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九卷)▪P3

  ..續本文上一頁者是今生,你冒犯他,你得罪他,他來找你麻煩。自己沒有修持、沒有德行,他對你不尊重,所以容易遇到這些事情,這些事情真有。佛在此地教我們修行的方法:

  【但當瞻禮及供養,地藏菩薩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應是諸惡皆消滅。】

  長行裏面講得清楚,我們在旅行沒有出發之前,讀《地藏經》,念地藏菩薩名號滿萬遍;修學要“至心稱念”,這四個字非常非常重要。真心稱念,思惟菩薩的功德,效法菩薩行誼,鬼神不但不惱害你,還要保護你。爲什麼?尊敬你。這都是我們現在常常遇到的一些事情,常常到外面去旅行一定要知道。末後總結:

  【觀音至心聽吾說,地藏無盡不思議,百千萬劫說不周,廣宣大士如是力。】

  科判裏面“結頌普告流布”。世尊勸導觀世音菩薩流通這一部經典,觀世音菩薩當然到處爲大家介紹地藏菩薩的行誼,爲什麼?如果沒有地藏菩薩的基礎,觀音菩薩的慈悲就沒有依靠,觀音菩薩慈悲從哪裏來?從孝敬的發揚光大。大乘佛法在中國建立形象非常有道理,以四大菩薩來表法,所以大乘從哪裏學起?從地藏學起,地是心地,我們現在講心理建設,心理建設是根本。現在世間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每一個大城市物質上的建設高樓大廈,一百多層的大樓,許多大城市裏面我們都能見到,可是社會爲什麼不能安定?生活爲什麼不能幸福?疏忽了心理的建設,沒有健全的心理,人隨著自己的煩惱習氣,大家都爭名奪利,孟夫子說得好,如果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我們看看現在的世界,正是孟夫子講的這句話,一般人信不信?不相信,怕的是世紀末的時候算總帳,這是我們真的提心吊膽。消除災難一定要靠心理建設,每一個人都懂得孝道,都肯定孝道,都能以孝敬之心待人接物,以大慈大悲幫助一切衆生,這個世間的災難立刻就化解,煙消雲散。

  所以我們曉得,地藏菩薩地藏法門是根,我講過很多遍,佛法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孝”字;而中國文字實在講,已經顯示出這個法門的不思議。中國“孝”字是會意,我們體會這個字的意思,孝裏面含著什麼意思?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這是這個字的含義。它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個“子”,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構成一體,這是孝。佛經裏面常講虛空跟法界是一體,佛教給我們心量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孝的意思;“豎窮叁際,橫遍十方”,也是孝的意思,這個字的包含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佛家的修學始從孝道,終到成佛孝道的圓滿,這叫成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孝道還欠缺一分,誰能把孝做得圓圓滿滿?諸佛如來,才真正把孝道做圓滿。

  世尊滅度之後,把教化衆生的重責囑咐給地藏菩薩,道理就在此地。誰是地藏菩薩?誰懂得孝道,誰能夠修孝道,誰能夠發揚孝道,那個人就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多了,經上我們讀“大士無邊身”,無量無邊皆是地藏菩薩。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是地藏孝行的發揚光大,我們講孝親尊師這個心,孝順一切衆生,尊敬一切衆生,這就變成觀世音菩薩。“孝敬”要依理性,不能夠依感情,這就是文殊菩薩,文殊表智慧,所以我們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情是迷、情是妄想分別執著,情造罪業。情識變現六道叁途,智慧變現四聖法界,一真法界,這差別就是情與智,我們世間人也常講要有理性,要有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文殊菩薩教我們這些。普賢菩薩是把這叁種落實,孝親尊師、大慈大悲、智慧落實在生活上,這就是普賢菩薩。這是中國佛法的特色,以四大菩薩爲大乘佛法教學的四根柱子,這樣造成一個富麗輝煌的宮殿,這四根柱子一個都不能少,所以我們要懂得佛法從哪裏學起。

