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裏禅外悟人生▪P8

  ..續本文上一頁石。如我們敬愛我們的國家,要怎樣表示尊敬呢?用顔色布做成國旗,當升旗的時候,恭恭敬敬向國旗行禮,我們能否說這是迷信的行爲?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雖沒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爲敬禮的對象,有的還跪下禱告,這與拜佛有何差別呢?說佛教禮佛爲拜偶像,這是西洋神教徒對我們禮佛的意義不夠理解。

  至于香花燈燭呢?佛在世時,在印度是用這些東西來供養佛的,燈燭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潔,信佛禮佛,一方面用這些東西來供養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從佛得到光明清淨,並不是獻花燒香,使佛聞得香味、點燈點燭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還不是用這些東西嗎?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儀式。禮佛要恭敬虔誠、禮佛的時候,要觀想爲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東想西,或者講話,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禮佛的意義。

  ------------

  切莫誤解佛教(3)

  ------------

  (二)“禮忏”。佛教徒禮忏誦經,異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誤以爲迷信。不知道“忏”印度話叫忏摩,是自己作錯了以後,承認自己錯誤的意思,因爲一個人,在過去世以及現生中,誰都做過種種錯事,犯有種種的罪惡,留下招引苦難,障礙修道解脫的業力,爲了減輕及消除障礙苦難的業力,所以在佛菩薩前,衆僧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消除自己的業障。佛法有禮忏的法門,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進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內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會忏悔要怎麼辦呢。古代祖師就編集忏悔的儀規,教我們一句一句念誦,口誦心思,也就是知道裏面的意義,忏悔自己的罪業了,忏儀中教我們怎樣的禮佛,求佛菩薩慈悲加護,承認自己的錯誤,知道殺生、偷盜、邪淫等的不是,一心發願改往修來,這些都是過去祖師們教我們忏悔的儀規,(耶教也有耶稣示範的禱告文)但主要還是要從心裏發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連現成的儀規也不會念誦,就請出家人領導著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悔,專門請出家人來爲自己禮忏了,有的父母眷屬去世了爲要藉叁寶的恩威,來消除父母眷屬的罪業,也請出家人來禮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爲了鋪排門面爲了民間風俗,只是費幾個錢,請幾個出家人來禮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無忏悔懇切的誠意,那是失掉忏禮的意義了。

  佛教到了後來,忏悔的意義糢糊了。學佛的自己不忏,事無大小都請出家人,弄得出家人爲了佛事忙,今天爲這家禮忏,明天爲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佛事爲唯一事業;出家人主要事業,放棄不管,這難怪佛教要衰敗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時的忏悔,也是超過請了許多人,作幾天佛事的功德,了解這個道理,如對父母要盡兒女的孝心,那麼爲自己父母禮忏的功德很大。因爲血緣相通,關系密切的緣故。不要把禮忏,做功德,當作出家人的職業,這不但毫無好處只有增加世俗的毀謗與誤會。

  (叁)“課誦”。學佛的人,在早晚誦經念佛,在佛教裏面叫課誦。基督教早晚及飲食時候有禱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誦經,這種宗教行儀,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不過爲了這件事情,有幾位問我,不學佛還好,一學佛問題就大了,我的母親早上晚上一做功課,就要一兩個鍾頭,如學佛的都這樣,家裏的事情簡直沒有辦法推動了,在一部份的居士間,確有這種情形,使人誤會佛教爲老年有閑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學,其實,早晚課誦,並不是一定誦什麼經,念什麼佛,也不一定誦持多久,可以隨心所欲依實際情形而定時間,主要的須稱念叁皈依,十願也是重要的,日本從中國傳去的佛教、淨土宗、天臺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課,簡要而不費多少時間,這還是唐、宋時代的佛教情況,我們中國近代的課誦,一、是叢林所用的,叢林住了幾百人,集合一次就須費好長時間,爲適應這特殊環境所以課誦較長。二、元、明以來佛教趨向混合,于是編集的課誦儀規,具備各種內容,適合不同宗派的修學。其實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從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時間短些不要緊,次數不妨增多,終之學佛,不只是念誦儀規,在家學佛,絕不可因功課繁長而影響家庭的工作。

  (四)“燒紙”。古代中國祭祖時有焚帛風俗,燒一點綢緞,給祖先享用。後來爲了簡省就改用紙來代替,到後代做成錢,元寶鈔票,甚至于紮房子、汽車來焚化,這些都是古代傳來的風俗習慣,演變而成,不是佛教裏面所有的。

  這些事情,也有一點好處,就是做兒女的對父母表示一點孝意。自己飲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記父祖的恩德,有慎終追遠的意義。佛教傳來中國,適應中國,方便的與念經禮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爲大事”及“厚葬”的風氣下,不免鋪張浪費,燒得越多越好,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評,而佛教也被認爲迷信浪費了。佛教徒明白這個意義,最好不要燒紙箔等,佛教裏並沒有這些。

