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機”,是非常圓滿,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個衆生也沒有遺漏,這才看出地藏法門的偉大,地藏法門的內涵,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領會,去領悟,對于整個大乘佛法的信心自然建立。大乘包括的法門無量無邊,正像四弘誓願裏講的,法門無量誓願學。爲什麼要學那麼多法門?是爲了要度無量無邊的衆生。無量無邊不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是指盡虛空遍法界,像地藏菩薩一樣普化,不懂無量法門怎麼行!這樣說來,學佛是不是從廣學多聞下手呢?不是的。我們的壽命有限,就算活二百歲,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大藏經,兩百年我們也學不了,何況還有世間這麼多典籍!一部四庫全書,等于十五部大藏經,怎麼學法?要學無量法門,到哪裏學?釋迦牟尼佛把我們通通送到阿彌陀佛那裏去學,到那裏,就有無量的壽命,法門再多也學得完。何況到西方極樂世界,彌陀大願威神真實的加持,很容易貫通所有的法門。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到極樂世界以後的事情,不是現在,現在只學一個法門。什麼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到那裏去之後,我們再學無量法門,就沒錯了,就安全妥當。
菩薩度化之緣
如來贊歎品第六、利益存亡品第七、閻羅王衆贊歎品第八,這叁品是說明菩薩度化之緣。前面介紹地藏菩薩的願力不可思議,教學的對象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衆生,與彌陀經、無量壽經所說沒有兩樣,叁根普被,利鈍全收,顯示出這個法門的廣大無邊。菩薩到底有沒有能力度衆生呢?此地講的緣有兩個意思,一是能力,一是機會。假如菩薩有能力而沒有機會,也沒有辦法度衆生;有機會而沒有能力,也不能度衆生。必須衆緣具足,自利利他的事業才能達到圓滿。
法門殊勝,世尊二次放光
爾時世尊,舉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出大聲音,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诃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贊歎地藏菩薩摩诃薩,于十方世界,現大不可思議威神慈悲之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
第六品經文一開端,我們又看到世尊舉身放大光明,這一句不能忽略,因爲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放光多半在正宗分,而且只有一次。這一部經不一樣,序分理放大光明雲,正宗分又看到放光,流通分也放光。經典中,叁分放光的很少。華嚴經與無量壽經叁分放光,這部經也叁分放光,顯示出此經典法門真實不可思議,可以稱得上是大乘之大乘、一乘之一乘、,跟華嚴、法華、無量壽經比,絕對不遜色,無論在境界、地位上,都是相同的,可見我們必須重視此經。
令一切衆生證涅槃樂
吾滅度後,汝等諸菩薩大士,及天龍鬼神等,廣作方便衛護是經,令一切衆生,證涅槃樂。
佛勸勉與會的菩薩、護法天龍鬼神。這一句話也非常重要,跟彌陀經意趣相同。阿彌陀佛六方佛那一段裏,看到阿彌陀經的本名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從這一段經文,我們明了地藏經也是一切諸佛菩薩所護念經。學佛的同修常常祈求佛菩薩保佑我們、加持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得到諸佛菩薩的保佑與加持呢?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就得到了。爲什麼?因爲這部經是一切諸佛菩薩護法龍天所擁護的一部經典,我們依此修學,一定會得到佛菩薩與所有護法神的擁護。這部經典能令一切造善、造惡的衆生證涅槃樂,與淨土宗叁經一論所說一樣。佛法信心的建立非常難。記得我出家兩年後受戒,受完戒後,到臺中看李老師。老師第一句話告訴我:“你要信佛。”一般人聽到會很詫異。我學佛七年才出家,出家兩年才受戒,而且一出家就開始講經,也講了兩年。老師第一句話告訴我要信佛,然後跟我講解,信佛不容易,有很多人出家一輩子都不信佛。什麼才叫信?必須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理解,真正做到“信受奉行”。如果沒有做到這四個字,那個信心是流水道心,古德比喻爲水上的浮萍,是無根的信心。什麼時候真正能夠成就?彌陀經上是從五根、五力講起。五根第一個是信根,信有了根,這才談得上信。我們今天信佛沒有根,哪有力量!什麼樣子才有信根?地藏經中長者子、婆羅門女、光目女,都做出樣子給我們看,像他們那樣子才真正叫做信佛。信了之後就發願,發願之後就真正修行。信、願、行叁資糧同時具足,所以婆羅門女念佛一天一夜就念到一心不亂。外道女子念佛一天一夜就成了菩薩,超凡入聖,這叫信。因此,本經“令一切衆生證涅槃樂”不是假的,是事實。光目女雖然比婆羅門女修證功夫次一等,也有真實的成就,正符合金剛經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從地藏經這一段經文看到,這個法門能令一切衆生修行證果,顯示這個法門確實是圓頓大法,不是一個普通的法門。
普廣請法