  世尊囑咐觀世音菩薩流通,也就是教導我們,特別是在末法時代,爲什麼?經裏面所講全是我們眼前的事實,我們沒有辦法解決,要靠我們覺悟的人,爲一切大衆宣揚說明。不但我們要把它講清楚,我們自己要真正做到,消除自己的業障災難,然後我們才能幫助別人,我們所講的才有真正事實的依據。這些災難有,我能夠幸免,我何以能幸免?依教修學。邪鬼附身常有的事,在我們學佛人講著魔,什麼叫著魔?就是邪魅附身。幾乎每個地區我們都看見,我們自己有沒有?也有,不過沒那麼嚴重。許多同修晚上睡覺被鬼壓,好多人有這個經驗,我過去也常常被鬼壓,心裏清清楚楚,動彈不得,學佛之後沒有了;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們叫魇鬼,佛經裏都有。人在運氣衰的時候祂欺負人,人在運氣很旺的時候祂不敢接近你,你運衰的時候祂欺負你,祂來壓你。我們從這些事實當中體會到真有,不是假的。現在,在中國,外國也有,美國也有,中國人講特異功能,我們在美國也看到,他有第叁只眼,他能夠看到這一些奇奇怪怪東西,我們一般人肉眼看不見,他能看見。他能看見這些魔鬼附身,他有能力看見,也能看見一個人內髒裏頭有病。

  我過去在邁阿密遇到幾個美國人,邁阿密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奇奇怪怪人住在那裏很多。那時候接待我的是曾憲偉居士,他在那裏成立一個念佛社,請我去講經。曾居士學過禅,也跟一些喇嘛學過密,對于這些事情很好奇、很喜歡,所以對于這一類的人他接觸得很多,我們常常聽他講這些事情,真有。怕不怕?不需要害怕,怕也沒有用處,不能說你怕他就不來,愈怕他愈厲害,何必怕他;你不怕他,他嚇不到你,他的伎倆就用盡,他自然就退走了。你真怕他的時候,他覺得很有效果,他就來控製你;你不怕他,不理會他,他就沒法子控製你。尤其是我們修清淨心,最高的境界無我,真正《金剛經》上講四相破了,一切妖魔鬼怪都沒有,邊都沾不上。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知道自己應該怎樣修學,成就真實的功德,成就自己利益衆生。

  鬼神,魔王也是如此,他到沒有辦法幹擾你的時候,他就調轉頭來皈依護法,我們看魔王波旬,做釋迦牟尼佛的護法。他要破壞佛法,實在是末法時期的比丘不能夠依教奉行,他來找麻煩;真正有修有學的人,他還是尊敬護持,魔也護法,這正是佛經裏面所講,“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魔也有佛性,孟子所說“人皆有恻隱之心”,這都說得非常有道理。再惡的人看到別人受苦,有的時候也生同情心,也能生起憐憫心,惡人尚且能生,何況善人?所以自行能夠感化一切惡人、惡鬼惡神,都能受感化。我們看底下的經文:

  【地藏名字人若聞,乃至見像瞻禮者。香華衣服飲食奉,供養百千受妙樂。若能以此回法界,畢竟成佛超生死。】

  我們讀這段經文,才知道造像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原因在哪裏?給一切衆生有聞名見像的機緣,你給他這個機會,所以這個功德就殊勝。但是這裏面有一樁事情,我們必須要知道,佛法盛行的時候才有非常殊勝的功德,爲什麼?大家認識,聽到地藏的名,見到地藏的形像,孝親的心生起來,尊師重道的心生起來,效法菩薩行願的心生起來,這是名字形像啓發衆生的善念,那個功德就太殊勝。如果佛法衰微沒有人宣揚,大家把佛菩薩形像當作偶像、當作迷信,不能說沒有功德,只是這個功德現前得不到,現前得到什麼?叫一切衆生造業,叫社會大衆:你們提倡迷信,你們拜偶像。雖造罪業,但是這個形像一曆眼根,名號一曆耳根,永爲道種,功德在這裏。可是他造作的罪業要不要受報?要受報,罪業果報在叁途,叁途報盡再出離叁途遇到善緣,你的善根成熟,以這個機緣得度,這些道理我們要懂。

