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樣子經過叁年五載,他在講臺上才能講得像樣,才能講得如法;真正講得好,至少要有十年的經驗,十年不能間斷。縱然不能每天講,一個星期決定不能少過叁次,這樣要能支持十年不間斷,你才有講臺的經驗,所謂是展開經本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要沒有這個場所來練習,縱然你學會了也沒有用處,叁個月、半年不講經,生疏忘掉了。
所以我們培訓班,培訓班的特色,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星期至少要上臺講一次,這是初學。你一部經講過之後,再講第二遍就希望一個星期能講兩次,因爲你講過一遍,你有了基礎,要加倍努力一個星期講兩次;到第叁遍的時候,就希望你一個星期能講叁次;換句話說,到講四遍的時候,你一個星期最好能講四次,你才能學成,否則的話你就不能成就。所以我們建新道場也好,修複舊道場也好,一定要請法師講經,當然他講不好,講不好我來聽,我天天都來聽,我還邀一些人都來聽;逼著你非講不可,逼著你用功,逼著你修學,不但逼著你去研教,而且逼著你還要做我們的好樣子,要逼著你修行,那你的功德就大了。這些法師將來成就,在這個世界各地方講經說法普度衆生,都是你的功德,他怎麼成就的?你幫助他成就的。
我在過去年輕的時候,我二十六歲學佛,這期間曾經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在講臺上沒有中斷過,幾乎天天都在講,這個機會是韓繃居士幫助我造成的,她懂得,她知道這是一樁好事情,她沒有財力,沒有辦法給我建個道場。那個時候,因爲你發心講經,可憐沒地方住,到寺院裏去挂單,你要給他做經忏佛事,哪個道場都歡迎,你要是到道場講經,沒有一個道場歡迎你,走投無路。她幫助我叫我住她家,我住她家裏面十七年,她家裏樓上給我一個小房間。到哪裏去講經?租房子,借地方。她朋友很多,借朋友的辦公室,辦公室晚上下班,就在他辦公室裏面講,所以講經場所常常搬家,一個地方大概講兩、叁個月,就另外換個地方;聽衆有五、六十個人,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這個樣子幾十年不中斷。這裏面還有一段時間,大概有叁、四年的時間,一天講叁次,上午講一場,下午講一場,晚上講一場,我那個時候記得,一個星期講叁十多個小時,我肯幹,歡喜在臺上講,我有機會練習。到以後聽衆逐漸多,集合大衆的力量,在臺北公寓買了一層,買了一個單位,就是現在臺北景美華藏圖書館。
最初買的單位很小,臺灣講坪數,五十坪,此地講尺,一千五百尺,這麼大的一個小道場,大概跟我們這個房子再大叁分之一,就這麼大的地方。以後慢慢的再擴充,把隔壁再買來,所以現在這個道場差不多將近有叁百坪,將近一萬尺,現在有這麼樣的規模,還是在公寓房子裏頭,幾十年如一日。在海外講經這個路也是她打開的,幫助我在世界各地她去結緣,她去找聽衆,她去找場所,所以我們今天能有這個成就,韓館長叁十年護持功德不可沒。我們今天在講堂裏面,講臺對面爲什麼要供養她的照片?感恩,事死如事生,如同她在場聽經一樣,她看到歡喜。我們存報恩心說法,存報恩心來教學,我們如果不認真、不努力,不好好的修持,不好好的弘法利生,對不起他們,所以我們在道場裏、講堂裏、念佛堂裏,只要是我自己的道場,我的老師、護法的照片統統挂著。居士林道場不是我自己道場,所以我們只有每一次講經,我都回向給她,你們念你們的回向偈,我念我的回向偈,跟你們不一樣,我回向老師、回向護法,佛教導我們知恩報恩。下面經文說福報,布施的福報:
【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爲轉輪王身。】
這個福報就大,“轉輪王”有四種,經上都有。
【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爲小國王身。】
帶頭修布施的福報最大,跟隨一起修布施的,同樣結這個緣分,將來果報還在一起。小國王身是古時候的諸侯,大國王好像現在國家的總統,小國王就好像是部長、省長、縣市長,這些是古時候講小國王。由此可知,一個國家、一個政體,從上到下過去生中都有緣分,不是偶然的,同樣在一樁事情修這麼大的福報。注解裏面說得好,都是經典裏面的意思,我們把注子念一遍,“國王等行施”,行施的意思是廣義的,爲群衆服務就是布施,真正是以慈悲心、清淨心、恭敬心爲社會大衆服務,爲人民服務,這個福報很大。“自合上升”,上升,他應該要生天,“何複報爲人王”,爲什麼他的果報是個轉輪聖王?爲什麼他沒有生天?
下面引用,“如《五道罪福經》雲,人而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事叁寶中來”,這就說明全世界都不例外,不但是政治上的領袖,任何行業當中的領袖,都是從禮事叁寶中來的,這說明他的業因。“爲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我們在今天社會上能看到,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富貴人家,財富以美金,都是幾十億、幾百億來計算的,他爲什麼有這麼大的財富?過去生中修大布施得來的。可是這些人大概過去生中修福不修慧,今生得的大富不知道再修福,縱然有修福,做一點社會福利事業,回饋社會很少,在他整個財富裏面占的比例很小,微不足道,這是他沒有智慧,他修福不修慧。如果他有智慧,那就完全不一樣,他可以拿他的財富幫助一個國家,幫助一個地區,將來他一定是這個國家的國王,一定是這個地區的首領,他修的福報大。“故知若不于佛法中修行布施,終不能獲斯勝報”,得不到這麼大的福報,這樣大的福報決定是從布施上修得。只要你能夠如理如法的修學,殊勝的果報一定得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叁十六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