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希求的,舉出一個例子而已,真正的功德利益,比這個殊勝太多了。青蓮法師在這一段經文的注解注得很好,他引用經典裏面所說的,比較上深一點,可是我們在講席裏頭說了很多,諸位如果能懂得這個意思,看他的注解就不難懂。請看下面經文,在六十六面:
【爾時普廣菩薩,聞佛如來,稱揚贊歎地藏菩薩已。胡跪合掌。複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爲未來衆生,遣知利益,故問如來,唯然頂受。】
這是菩薩代替我們請示世尊,世尊講了這麼多,題目應該是什麼?到這個地方來請問經名,將來集結的時候應該用個什麼名字?就跟世間人做文章一樣,自古以來許許多多人寫文章,文章寫完之後再定一個題目,這是很正常的一種作法。當我們做學生的時代,老師出個題目叫我們做文章,我們要依照這個題目做,那很難,那個練習。真正做文章的是文章做成之後,再看全篇內容定一個題目。像我們現在每天早晨,吃完飯之後跟大家談談話,隨便談,你們把它錄下來,再把它寫成文字,然後看這個內容給它定一個題目,讓人看到這個題目,就曉得這一次講演的內容。佛說經原先都沒有定一個題目來講,應機說法,題目集結之後才定。但是佛經有許許多多,都是與會大衆聽完之後,或者聽了一半,有人來請教,請佛開示;這種情形在佛經裏面,我們看到很多。也有沒有人問,佛也沒有說,集結之後,集結的人給這個經定一個題目。但是在佛經裏面這種情形比較少,多數都是佛說出來。這是普廣菩薩爲我們請示,這個經的經題、經名。
“爾時”,是世尊給我們說,地藏菩薩種種的修行、化他這些功德事迹。說完之後,普廣菩薩“胡跪合掌”。“跪”在從前是禮節當中最隆重的,中國人行跪拜禮跟外國人不一樣,胡跪是外國禮節,不是中國禮節。中國的跪是兩個膝蓋統統跪下去,在古印度的跪是跪一個膝蓋,跟我們中國不一樣;右膝著地,跪一個膝蓋。這種跪法它有用意,便利于承事老師,老師有什麼吩咐的話,動作比較敏捷,起來得快,很容易站起來,替老師服務;念念不忘奉事老師,是這個意思,所以這是很恭敬的一個態度。“合掌”表一心,都是表法的。十個指頭表我們的心散亂,胡思亂想,合掌就是收心,所有一切妄念這時候統統放下,一心專注,合掌表這個意思。合一了,表這個意思,表恭敬。“白佛言”,“白”是下對上,敬詞。從他言詞裏面我們知道,普廣也是等覺菩薩,也不是普通人,也是諸佛如來的示現,正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釋迦牟尼佛就像唱戲來唱主角,那些諸佛如來來唱配角,把這出戲唱好,希望看戲的這些衆生,看了之後都能夠覺悟,所以佛法確確實實是在演戲。
我手頭上還有一套劇本,正是現在這個時候,七月目連救母。那一套本子真的是個大戲,很可惜現在沒有人去表演,劇本在,沒有人表演。在古時候佛門裏頭這些劇本很多,我們是沒有留意去搜集,留意搜集的確很多。現在如果能用現代劇的方法來表達,做成電視連續劇,用這種方式來弘法利生,産生的效果就非常之大。佛家常講方便多門,不拘于一個形式。如果我們真的有這些人才,對文學有修養、有愛好,有真正懂得音樂,懂得戲劇,我們來編這些劇本,送給這些影劇界,讓他們在電視臺表演,弘法利生的利益就大了。效果比我們在講臺上講經說法,不知道殊勝多少倍,應該要向這個方向去發展。這些影劇的導演、演員先來聽經,聽明白之後去寫劇本、去表演,用這種方法才行。現代化、本土化,我們今天講本土是講地球,現在資訊發達交通便捷,地球變小了,今天講本土已經不拘于一個地方,整個世界是本土,一定要走向現代化,才能收到效果。
所以這菩薩都是如來的化身,“我久知是大士”,“是大士”就是指地藏菩薩;我對他知道的太久、太清楚了。“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前面所講,普廣菩薩早就知道,哪有不知道的事情?他在此地爲什麼要問?“爲未來衆生,遣知利益,故問如來”。他這個問是明知故問,唱戲的、唱雙簧的,這一問一答。衆生不知道;不知道,衆生問不出來,一定要內行的人才能問出來。我們讀這個經我們要學、要學習,任何場地、任何時間;非常可惜我們都是迷惑顛倒的衆生,沒覺悟,度衆生這種方法沒有學到。說老實話,也沒有度衆生那一種懇切的願望,所以還是生死凡夫。如果這一套你學會了,你也有這個弘願,時時刻刻幫助衆生、利益衆生,沒有間斷的。走路散步聊天,前後都有人,我們明知故問,這一問一答,讓別人聽。我們在公共場所,在餐廳裏面吃飯,四周圍很多人,從來沒有問:法師,什麼叫做佛?你懂得,我也懂得,我們一問一答唱雙簧給別人聽,那些人不懂得。那個餐廳我們在吃一餐飯,那就是道場,來參加吃飯人都是聽衆,幾個人懂得?