  如果爲了要紀念先人,象征的少燒一點,不要拿到寺廟裏去燒,免得佛教爲我們受罪。

  (五)“抽簽,問蔔扶乩”。有些佛寺中,有抽簽、問蔔甚至有扶乩等舉動,引起社會的的譏嫌,指爲迷信。其實純正的佛教,不容許此種行爲(有沒有效驗,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學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過去及現在作有惡業,絕不能趨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惡將來避不了惡報,要得到善的果報,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作去,絕不使用投機取巧的下劣作風。這幾樣都與佛教無關,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應絕對避免這些低級的宗教行爲。

  四、由于佛教現況而來的誤解

  一般中國人,不明了佛教,不明了佛教國際的情形,專以中國佛教的現況,隨便批評佛教。下面便是常聽到兩種:

  (一)“信仰佛教的國家就會衰亡”。他們以爲印度是因信佛才亡國,他們要求中國富強,于是武斷的認爲不能信仰佛教,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研究過佛教曆史的都知道,過去印度最強盛時代,便是佛教最興盛時代,那時候,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一印度,把佛教傳播到全世界。後來婆羅門教複興,摧殘佛教,印度也就日見紛亂。當印度爲回教及大英帝國滅亡時,佛教已經衰敗甚至沒有了。中國曆史上,也有這種實例。現在稱華僑爲唐人、中國爲唐山,就可見到中國唐朝國勢的強盛,那個時候,恰是佛教最興盛的時代,唐武宗破壞佛教,也就是唐代衰落了。唐以後,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都崇信佛教,也就是宋朝興盛的時期。明太祖本身是出過家的,太宗也非常信佛,不都是政治修明,國力隆盛的時代嗎!日本現在雖然失敗了,但在明治維新之後擠入世界強國之列,他們大都是信奉佛教的,信佛誰說能使國家衰弱?所以從曆史看來國勢強盛時代正是佛教興盛的時代。爲什麼希望現代的中國富強,而反對提倡佛教呢!

  (二)“佛教對社會沒有益處”。近代中國人士,看到天主教、基督教辦有學校醫院等,而佛教少有舉辦,就認爲佛教是消極,不做有利社會的事業,與社會無益,這是錯誤的論調,最多只能說,近代中國佛教徒不努力,不盡責,絕不是佛教要我們不做,過去的中國佛教,也辦有慈善事業,現代的日本佛教徒,辦大學、中學等很多,出家人也多有任大學與中學的校長與教授,慈善事業,也由寺院僧衆來主辦。特別在錫蘭、緬甸、泰國的佛教徒,都能與教育保持密切的關系,兼辦慈善事業。所以不能說佛教不能給予社會以實利,而只能說中國佛教徒沒有盡了佛弟子的責任,應該多從這方面努力,才會更合乎佛教救世的本意,使佛教發達起來。

  中國一般人士,對于佛教的誤解還多得很,今天所說的,是比較普遍的,希望大家知道了這些意義,做一個有純正信仰的佛教徒,至少也能夠清除一下對佛教的誤會,使純正佛教的本意發揚出來。否則看來信仰佛教極其虔誠,而實包含了種種錯誤,信得似是而非,這也難怪社會的譏嫌了。

  ------------

  受十善戒法

  ------------

  《歸敬儀》雲:“受十善法者,謂身叁口四意叁善行,此之十業戒善之宗,今多依相,罕有受者。今謂不然!先須願祈:不造衆惡,依願起行,有可承准。若不預作,辄然起善,內無軌轄,後遇罪緣,便造不止,由先天願,故造衆惡,大聖知機,故今受善。”又雲:“次明受法,有師從受,無師自誓,如上叁歸,叁自歸已,口自發言,我某甲盡形壽于一切衆生起慈仁意,不起殺心。如後九善例此,而不複繁文。”案:受十善戒者,別有受十善戒經委明。今未及檢尋,且依《歸敬儀》文酌定受法如下。其示相文,依靈峰《選佛譜》十善文錄寫,可暫承用。俟後檢尋受十善戒經,再爲改訂可耳。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受持十善戒法(叁說)。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盡形壽受持十善戒法竟(叁結)。

  我某甲,盡形壽,救護生命,不殺生。

  我某甲,盡形壽,給施資財,不偷盜。

  我某甲,盡形壽,遵修梵行,不淫欲(若在家人,改爲不邪淫)。

  我某甲,盡形壽,說誠實言,不妄言。

  我某甲,盡形壽,和合彼此,不兩舌。

  我某甲,盡形壽,善言安慰,不惡口。

  我某甲,盡形壽,作利益語,不绮語。

  我某甲,盡形壽,常懷舍心,不悭貪。

  我某甲,盡形壽,恒生慈愍,不嗔恙。

  我某甲,盡形壽,正信因果,不邪見。

  已上各一說回向,如常可知。

  《南山律》謂:意叁者,大乘初念即犯。《成宗》次念乃犯。次念者,所謂重緣思覺,即是後念還追前事也。今初心受持者,宜先依成宗次念之例行之。

  ①本文一九四零年八月十六日作于福建永春普濟寺。

  ②…

《禅裏禅外悟人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生之最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