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六度、十願這是佛陀教給我們的,很容易記憶,課目也不甚多,五個科目作爲我們的助學。正助雙修,我們這一生所希求的幸福快樂、美滿的家庭、成功的事業、祥和的社會,是一定可以得到的。由此可知,既然認清楚了,又發心拜了老師,就要認真的修學,希望能達到我們教育理想的目標。這是給諸位授受真實的叁歸依,是歸依自性叁寶。
自性叁寶之外,還有住持叁寶。什麼叫住持叁寶呢?就是形式上的叁寶,形式上佛像是佛寶。佛不在世了,佛像不論是塑造的,或是彩畫的,或者是現在照像影印的都好。供養佛像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不忘本,我們見到佛像,常常想到老師的教誨,紀念老師的恩德。像我們中國人不忘祖先,祖先去我們再遠,面貌也不知道,我們還供一個牌位,“曆代祖宗神位”,常常想到祖先,這是不忘本,這是培育厚道,心地厚道。第二個意思是提醒我們見賢思齊,老師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提醒我們歸依佛。一看到佛像,我要歸依覺,我要覺而不迷。它有這個作用,否則的話什麼人會時時提醒你?沒有人提醒你。人家提醒你,你還嫌他啰嗦。所以用這一尊佛像提醒我們歸依覺。
“經書”,不但看到書本,就想到歸依法,我的見解思想要正確。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要六根清淨,要一塵不染,要和睦待人,所以住持叁寶很有好處。出家人穿著僧服,你受過叁歸依,看到出家人自然就想到要六根清淨。你看到一般人是想不起來的,你看到我這個樣子會想起來呀。住持叁寶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
學佛的同學,在家裏設個小佛堂,供養叁寶:佛像是佛寶;菩薩像就是僧寶。如我們供養西方叁聖,觀音、勢至是僧寶,他是佛的學生,他是我們的學長;經書是法寶。家裏供養叁寶具足,時時刻刻使我們不忘自性叁寶。
“無量壽經”,是我們近幾年來特別提倡的。這一本經書的內容非常圓滿,經文不長,很適合現代人修學。經題上就把整個佛法的宗旨、目標、修行方法,全都顯示出來了。這是一部經的不可思議,我們學佛的人求什麼?我們求無量,自性功德是無量的。經上講的“無量壽”,無量壽是無量的一個代表;無量的壽命、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德能、無量的財富,一切一切的無量,我統統要求,自性本具無量性德。六祖大師開悟時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皆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我今天求的是明心見性。“莊嚴”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真善美慧。真善美慧在我們這個世間是有名無實。什麼地方有真實呢?自性裏面是真實的,顯示在西方淨土是真實的。所以如果你向自性、向內求,真善美慧具足,就是美好、一切美好,是性德的形象。
修學的方法就是經題中“清淨”。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你看修行的叁大綱領就在經題上給我們顯示出來了。不但這五個字是叁寶,也是叁學,叁學就是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論。“清淨”是“戒學”,就是律藏,“平等”是“定學”,就是經藏;“覺”是智慧,是“慧學”,就是論藏。所以這五個字是叁藏,又是叁學,又是叁寶。你看看這部經典雖然薄薄一冊,它把整個佛法都濃縮在其中。如果我們工作很忙,沒有很多的時間來研究佛教的經典,你從這一本經下手就可以了。這一本經果然貫通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那一部大藏經,你也整個貫穿了。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乃至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爲一切衆生所宣說的無量無邊法門,也不能超過其外,因爲皆不出一心故。所以這一本“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可以說是一切經的濃縮,是一切經的精華,這是在此地特別介紹給諸位。如果我們想歸依,叁歸依落實來說,你依照這一本經典的教訓去修學,你受的叁歸依就達到究竟圓滿了。今天我把叁歸依的大意傳授給諸位,你們要真誠的接受。在佛菩薩面前恭恭敬敬地將歸依的誓詞讀叁遍,這個誓詞是要從內心發出來。我真誠心發的誓願,我願意作佛的學生,我願意跟佛學。淨空爲你們作證明,我是你的證明老師,是傳授你叁歸依的老師。本師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一定要記清楚的。不能把我看作本師,說是歸依淨空法師,那就錯了,那就大錯了。我們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是叁寶弟子。叁歸依的大意就說到此地。
下面就是叁歸的儀式,儀式簡單而隆重。此處有一個“歸依證”,歸依證上的誓詞是弘一大師依照戒律裏面摘錄出來的。大師告訴我們,他說這個儀式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給弟子們傳授叁歸依所用的誓詞,所以我們也就采取這一個誓詞,既不忘本而且它非常的簡單,容易受持。大家一定要以至誠心、清淨心、慈悲心、恭敬心,在佛菩薩聖像前,隨我語音,慎重宣誓,誓作叁寶弟子,自今以後,依佛教誨修行,求生淨土,廣度衆生。
一九九四年六月佛七圓滿日修訂于新加坡居士林 淨 空
《叁歸傳授 (新加坡)》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