  在什麼時候建造佛像最適宜?經教普遍宣揚之後大家知道,塑造佛菩薩形像給人帶來是正知正見,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因此,我們有義務要做機會教育,非常非常重要。現在在世界上各個地區,佛教一切的建築,無論是古代或者是現代,多半都變成一般觀光的點,旅遊觀光都會到這個地方去看看,如果在這些場合當中有善知識,無論出家、在家,將佛菩薩形像表法的意義做簡單的介紹,這是機會教育。他來參觀道場,道場裏供奉這些佛菩薩,一尊一尊給他介紹,他表什麼意思;等于給這些觀光客上一堂課,讓他不至于誤解佛法,告訴他這個決不是拜偶像。佛家裏面所有一切設施,都有很深教學的意思在裏面,不但佛菩薩形像,就是連一切建築,裏面一切陳設,我們講供具,供這些香花、幢旛寶蓋都是表法,用現在教育的名詞來說,這教具,教學的工具。讓我們六根接觸到就想到它是什麼意思,我應該如何學習,用這些東西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唯恐我們忘掉,唯恐我們在生活當中又迷惑了,以這些藝術的方法,讓我們又喜歡又能提醒我們;這是高度藝術的教學,不是迷信。迷信是你們誤會誤解,你們爲什麼會誤會?爲什麼會誤解?沒有人把事實真相給你們說清楚,所以社會大衆的誤解是情有可原。過失是我們爲佛弟子的人,出家、在家二衆,我們沒有負起責任,沒有把這樁事情給社會大衆說清楚、說明白。聞名見像爲什麼會得利益,他究竟得多大利益,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了。

  末後這兩句好,“若能以此回法界”,回向法界,怎麼回向法界?實在說拓開心量而已。世間衆生念念都是爲自身的利益,所以跟社會、跟其他衆生,矛盾沖突永遠不能夠避免;如果你把心量拓開,這問題就解決了。我們舉一個比喻,諸位從比喻當中細細去想,我們住在自己家裏,沒有出門的時候,跟我們的鄰居、親戚朋友也常常發生沖突,離開家鄉到別的省分去住,遇到一個家鄉人,這是我們同鄉那麼親切,他就不一樣;在家鄉時候沖突,到外面很親切,那個圈子就大一層,這是我們家鄉人。如果出國到別的國家去,遇到我那一國人,那個親情就不一樣,那個不是同鄉也不是同省,我們同是一國,你看他就不一樣。如果你心量拓開,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家,任何佛刹、佛國土衆生,你見到也會很親切,回向意義在此地,所以小的誤會、小的沖突就統統都化解了。佛的偉大處,佛是把盡虛空、遍法界看作自己的家,家人對他有誤會,他對家人沒有誤會,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我說家還沒有說到貼切之處,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這是跟你講真話,千真萬確一點都不假。

  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自己的身相,什麼身?法身。什麼時候我們證得清淨法身,到哪一天你忽然覺悟,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你就證得清淨法身。你證得清淨法身的時候,你現在這個身是業報之身,馬上就轉變成圓滿的報身。圓滿報身是什麼?智慧現前,圓滿報身是智慧身,你生活在真實智慧當中,我們常講你過的是高度智慧的生活,那個身就是報身。你以你的愛心幫助一切衆生,那是化身,千百億萬身;你看看衆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族類,不同的願望,你以不同的方法都能夠滿足他,都能夠照顧他,都能夠利益他,這就是千百億化身。

  這一品經讀到這裏結束了,這一品經裏面所說完全是我們現在生活環境,事實真相。佛所交給我們這些理論方法,也正是我們迫切需求,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每一天焦頭爛額想不出方法來解決,佛在這裏是統統都給我們說到,慈悲到極處。末法九千年,唯這個法門能救度,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以這個法做根基,真正的根基,我們在開經的時候就跟諸位說,這部經上所講《觀經》叁福的第一福,從全經來看《觀經》叁福十一句圓滿具足。淨宗法門是以這個爲基礎,以這個基礎來念佛求往生,決定得生淨土,而且可以肯定上輩往生,叁輩裏頭決定是上輩往生。舍離這個基礎,往生就不一定可靠,那完全是看機緣,世間人講看運氣,你能不能遇到善友?機緣不是偶然得到,還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成熟,遇到緣才有用,臨命終時他才能信、能願、能行,他才能悔改。如果從《地藏菩薩本願經》奠定基礎,那你這個基礎太堅固,踏實。所以“若能以此回法界,畢竟成佛超生死”,這一句話我們能接受、能相信、能肯定。

  【是故觀音汝當知,普告恒沙諸國土。】

  我們敬愛觀世音菩薩,就應當效法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對于恒沙國土,普遍宣揚《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應當學習,應當宣揚。尤其是青蓮法師注子注得非常好,我們學習這部經,或者弘揚這部經,有這個注解做參考資料足夠了,這裏頭引經據典,搜集不少的資料。在我們勸告別人的時候,可以搜集最近經典上所講感應這類的事實,我們搜集,更能夠增加聽衆的信心。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十九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