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若得我母,永離叁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叁惡道,諸罪苦衆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光目女是地藏菩薩的前生。她的母親確確實實永脫惡道,爲什麼?如果沒有母親墮地獄這樁苦事,她怎麼會發心?她母親的功德是從這裏來的。是因爲她墮落地獄受這麼大的苦,激發這個孝子發大心,她能發這樣的弘願,希有的因緣是從她母親墮惡道而生。沒有這樁事情她就決定不會發心,她也不會去設齋供養,也不會去舍財造像,她母親給她是逆增上緣。所以真的是存、亡都得利,得大利,不可思議的利益。這願一發,給諸位說,她母親就永脫叁惡道。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她的願心我們要記住,如果我們也能夠以地藏菩薩發的願,作爲自己的本願,自己也發同樣的願,你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不但自己過去的父母眷屬能夠永脫惡道,佛家常講“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往上去九代的祖先,都能夠離惡道苦,生天享天福,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從這段經文上深深能體會到。她在佛像面前發願,從今而後百千萬億劫中,她願力之強,不是一時,不是短時間,也不是爲一處,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叁惡道。這個願行多大?空間多大?時間無限,在空間盡虛空、遍法界,只要有地獄及叁惡道的地方,這裏面所有苦難的衆生,她發大誓願去救拔。要幫助這些人,永遠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願這些受罪的人,像她母親一樣遭遇到苦難的人,他們完全都成佛了,自己最後成佛,這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空了,餓鬼、畜生道當然空,這一定的道理。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爲母發如是大願。】
這是孝感諸佛。這願一發就聽到有聲音,沒有見到佛像,聽到佛的聲音,感應非常的明顯,顯感顯應。她在佛像面前發願,這是感,明顯之感,立刻得到佛明顯之應。佛就給她說,她聽到佛的聲音,告訴光目:你大慈憫。這是真正如來的大慈大悲,普度一切衆生。“善能爲母”,你這個願心、大慈憫心,是因爲你母親墮惡道的因緣,你才發的。
【吾觀汝母,十叁歲畢,舍此報已,生爲梵志,壽年百歲。】
佛告訴她:你的母親業報轉了,願一發就轉了。你的母親十叁歲死了之後,她還得人身,而且很殊勝,生爲梵志,是修行人,婆羅門教裏面的修行人。而且長壽,她活一百歲。
【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
“無憂國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她在修道當中,有殊勝的因緣聞到佛法,聞到佛法之後,她發心念佛求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壽命不可計劫。】
同阿彌陀佛無量壽。
【後成佛果。】
在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所以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法門。成佛之後,
【廣度人天,數如恒河沙。】
這是清淨蓮華目如來告訴光目:你母親往後的這一些善報。這是光目女一段的故事,地藏菩薩因地發願。佛說完之後,告訴定自在王。請看經文: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
那個時候的羅漢,教光目度母親的這個人,就是現在的無盡意菩薩,這是等覺菩薩。當年是個羅漢,羅漢不一定是四果,諸位要曉得,初果也叫羅漢,二果、叁果都叫羅漢,現在是等覺菩薩。
【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
現在也是等覺菩薩。
【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將她的本迹因緣統統說出來了,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請看下面經文:
【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恒河沙願,廣度衆生。】
佛在這個地方再次的勸勉我們,要明了這個事實真相。過去久遠劫中,地藏菩薩生生世世遇到這些苦緣,激發她的悲願,生生世世發願。“發恒河沙願”,發願次數這麼多,所以他的願心這麼強,願力這樣廣大,對象都是盡虛空、遍法界苦難的衆生。請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未來世中。】
