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十叁卷)▪P3

  ..續本文上一頁超度人,他真有功夫才行,他要沒有功夫,什麼樣的儀規也不能産生作用,一定要自己真正有修行的功力。換句話說,晚上夢到這些鬼神來找你超度,證明你還有一點功夫,你要沒有功夫的話他不會來。

  因此我們平時讀經、念佛、禮佛,乃至于在講臺上講經,這一堂課畢我們都有回向,回向一定是以真誠之心,“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回向的功德怎樣做到圓滿?做到真正有效果?也是自己一片真誠之心。我們自己平常的修學,點點滴滴的功夫都是爲衆生,不是爲自己,回向的功德就圓滿。我今天展開經卷讀這部經,爲誰?爲一切衆生。我今天踏進念佛堂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像經上講,念幾分鍾也好,念幾個小時,念半天、一天,念兩天兩夜,爲誰念?爲一切衆生念,他回向的功德圓滿。我們今天學教,發心講經說法,爲誰?爲一切衆生。如果說發心是爲自己,利益很小,功德不大;爲一切衆生,爲佛法久住世間,功德是不可思議,經上說的功德都是指這個。

  諸位一定要曉得,爲自己的功德很小,同樣做一樁事情,爲衆生、爲佛法功德利益無量無邊。因爲衆生無邊、佛法無邊,你的功德利益就無邊。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爲什麼念念把圈子畫得那麼小,爲自己、爲我一家、爲我這小團體,同樣做的是這樣的事情,得的福小,得的功德小,得的利益小。人家同樣做這個事情,爲什麼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一念之間。佛法講一念相應,他一念相不相應?與自性相應,與真心相應;自性就是法界,真心就是法界。佛說得太多,我們一定要能體會,要能夠記住,依教修行。以後遇到這個情形,有一些信徒來看我們,向我們說出這些事情。《地藏經》上有,就可以告訴他,回家去讀經、念佛給他回向。

  還有一些不信佛的,或者是初初接觸佛法的,遇到、夢到鬼神來找他。我在早年我有一個同事,朋友他的太太,在一個星期當中連續做叁次夢,所以她就很懷疑。夢到什麼?夢到鄰居太太,也是過世沒多久,大概過世不到半年。叁次作夢,問她要錢,求她幫助;她說她非常困難,生活非常困難。她在夢中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她已經死了,沒想到。她就奇怪,她說:你生活苦,不應該找我,你要問你先生。她就說:我先生沒有錢,求你幫助。一個星期夢到叁次,她就來找我,我跟她也很熟,跟那邊都很熟。喔!我就想到,我說:她們是基督教徒,是沒錢,基督教徒不燒紙錢;我說沒事情,你燒一點紙錢給她。她果然就想通了,燒一點紙錢之後再也沒有作夢。基督教不燒紙錢,她在鬼道,鬼道燒紙錢還真管用。所以燒紙錢這樁事情,印光老法師在《文鈔》裏面講過,他對于這樁事情是既不贊成也不反對,爲什麼不贊成?佛法裏頭沒有。佛法裏面講超度,只是念佛菩薩名號、誦經給他回向。可是不反對?人死了之後輪回有六個地方去,紙錢只有鬼道他能夠受用得到,其他道都受用不到。如果他落到鬼道,人家燒紙錢,你不叫他燒,不是把人家財路堵絕了嗎?這個東西也是麻煩事情,他對你就起嗔恚心,所以也不反對。我們學老法師這個態度就很好,不提倡但是也不反對。這是民間的風俗習慣,跟佛法不相幹,真正學佛,那就不用這些。

  所以曉得夢境當中,夢到這些鬼神與自己都有關系。他如果說是過去生中,十生、百生、千生我們當然不認識。雖然不認識,這些鬼神知道你跟他有緣分,宿世的因緣,他還會來找你求你幫助。鬼的壽命長,人間的壽命短,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餓鬼道的一天是人間的一個月。所以我們祭祀鬼神,初一、十五正好他吃午飯、吃晚飯,他的一天是我們一個月,要明白這個道理。而且餓鬼道的壽命,大概都是千歲以上,壽命長。那也算是一年叁百六十天做一年,一千歲,你要曉得他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所以章太炎那個時候做東嶽大帝的判官,在鬼道裏頭還看到韓愈、柳宗元這些人,連漢朝時候死的那些,在鬼道裏頭他們都見過面。漢朝到此地至少是兩千年,鬼的壽命比人壽命長得太多了,六道裏頭真的人壽命短。人壽命也有長的時候,我們生在短的時候,佛經上講,人的壽命最長有八萬四千歲。我們是在減劫的時候,福報很薄,壽命長福報就大,壽命短福很薄。福雖然薄,但是要肯修,很容易,也不困難,修福的緣反而來得殊勝。用短時間修大福報,這是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所以這個經文我們要記住,這都是過去生中的父母、家親眷屬,有因緣來找幫助的。下面這是幫助的方法:

  【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叁遍或七遍。】

  這就做超度的佛事,所以超度佛事也是從《地藏經》上來的。自己能讀最好,因爲自己的心誠懇,是自己的家親眷屬,是爲他,這心格外虔誠。自己要不能讀?請人,請別人,現在一般都請出家人。因爲經上講,別人給他讀,他的利益只能得七分之一。所以一般人都請七個人讀,他才能得一分,就這麼個道理;請七個人讀,他才得一分。讀叁遍、七遍,這樣子好。超度的理論方法,我們一定要懂得,它才不屬于迷信,你要說得叫人相信,它是事實。

