網,羅覆在菩提樹上面。
由于它是衆寶所成的,所以有百千萬光色交相輝映,自然發出無量的光芒,照耀之遠無有極限。一切莊嚴之相,隨著衆生心念自然應現。
《注》
(1)(敷榮)“敷”開放;“榮”繁茂旺盛。
(2)(摩尼寶)印度話,譯爲如意寶。
(3)(璎珞)用珠寶綴成的裝飾品。
(4)(雲聚寶锞)雲聚寶是一種寶的名稱。由雲聚寶所成的鈎鏈,稱雲聚寶□。
(5)(寶柱)指樹的主幹。
(6)(金珠鈴铎)“金”純金,“珠”珍珠,“鈴”鈴铛。“铎”是鈴中的木舌,用以擊鈴使它發聲。
(7)(周匝條間)即遍懸于菩提樹枝條之間。
(8)(羅覆)羅列遍覆。
(9)(互相映飾)彼此相照,互相輝映。
(10)(光炎)即是光耀。
(11)(無極)無有極限。
微風徐動(1),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2),微妙和雅(3)。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爲第一。
《解》微風徐徐吹拂,搖動菩提樹上的枝葉,發出無量妙法音聲,傳遍十方佛國。聞者清淨舒暢,悲心智慧油然而生,音聲微妙安和雅正,在十方世界的音聲中,是無與倫比的。
《注》
(1)(徐動)慢慢地吹動。
(2)(清暢哀亮)“清暢”清淨舒暢。“哀亮”哀是悲哀,亮是明亮。這是說聞者能發大悲心開智慧。
(3)(和雅)安和雅正。
若有衆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1),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解》如果有衆生見到了菩提樹,聽到寶樹宣演的妙音,聞到它散發的寶香,嘗到果實的美味,身體接觸到它的光明,以及憶念寶樹的種種功德,都能夠得到六根清徹,永斷煩惱、憂患。所以在修行上能安住于不退轉,直到圓滿成佛。
《注》
(1)(清徹)清淨明徹。
複由見彼樹故,獲叁種忍:一音響忍(1),二柔順忍(2),叁者無生法忍(3)。
《解》又因爲看見菩提樹的緣故,立刻獲得初地至八地大菩薩所證得的叁種境界。從音響(一、二、叁地),柔順(四、五、六地),無生法(七、八、九地)中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注》
(1)(音響忍)信難信之理而不惑爲忍。聞法悟道,知一切法不實,如空谷回響名音響忍。
(2)(柔順忍)對順境不起歡喜心,對逆境不起嗔恚心,從順逆境界中,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
(3)(無生法忍)以真實的智慧,安住在不生不滅的事實真相中。這叁種忍都是地上大菩薩所證得的境界。
佛告阿難:如是佛刹,華果樹木,與諸衆生,而作佛事(1)。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2)故,本願力(3)故,滿足願(4)故,明了,堅固,究竟願(5)故。
《解》佛告訴阿難:極樂世界如是希有不可思議的寶樹花果都作佛事,使見聞的人都能破迷開悟。這都是無量壽佛的威神力、本願力、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所成就的。
《注》
(1)(佛事)“佛”覺悟,“事”指事業。“佛事”指講經說法,令衆生破迷開悟。
(2)(威神力)指彌陀果德威神之力。
(3)(本願力)指彌陀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之願力。本願是總,余四願爲別。
(4)(滿足願)是四十八願皆得圓滿之實現。
(5)(明了願)是智慧,指彌陀的願都是智慧所成就的。(堅固願)是指彌陀永遠精進沒有退轉的堅固願力。(究竟願)即幫助所有衆生一生平等成佛的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