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贊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唯願世尊,爲未來世,末法衆生,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衆生,頂受佛語。
會中有一位普廣菩薩代我們向佛請法。普廣菩薩不僅是法身大士,也是一位等覺菩薩,他見到世尊在忉利會上極力贊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祈求世尊爲我們具體說明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我們內心深處確實想知道這一樁事情,普廣菩薩代我們問出。經上說:“爲未來世末法衆生。”正是爲我們現前大衆而問,地藏法門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衆等,谛聽谛聽!吾當爲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世尊未開示之前,先囑咐大衆“谛聽谛聽”。我們聽經能不能得利益,關鍵就在這一句。古德常說:“聽教要在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消歸自性,聽經就開悟。我們爲什麼聽經不開悟?因爲沒做到谛聽。谛聽,淺說是:你要仔細的聽、要專心的聽。如此,會有小悟,但還不是佛說谛聽的意思。這部經是大乘圓教的經典,大乘圓教攝受的根機,必然像華嚴經上所說的法身大士,他跟我們凡夫怎麼會一樣!所以那個境界就高了。我們不但不是法身大士的境界,連小乘初果的境界也沒有。小乘初果見思煩惱裏八十八品見惑都斷盡,我們今天煩惱一品也沒斷,不但沒斷,還天天增長。我們如果能做到專心聽、一心聽,就會得受用、得利益。一心、專心是說沒有二心。一面聽一面打妄想是二心,一面聽講一面想它的意思就是二心。一心是:只聽講,心裏一個念頭都沒有,這叫一心聽、專心聽。聽懂,它自然就懂,不要去思考;不懂也不要去想它,不懂就算了,不要去理會它,不要去研究,也不要去討論;這叫一心聽、專心聽,這樣聽法會開悟。多聽幾遍,每聽一遍都有一遍的悟處,不可以研究,一研究就落到意識裏面,就變成叁心二意,是不會開悟的。叁心:阿賴耶是心,末那是心,第六意識是心,這叫叁心。二意:末那是意根,第六意識,叫二意。權小以下,用的是叁心二意。無量劫以來,我們天天用叁心二意,用得很習慣,不用也不行了,這就是我們修學的障礙,不能開悟的原因。交光大師在楞嚴經正脈裏教我們“舍識用根”。舍識用根就是不用叁心二意,而用六根根性。用六根根性,才是大乘經上所講的“谛聽”。用聞性來聽,用見性來見,哪有不開悟的道理!說易做難,我們從一心一意聽這裏下手,會得到好處的。
見聞滅罪
佛完全從事相上說明地藏菩薩對我們許許多多實際的利益。事,一定有個道理在,如果不明理,這些事我們看起來像神話一樣。一切經典裏最難講的是地藏經與阿彌陀經。爲什麼?全是講神話。聽衆如果對理論不明了,很難接受啊!理論明了之後,再跟他講這些事,自然就會相信。我們舉一段經文作例子來說明: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诃薩名者,或合掌者、贊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叁十劫罪。
利益這麼大,大到我們不敢相信。關鍵在于我們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是大乘的標准,換句話說,觀經叁福十一句通通做到,那樣標准的人聞名、合掌、贊歎、作禮,他超越叁十劫罪,這並不過分,我們信得過。我們不是此地所講的對象,不但菩薩的善我們沒有,二乘善也沒有。二乘善第一條是“受持叁皈”,一般人只是有名無實的皈依,沒用處。“皈”是回頭,你真回頭了嗎?“依”是依靠,你依靠什麼?即使是人天的善,我們也沒有。地藏法門修學的標准頗高,比念佛法門帶業往生的門檻還要高一層。人天福 —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到了沒有?也許你點點頭,認爲差不多做到了。慈心不殺,做到了沒有?也許你吃長素,不殺生了。十善業有沒有做到?身叁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業: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太難做到了。意叁業:不貪、不嗔、不癡,那就更難做到。如果連十善都做不到,世間善人的資格都沒有,如何得到實利!此地講的是大乘菩薩善。這也就是說明,我們學佛要從叁福下手,修功才不致于白費,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佛在這品經裏給我們說了許許多多利益,都是舉事實,啓發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發清淨願來修學這個法門,效法菩薩,這是佛講這一品經意趣之所在。經裏敘說的這些事實,我們讀了之後要認真檢點,佛陀教我們要做的,有沒有做到?佛在經上舉了許多例子,那些造作罪業的人,他造哪些罪業,在這一品經裏,也說得非常具體。我們要反省反省,我自己有沒有犯這個罪過,如果自己造作這個罪過,經上講的果報,我們要承受。經上常講,一定會墮叁惡道。對佛法有清淨信願的人,讀此經常會寒毛直豎。不讀此經,自己平常起心動念,不知道是過失。經展開一念,對照自己的心行(心是念頭,行是身口的行爲),才發現自己就像經上所講:“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這是事實。起心動念都在造罪,我們想消災滅罪,怎麼能夠消滅得了。求佛求菩薩沒用啊!所以,真正修學的…
《地藏經的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