  【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複見。】

  你再也夢不到他,夢不到是他脫離鬼道了,他得到利益。脫離鬼道,多半又到人道來投生,或者福德利益大的,他能夠生到天道;天道總是忉利天以下,生四王天、忉利天。經上講多半是略說,如果要細說,四王天到忉利天當中,福報等級還是不一樣。即使生到忉利天,福報還是各個不同。就如同我們同樣生到人道,每一個人一生的受用不一樣,有人大富大貴,有人貧窮下賤,同樣得人身福報不相同。由此可知,同樣得天身福報也不相同。沒有福的天人,福很薄的天人,他的物質生活環境,有的時候還不如人間大福報人,還不如,但是他的身是天身。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懂,你想一想我們人,人道得人身,畜生道總不如人,有些畜生的享受,我們貧窮的人比不上它,比不上畜生,這不是一個道理嗎?所以你要細細觀察,六道輪回狀況慢慢你就能夠體會到。富貴人家養的寵物畜生,貧窮人真的不如,差遠了。它的飲食起居多少人照顧,生病時候還有動物醫院,送到醫院還車接送,貧窮人哪裏有這福分?所以它是畜生身,有福報的畜生,比

  我們貧窮的人福氣大得多。同樣一個道理,天人當中沒有福報的,不如人的生活,這是一個道理,所以雖生天也要有福報才行。生天憑什麼條件?五戒十善修得好,生天。如果要不修布施,不肯多多幫助別人,生天也沒有福報,可見得修福很重要。你真有福報,無論在哪一道,他都享福,所以福報是可以帶得去,是不會失掉。功德也能帶得去,但是功德是很容易失掉,經上常講“火燒功德林”,所以功德很不容易保持。福德沒有問題,福德可以保持,功德很難保持。功德給諸位說,清淨心、定慧是功德,一有貪心起來、嗔恚心起來,你的清淨心立刻失掉,你立刻就被迷了;定慧沒有,定慧是功德,它跟福德不一樣。再看下面一段,這一段是“下賤求悔”,這是修忏悔法。

  【複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忏悔者。】

  這是先舉忏悔的一類衆生。貧賤是人間很苦的,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在世間它跟富貴是相對的,富是有財富,貴是有地位,貴賤跟貧富差別很大。造成這差別,是我們自己往昔生中所造之業産生的差別。如果要責怪社會貧富不均,貧富是絕對不會平均,這是一定的道理。爲什麼?個人所造的業不相同,哪裏可能出現相同的果報?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聖賢人的教誨,希望彼此都能夠明了因果報應的事實,大家都沒有埋怨了。富貴人有義務幫助貧賤人,貧賤人懂得自己修福,懂得忏悔、懂得修福,社會才能和諧,才能夠安定繁榮,彼此互相尊重。他今天富貴他前世修得好,我今生貧賤我沒有修,我怎麼能怪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怨天尤人,知道自己沒修。沒修不要緊,現在修來得及,我現在可以修,來生就好。富貴人要不肯修的話,只享福不再修福,來生就變成貧賤,這才是真正的道理。

  青蓮法師在這一段引用《辯意經》上說,這是佛講,“五事常生卑賤,爲人奴婢”,作奴婢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地位稱之爲賤。佛說五種業因受這果報,第一個是“憍慢不敬二親”,二親是父母,對父母的態度傲慢,對父母沒有尊敬,不孝,他來世會得這樣的果報。第二“剛強無恪心”,恪是恭恪,就是恭敬,這一類的人也會有這個果報;自以爲是,處處不肯讓別人。佛在這經上也常常感歎的說,“閻浮提衆生,剛強難化”,爲什麼佛難教?習氣很重,這是我們一般講個性很強,不容易接受別人的勸導。第叁種“放逸不禮叁尊”,叁尊是說叁寶,輕慢叁寶。前面第一條是不敬父母,這是不敬老師。世出世間大道就是孝親尊師,不敬父母、不敬老師;叁寶是師道裏面第一表率,佛法是師道,是老師裏面的模範,老師裏面的典型,你怎麼可以對他隨隨便便,一點恭敬心都沒有?第四個原因是“盜竊以爲生業”,一生幹偷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偷盜的手法很多,一定要懂得盜竊真正的意思,在佛法裏面講不與取,那都是叫盜竊,也是我們中國人常講的不義之財。你要是取不義之財,做你生活活計的,那就是說犯了這一條。你不應該得到的,你要把它占有,你要把它取得,這也是卑賤的業因。

  第五“負債逃避不償”,欠債的不肯還債,這一生不肯還債,來世遇到了還要還,躲不過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欠債一定要還,欠命還得要償命,佛家講因果通叁世,不是這一生。這一生你躲過了,來生怎麼辦?還有後生,生生世世遇到的時候還是要還,欠命的要還命,欠錢的要還錢。除非對方覺悟,只有學佛才會覺悟;對方覺悟了,你欠我的算了,不要你還,你欠我的命也不要你還…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二十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