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十二卷)▪P4

  ..續本文上一頁都是善變的,意思就是告訴你,社會非常複雜,變化無窮,你要仔細去觀察。在變化當中,你能夠掌握到不變,你就有成就。一個手拿著珠,珠不變。龍會變,珠不變;無量變化當中,掌握到不變的原理原則,西方天王教給我們的。能夠有語言天才,通達各種語言,就可以跟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種族,文化技術科技上的交流,這才能做得圓滿。

  北方天王多聞。廣目天王教給我們是現前的,教我們到處去參訪,到處去看,去學習。北方天王多聞,是豎的。我們常講“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行萬裏路是橫的,讀萬卷書是豎的。我們要吸收曆史的教訓,要接受古人的智慧經驗,依這個基礎,我們再發揚光大。這四大天王教給我們的,我們不能把他當作普通神明來看待,那就全錯了,接受四大天王的教訓、教誨。他手上拿的是傘,傘表什麼意思?防止汙染。在古時候,汙染還沒有什麼嚴重,不太嚴重,他傘是收起來的。現在我要做四大天王像,多聞天王的傘我一定讓它張開,現在汙染太嚴重了,它是防止汙染的。防止,在這麼複雜的社會裏面,他知道汙染是決定不能避免。思想的汙染、見解的汙染、精神的汙染、心理的汙染、生理的汙染,不得了,幾千年前佛經裏面就提倡環保,現在講環保,環保就是防止汙染。諸位想想,佛法的教學多麼高明,幾千年前佛法就運用藝術來表達教義,非常可惜近代把它當作宗教,把這一些表法的義趣都當作神明來看待。只知道燒香膜拜,許願哀求,什麼用也沒有。你求佛菩薩保佑,佛菩薩真保佑你嗎?哪有這種道理?佛菩薩保佑是教導你,你明白了、你接受了,那真的得到他保佑。他的保佑是教學,不是其他,我們不能夠把他想錯了。

  這是四大天王,在此地略爲給諸位做一個介紹。我們要認識他,我們要了解他,我們聽到他的名號,見到他的形像,才真正得利益。所以天王殿要上這麼一堂課,讓我們了解這些大道理,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自己應該怎麼做,使自己個人得到幸福,家庭得到美滿,事業能夠成功,社會安定繁榮,國家富強,天下太平。四天王教我們這些大道理,教我們很好的方法,決定不迷信。請看底下經文:

  【白佛言。】

  他們先致敬,致敬之後就向佛提出報告。

  【世尊,地藏菩薩于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雲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爲我等說。】

  他們提出問題來,這個問題相信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問題。地藏菩薩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久遠劫”,沒有法子計算,什麼人也算不出來,諸佛如來共同算也算不出來。爲什麼?因爲它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本具無始無終,哪裏會有始終?無始無終才真正是久遠劫來的真實義。無間斷重複的發願,這是教我們。爲什麼?佛在經上講得很好,“閻浮提衆生,性識無定”,很健忘的。今天發了,早晨發了,晚上就忘掉,快得很。甚至于在佛菩薩面前這裏發願,磕叁個頭之後,出了大殿門就忘掉了,這就是性識無定。貪嗔癡慢忘不掉,爲什麼忘不掉?天天發、時時發,所以他忘不掉,根很牢。地藏菩薩示現給我們看,如何把貪嗔癡轉變成叁德。那也要加強薰習,不斷的發願就是薰習,天天發願,天天早晚都發願,養成一個習慣,起心動念是願力,而不再造罪業了。對治閻浮提衆生這個病痛,這是一副非常有效的藥方,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我們要學地藏菩薩,天天要發願。

  我們天天那個願,每一天發的衆生無邊誓度,豈不是一出大殿就忘掉?爲什麼會是這個樣子?有口無心,煩惱的薰習太久了。正是無量劫來我們受煩惱的薰習,現在乍聞佛法,縱然過去世有宿根,緣不足,還是惡緣多。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統統是惡緣,惡緣引起貪嗔癡慢,沒有善緣把你四弘誓願引發出來。所以在生活當中隨順煩惱,把煩惱無盡誓願斷忘得幹幹淨淨。學經教懶惰懈怠,不能精進,把法門無量誓願學也忘得幹幹淨淨。不學地藏菩薩這個辦法,怎麼能成就?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不斷發願的重要性,不斷發願意義之所在。四天王既然有疑、有啓請,佛必定爲他開示。請看經文: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

  這是兩個贊歎,佛說法字字句句都含義深遠。第一個善哉,贊歎他問得好,利樂有情問。第二個善哉,他們是護世的護法神,不論世人學佛、不學佛,不論世人是善人、是惡人,是行善、是造惡,他都護持。惡人造惡是愚昧無知,如果不得這些護法神的護持,他墮落得更苦,他所受的惡報不是眼前這個狀況;換句話說,護法神已經幫他減刑了。世間人並不知道,也不懂得感恩,還要倒過頭來說他迷信。可是護法神不會見怪,爲什麼?你愚癡,你沒有了解事實真相。你果然了解事實真相,你決定不是這個說法,他知道。如果說護法神說這一些愚癡的人,毀謗他、侮辱他、傷害他、破壞他的形像,傷害他,他不見怪。他如果見怪,他是凡夫,跟一般凡人一般見識;他有智慧,都是菩薩示現,示現天王身。本經裏面講得很多,還有許多佛菩薩示現鬼神身,在鬼道裏面、在地獄道裏面度衆生。愈是苦惱的衆生,諸佛菩薩對他愈慈悲,愈是要去幫助他。很有耐心的等他回頭、等他覺悟;沒有回頭、沒有覺悟的時候,給他做種種增上緣,來誘導他、來啓發他。無論是直接的、是間接的,是顯著的、還是不顯著的,才看到真正的慈悲,叫大慈悲心。所以這兩個贊歎意義很深。