在中國大陸寺院裏面,你們都住在寺院,每一天觀光團多少?帶隊的導遊給他們介紹道場、介紹曆史文物,給這些觀光客,我們就不懂得在裏面去插一腳。我碰到一次,在上海浴佛寺,我是離開的時候走到天王殿,正好有兩個團,我看到那都是外國來的,他們的翻譯給他們在介紹。我也是拉著旁邊,那是浴佛寺的一位知客,我跟他講解,天王殿四大天王是什麼意思?表什麼法?我跟他一講,那兩個團體都不說話,都圍過來聽,機會教育,我們就給這些觀光客上一堂課。所以一定要懂得機會教育,一切時、一切處,我們要有這個心、有這個願。就像普廣菩薩在地藏法會,這一問一答,哪有不知道的?都知道,明知故問,唱戲表演,給那些人看,讓那些人看到之後覺悟明白。所以要曉得大陸上這一些寺院,如果能利用機會教育教導全世界的衆生,他們到這個地方來觀光旅遊,真正得到利益回去。回去之後他又會宣揚,自己聽到明白這些佛法,介紹給他的親戚朋友。他那些親戚朋友聽了之後,又會到中國來觀光旅遊,來想學一點東西回去。他到這個地方來觀光,花了一筆錢那是學費,還真學到東西回去,我們沒有辜負他,好事情。
所以我不在中國沒法子,我在中國一定建議中國佛教協會,把所有出家人要集合起來辦培訓班,培訓他們機會教育,每一個人都會說。不必多,只要把這些表法的東西搞清楚、搞明白,天天爲這些觀光團體來講解、來說明,讓這些外國人到中國來走這一趟,知道中國不但是曆史悠久,藝術水平那是世界希有的,中國學術之精湛更讓他佩服,這是宣揚固有文化,宣揚大乘佛法。佛法確確實實在中國,已經不在印度,印度沒有了。佛法也移民移到中國來,印度沒有了,所以全世界要想學佛,一定要到中國來。我們讀這一段經文很有感慨,一定要知道自己怎麼樣去做,都是爲了利益衆生。這不是找麻煩,所以不要怕老法師很辛苦,老法師很累,不在乎這些!如何能令衆生得利益,明知故問。“故問如來,唯然頂受”,“唯然頂受”四個字非常恭敬,決定依教奉行,有這個意思在裏頭。下面他就正問:
【世尊,當何名此經。使我雲何流布。】
你講的這些怎樣把它定個題目,好讓我們輾轉流通,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一切大衆,推薦給一切大衆,“流布”的意思,流通宣布。流布的方式很多,無量無邊,決定不是一種形式。我們要看環境、看形式,怎樣做最有利益,我們用這個方法去做。我們在講堂裏面講經,講堂很小,聽衆不多,如何把講經的效果擴大,當然最理想的就是電視,電視這個緣我們不成熟,沒有這個關系。尤其電視是由國家政策限製住,緣不具足。我們也沒有財力,做不到。做不到怎麼辦?我們自己每一次講經,把錄音帶保留住,我們可以做到;有緣的道場、有緣的同修,沒有緣到現場來聽,我們可以將這些錄音帶拷貝送給他們。佛法這是布施供養,決定沒有買賣的,所以我們印的經書、錄音帶、錄像帶、CD,從來沒有買賣的行爲,都是贈送。
這兩年來因緣逐漸成熟,臺灣自從第四臺開放之後,有許多人問我要錄像帶。有人要,好事情,我們很歡喜,我們提供,他們拿去播放。所以現在在臺灣,幾乎每一天有叁、四個小時,播放這些錄像帶。在美國,每天有一個小時,最近夏威夷電視臺也開始播放,每一個星期兩次,好像是兩個小時,一個星期兩個小時。風氣逐漸開了,我們的錄像帶派上用場。只要他們向我們要,我們儲存的東西很多,我相信兩、叁年他都播不完。我們儲存這麼多東西在,我們早早想到要利用科技的方式。現在電腦的網路開放,這對我們來講也是最好流布的方法,許許多多這些資料都在網路上。我們看科技的趨勢,在我想像當中十年之後電腦的時代,可能這些電視都會被淘汰掉,每一個人帶一個小電腦,電腦就像一本書那麼大;十年之後的電腦,可能變成一個很小的小盒子,可以裝在口袋裏,愈做愈進步。每一個人打開電腦的時候,你隨時都可以看到,只要有空閑的時間,你想聽經的時候,你都能夠收到,太方便了。
所以將來對全世界弘法利生,需要多大地方?我們現在這麼大地方足夠了,地方小省事,開銷小不求人,所有這些力量統統做弘法的工作,做幫助一些苦難衆生的工作。我們自己衣食足就很快樂、就很自在,有志同道合的,有七個、八個足夠了,人不要太多。我們專攻大乘,每一天在講臺上鍛煉,利用科技的方法把它普及到全世界,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流布,把心定下來專門幹這一樁事情。我們不必挂個什麼招牌,那是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實質。真正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我們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希望把如來的事業做好,這一生就過得很充實,很有價值、很有意義。
我也是幾十年以來,從學佛以來就有這個願望,希望有幾個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修,我們共同來做這個事業。同心同願的人難找,古人所謂“叁人同心,其利斷金”,那是一種比喻,你這個鋒利能夠切斷鋼鐵,有這麼大…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十五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