這未來世就是指我們現在。我們現在去佛在世的時候,照西洋人的說法也兩千五百多年,照中國曆史的記載叁千多年了。所以未來世中,就是指我們現在。
【若有男子女人。】
男子、女人沒有加上善,換句話說,造業的男子、女人。底下講:
【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如是諸業衆生,必墮惡趣。】
這是講現在世,造這些業在今天社會太普遍,隨時隨處我們都能夠見到。他們如果繼續再造,不知道回頭,必墮惡趣,惡趣是叁惡道。而且人生在世是非常短暫的,短暫的時間極容易造作惡業,造作重大的惡業,轉眼之間就看他要受苦報。
【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衆生,即得解脫叁惡道報。】
幾個人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能夠聽從善知識的教誨?真正的善知識,明了因緣果報的道理,明了因緣果報事實的真相,他的勸告是真誠的、是慈悲的、是親切的,我們聽了之後應有感動。“一彈指間”是講時間之短,很短的時間。你能夠“歸依地藏菩薩”,歸是回歸,從前造作一切罪業,現在回頭,不造了;依是依靠,依靠地藏菩薩的教誨去修行。地藏菩薩的教誨在哪裏?就是這部經。這部經不很長,不難受持,我們每天能夠讀誦、能夠解義、能夠依教奉行,這叫歸依地藏菩薩。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爲人演說,這叫歸依。而不是每天把這個經念一遍就算了,這不行。念一遍是你阿賴耶識裏面,增長善業的種子,你的行業要不改,不能改過自新、不能回頭,還是要受惡報。不過這個惡報會輕一些,脫離惡道的時間會快一點,這是一定的。但是要想不墮惡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緣果報的理論就被推翻了。因爲常常讀誦,你沒有去做,心裏頭、阿賴耶識裏頭《地藏經》的種子多,容易起現行、容易覺悟,有這麼個好處。什麼時候在惡道裏面覺悟過來,你就馬上離開惡道了。而阿賴耶識裏頭,沒有深刻的印象,遇到這些苦報,他不覺悟、他不回頭,這個苦就有得受的。
如果你讀誦又能解義,這就要善知識。善知識的緣有淺深不一樣,淺的,勸你一彈指皈依;深的,要把事實給你講清楚、講明白,再勸導你怎麼去修行,這善知識緣就深了。你都清楚、都明白,真的回頭了,回頭救自己,不是救別人。如果不回頭、如果不救自己,必定墮惡道。就像光目女母親講,地獄裏面的苦況說之不盡,不忍心說。果然回頭依教奉行,遵守佛陀的教誨,每天受持、讀誦、爲人演說,這個人“即得解脫叁惡道報”,決定不會造叁惡道的業,也不會受叁惡道果報。這什麼原因?緣轉了。
諸位要曉得,佛法是講理,你過去造作這些業習種子永遠存在,不會說你今天修善,這個善可以抵罪過,不能相抵的;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永遠不能夠相抵。但是罪業深重,這個罪報決定有,我現在暫時不想受這個惡報,我想把這個善的果提前,這行,這個可以做到。道理在哪裏?緣。我從今天起斷一切惡,我把惡緣斷掉,惡業的種子雖然在,沒有緣它不起現行。我這個善雖然少,我把善的緣加強,讓善先開花、先結果。這可以做得到,這是合理的,真的是合情、合法、合理。所以我們從今天起,一定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就是把惡緣中止,過去雖造極重的惡因,沒有惡緣,惡因不會結果。善雖然很微弱,做的善事少,這是一點點小善也行,從今而後加強它,使善緣增長,善果先現前,這就好。下面佛教導我們,教給我們怎樣轉變這個果報,這段開示很重要。
【若能志心歸敬。】
這是第一句,這是根本。“歸”是歸依。歸依,諸位要記住,決定是依教奉行才叫歸依。如果不能做到依教奉行,不叫歸依,你沒回頭;歸是回歸。真正回頭必定有敬,誠敬。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是有人向祖師請教,佛法修學,入佛門有沒有什麼秘訣?大師的答覆是:有,誠敬,這是入佛的秘訣。所以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能感動諸佛加持。我們看婆羅門女、光目女,看這些故事,她們爲什麼能得到這麼明顯的加持?誠敬。這是總,下面是別說。誠敬表現在哪裏?
【瞻禮贊歎。】
“贊歎”就是爲人說法,爲人演說。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就是贊歎地藏菩薩,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是贊歎阿彌陀佛,指講經說法。下面這是瑣碎的事情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飲食,這是供養,都是表現給別人看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此地,這段意思沒講完,下次我們接著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十一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