  【吾今爲汝。】

  佛說,我今天爲你,爲你說。

  【及未來現在天人衆等,廣利益故。】

  今天你啓請、你來問,爲你說,同時也爲未來、現在天人大衆。未來、現在、天人大衆,涵蓋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國土裏面,六道衆生都包括在裏頭,不僅僅是娑婆世界。“廣利益故”,廣大的利益,這不是小利益,大利益。

  【說地藏菩薩,于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衆生方便之事。】

  你問,我就給你講。講,哪裏能講得完?說不完的。地藏菩薩度衆生的事說不盡,佛說也只簡單舉幾個例子來說,希望我們從這幾個例子當中,細細的去思惟。然後能夠體會到菩薩度衆生的願力,菩薩度衆生的善巧方便,真正不可思議。你想得愈多、愈清楚、愈透徹,你對菩薩的恭敬心愈增長,效法菩薩的心願愈真實。你不了解,你的敬意怎麼生得起來?不可能。只有真的認識他、真的了解他,那個恭敬心是從內心裏面生出來的。

  凡夫做不到,凡夫說老實話對一個人,連外表都看不清楚,他怎麼能理解?凡夫是肉眼,肉眼很差勁,菩薩有天眼,那就比我們高明多了。天眼是起心動念他能看得到;我們看凡夫起心動念,我們看不到。像這些大權示現的,那更殊勝。他們所具足的,五眼、十眼都具足,他們有慧眼、他們有智眼,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所以真誠的恭敬心就油然而生。我們學佛契入這個境界,世間人瞧不起,不足以爲怪,不可以計較。誰尊重你?諸佛如來、菩薩、這些善神,他們恭敬你,他們清楚。

  你有一顆真正善心,也不必到處去宣揚,我的心怎麼真、怎麼善、怎麼好,你怎麼說,人家聽起來假的,誰相信你?誰知道你存的什麼心?佛菩薩知道、天龍鬼神知道。世間人不知道,侮辱你、毀謗你是正常的,一點都不希奇。他是凡夫,經上講他是可憐憫者,你怎麼可以跟他計較?你跟他計較,那你的慈悲一點都沒有。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自己應該認真好好的、老老實實的修學。世間人贊歎你也好、毀謗你也好,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他贊歎你,他沒有見到你內心裏面真實的德能,那個贊歎不可靠的。他毀謗你,也沒有看到你內心裏面的造作,那個毀謗也是假的。

  諸佛如來的贊歎那是真的,那一點都不假。像世尊在本經裏面,贊歎地藏菩薩那是真的,這個一點也不假。他做的是廣利益。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特別指我們這個地區,以此爲例。他在這個地區“生死道中”,生死道就是六道輪回,在娑婆世界六道輪回裏面,他用的是什麼心,他做的是什麼些事情。“慈哀救拔”,慈是大慈悲,這是講他的心。從清淨、平等心裏面生起的大慈悲,這大慈悲叫清淨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救拔是他的事業,他在這裏做些什麼事?他在做救濟的事業,我們今天講慈善福利的事業,他做這個。拔是拔除一切衆生的災難,拔除一切衆生的痛苦。慈悲心是動力,菩薩從事這個工作沒有報酬,世間人做事不爲名總爲利。不要報酬,不爲利;也沒有一個人贊歎他,也沒有一個人獎勵他,不要名。忉利天宮大會佛贊歎他,除佛之外誰贊歎他?爲什麼沒有人贊歎?他的心、他的行沒有人知道。諸佛如來知道,諸佛如來尊敬贊歎,贊歎他的發心,贊歎他的事業。

  下面這句,“度脫一切罪苦衆生方便之事”,這舉幾個例子來講。他做一些什麼樣的救拔衆生之事?“度脫”這兩個字,我們要懂得它的意思。佛家常講度衆生,現在人對“度”很含糊,什麼叫度?用現在的話來說,幫助一切衆生,關懷衆生、愛護衆生,全心全力的幫助他們,解除他們的困難。這一切受罪受苦的衆生,這叫受報,果報從哪裏來的?要把因解除。諸位要知道,果上沒有辦法,要在因上下手。罪苦都是惡因造成的,要想在罪苦裏面脫離,一定要修善因,心行善了,惡道自然就出來了。菩薩度衆生還是教學,衆生聽了覺悟,肯接受、肯回頭,他就從六道出來了。他要聽了懷疑不能接受,這話未必可靠,未必是真的,那還繼續受苦。哪一天接受了、哪一天明白了,他才能真正脫苦。所以地藏菩薩跟佛陀一樣,從事于義務社會教學的工作。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十二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