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八叁卷▪P3

  ..續本文上一頁不往生,那我們是只有羨慕,沒有辦法學習。

  

  『皆以甚深智慧海,入彼如來寂滅法』,這是甚深般若觀智,見到一切諸佛,「入彼如來」,彼如來就是前面講的一切諸佛,一切諸佛的寂滅法。由此可知,我們現在對于甚深智慧要留意,你要想得智慧,你就不能不修清淨心。智慧,甚深智慧是覺,覺是從清淨平等來的。清淨平等是定,你要想得清淨平等心,你不能不持戒。還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說到戒律,我們今天講的最低,把這個水平放到最低,低到不能再低,再低就不是佛法了,我們把它落實到《弟子規》、《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增注》,最低,不能再低了。我們能把這些小小戒完全依教奉行,老實念佛,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如果把這些小小戒看輕,大意了,你這一生念佛念得再多,念得再好,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爲什麼?你口善,你心不清淨,心不善。往生西方世界真正的條件,「心淨則佛土淨」,這是給你講真話。所以一句彌陀,要把你的煩惱習氣統統念掉,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所以加上持戒那就方便多了。古大德教給我們「持戒念佛」,它能幫助我們得清淨平等心,能幫助我們得念佛叁昧,對我們有真實無比的利益,我們要覺悟。如果不認真去做,這一生大好的機緣當面錯過,那叫真可惜。第六首:

  

  【一一光明無有邊,悉入難思諸國土,清淨智眼普能見,是諸菩薩所行境。】

  

  清涼大師注解,「身光普入,智眼遍觀」。這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肯定做不到,但是要知道。我們從前面看過,這些菩薩毛孔放光,一毛孔當中放無量光,一一光中現無量菩薩,一毛孔如是,全身所有毛孔無不如是。『一一光明無有邊,悉入難思諸國土』,這個光明遍照法界,「諸國土」是一切諸佛國土,他沒有加「一切」,說「難思」,難思是不可思議,沒有法子思惟,沒有法子計算,這是身光普入。『清淨智眼普能見』,誰見到這個景觀,莊嚴的境界?「清淨智眼」就見到了。這個清淨,寂滅忍菩薩他們見到了,他們入佛的境界。『是諸菩薩所行境』,菩薩所行的境界,無一不是上求下化。上求的境界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下化的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微塵世界剎土,一一剎土裏面無量無邊的九法界衆生。我們想想這個心量多大?真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第七首:

  

  【菩薩能住一毛端,遍動十方諸國土,不令衆生有怖想,是其清淨方便地。】

  

  『住一毛端』,震動十方諸佛剎,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一個不漏。震動的相,我們在前面看到「六種十八相」,衆生會不會感到恐怖?不會的,『不令衆生有怖想』。說老實話,像我們這些凡夫無法覺察,他的震動絕對不會像我們現在地球上的地震。地球上地震,震央的中心震動得大,愈往遠去,震動的波動就愈小。臺灣那邊有地震,我們這邊一點都感覺不到,距離太遠了。菩薩這六種震動,給諸位說,它是均平的。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它波動現象是一樣的,是均平的,誰知道?佛知道,菩薩知道,還有一類人,有緣的衆生知道,無緣的衆生不知道。爲什麼?這種震動,說實在話,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華嚴經》從頭讀到這個地方,我說這句話大家相信,哪一尊菩薩上求下化不是放光動地?你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的菩薩有多少!所以我們可以講,這個震動一剎那都沒有停止。我們絲毫都不能感覺到,說明我們這個機器收聽能力失掉了,機器壞了,像遠方的訊號我們接收不到。怎麼壞掉的?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習氣,使得我們六根不靈了。

  

  這樣想,煩惱習氣要不要斷?非斷不可,不斷永遠不靈,諸佛剎土裏面的訊息收不到,諸佛菩薩的法會看不到,諸佛菩薩講經說法聽不到,諸佛菩薩現無量無邊的神變見不到,這個苦。佛說,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我們能力就恢複,「出現品」裏頭講得多清楚多明白,「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這是一語道破。我們有無量無邊大自在的受用,這是真正的福報,這個能力喪失,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看這一切修行人,修什麼東西?就是把這個東西去掉而已,沒有別的好修。去掉一分,恢複一分智慧德相,去掉兩分,你就恢複兩分智慧德相,爲什麼?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是自性裏頭本來具足的,這個不是外來的。

  

  佛法教人修行,自始至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放下而已。有人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兩手下垂。人家一看,懂了,放下。什麼是佛法?放下就是佛法。「佛法」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對于世出世間一切法的覺悟。佛是覺,法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如何覺了世出世間一切法?放下就是。你放不下,你的虧吃在這裏。我們讀了這段經文,聽了這些話,應當有所感觸。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師,我見出家人,第一個就是跟他見面,他頭一句話就是教我看破放下。以後我學佛深入經藏,才知道他老人家給我講的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真正是一切諸佛教化無量無邊衆生總原則總綱領。頭一天見面,第一句話就傳授給我,我能不能契入佛的境界,那就看自己怎麼做了。

  

  看破放下是功夫、是學問,要不斷向上提升。看破一點,就真的放下一點,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更看破一層,這兩個相輔相成,互爲助緣,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就是這麼個原則。我們今天爲什麼放不下?沒有看破。什麼叫看破?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叫做看破。所以,我們今天爲什麼放不下?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所以放不下。由此可知,經不能不讀,不能不解。佛教導我們深解義趣,你要是解得深,你放下就多,放下就徹底。是放下了,放下不夠深,不夠多,不夠廣,什麼原因?看破得不夠深。你所能夠放下的,決定是在你看破的那個範圍,你看破的範圍愈大,你放下就愈多,就這麼回事情。如來果地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全都搞清楚搞明白了,徹底看破,所以他也就徹底放下,就這麼回事情。

  

  所以放下是功夫,看破是智慧,沒有智慧哪來的功夫?真正了解人生的真相,自自然然你會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損人利己放下,把控製一切人的念頭放下,把占有一切的念頭放下。你要不真正了解,你怎麼會放得下?我們一般人講情執很深,那是真的。情是迷,就是你迷執得太深,迷情。覺是智。迷情那個現象,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産生這個現象,所以你迷得愈深愈放不下,心量愈小,堅固的執著。學佛不能不開智慧,智慧開了之後問題才解決。開大智慧,你就有比較圓滿的解決,你得自在受用,所以沒有智慧不行。

  

  『是其清淨方便地』,清淨是心,清淨是慧,清淨方便地,我們一般講的真實智慧,這個智慧有體有用,方便是作用,我們佛家常講的善巧方便,他對一切衆生處理得非常妥善,契機契理,真正的妥善。我們凡夫講度化衆生,實在講凡夫講度化衆生,這個話有語病,你拿什麼度化?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怎麼能度別人?這佛經上常講,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佛的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凡夫想度衆生,這個話實實在在說,是講過分了。我們幫助一切人,把佛法介紹給一切人,往往産生反效果,對方不但不能接受,還要說你迷信,這是什麼原因?我們沒有智慧,沒有善巧方便。如果是法身菩薩來,就不會了。爲什麼法身菩薩不來?時節因緣沒成熟,法身菩薩沒有這樣顯明的來幫助他,法身菩薩在暗中幫助他,助長他的因緣成熟。我們不知道,我們著急,希望他趕快得度,所以往往收反效果,這個就是證明我們的智慧能力不足。自己從這裏頭吸取經驗,改進,我們境界就會向上提升,正是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這個地方長智慧,在這裏頭吸取經驗教訓。好,今天時間到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八叁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