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份上,不能含忍而起恨,惱亂自他謂之嗔。
3癡:在中庸境上,非順非違,起諸迷惑,不能覺察,對于一切法不能明了,謂之癡。
4慢:心起驕傲,靠自己勢,輕賤他人,謂之慢。
5疑:對于一切善法,自心起疑,不能抉擇,迷昧法相,謂之疑。
總之,勞煩我心,使之不得安甯;熱勞我心,使之不得清涼,叫做煩惱。由于貪而感受饑馑;由于嗔而感受刀兵;由于癡而感受病痛。甚至水火風的大叁災,無非是由衆生的貪嗔癡叁毒的感召而來,渾濁自性,故名煩惱濁。極樂國中的衆生是諸上善人,已離諸煩惱的聖衆,故祈大家,速求生彼國,與諸聖衆同聚,是幸。
衆生濁:衆是非一之稱,生是天上人間,叁惡道中,處處都能受生故雲衆生。又借地水火風等許多的要素才會有生,所以稱爲衆生。
衆生昧于緣生,執著我相,一切悉以我爲主宰,因此,起了利己私心,故做出種種的惡業,以所造惡業,固然墮落惡趣,卑陋不堪,故稱衆生濁。極樂國中是清淨莊嚴,其衆生是微妙相好,故祈大家速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超越衆生濁,是最好沒有的。
命濁:命是生命。心理與血肉,連持在一起,有知覺,能活動,所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以息、暖、識,互相不散,是謂命。
在人生中,所受寒暑遷流,從少到老,變化刹那不住,更有以人力不可抵抗的天災等苦惱迫逼,斷滅命根,故稱命濁。極樂國中的衆生,壽命無量,故祈大家,專心念佛求生淨土,超越命濁,這豈不是很好的方法。
總之,念佛法門只有執持一聲莊嚴的阿彌陀佛,而俱信願,則能往生,一往生則能轉劫濁爲清淨海會;轉見濁爲無量光;轉煩惱濁爲常寂光;轉衆生濁爲蓮華化生;轉命濁爲無量壽,有如是特殊,故本師大聖釋迦世尊,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不畏剛強難化的衆生而來負責教化,這是值得六方諸佛稱贊他說:“釋迦牟尼佛,能爲甚難希有之事,能于娑婆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消文】本師釋迦世尊,爲了許多的衆生說明在這世間上,所難得相信的最方便最殊勝的修法。
【釋義】爲字要讀去聲。諸衆生叁字,非指凡夫,包括二乘等亦在內。一切世間是普天下之謂。此段文是說:在五濁惡世的衆生,悉爲物欲所蔽,知見昏濁,不易接受念佛圓頓法門,而釋迦世尊以獨到超人類的思想,宣說最方便、最捷徑、最殊勝的行法,不憚其煩,更不待請問而宣說出來,這我想除了釋迦世尊而外是找不到第二位的。
念佛法門,被稱爲難信之法,據古來的法師大德們,對于難信二字講解很多,今單舉明蓮池所說的八種難信引出來談談。
1居于五濁世界的衆生,習慣已久,反而覺得心安,尚且見聞有限,而忽聞有個西方清淨莊嚴、殊勝無比的安樂世界,都以爲莫須有,而疑無此事。
2雖知世界無盡,在無盡的世界中,都可以往生,何必一定要生極樂?
3娑婆距離極樂,有十萬億佛刹之遠,雖欲求生,如之何能得往生?
4極樂世界是莊嚴華美,環境殊勝,豈是五濁衆生,無智的凡夫,得能住居之處?
5莊嚴的淨土,必須修持多種的功行、奇特的法門才能得往生,而只念幾聲阿彌陀佛,或一日至七日之間,就得往生,享受極樂的殊勝,怎能使人相信?
6受胎必須要經過父母,而生極樂不須要父母,悉是蓮華化生出來,這種說法豈能使人無疑?
7初心學佛的人,大多數是容易退墮的。而極樂世界即使是可生,也要大福德者、大智慧者、修大行者。以初機學佛的衆生,一生彼國,就能得到叁不退,這又是使人難以相信。
8或說有淨土,或說無淨土,使淺智的初學佛者,總是狐疑不決的。
根據上面所說,真是使六道中的衆生難以相信,甚至二乘的聖人也不免懷疑,所以在濁世演說淨土法門,猶如對盲人指白指黑然的。
謹勸大家相信,我們的教主釋迦世尊所宣說出來的都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诳語、不異語,故當以至誠心來接受奉行才對。
丁二本師結歎勸
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說:“你們當要知道,我在此五種惡濁的世界上,修持信願念佛的法門,而得成就了佛道,更能爲一切衆生,說最難相信的行法,實在是不容易的。”
【釋義】此段是釋迦世尊自說的話。上二段是六方諸佛,稱贊釋迦世尊功德的話。甚難:這二字是結句,結上“行此難事”,“說難信之法”。因爲一切世間的衆生,都是不容易相信只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就能成佛,而釋迦世尊,卻在五濁惡世中,修持信、願、念佛,得往生極樂世界而成就佛道。以此已知,釋迦世尊以身作則,修難行之行,在難成道之處而成道,更能爲一切衆生宣說,難爲相信的念佛法門,二事兼行,故爲甚難。
講到這裏,已費了很多的時間,也將念佛的法門講完了,希望大家,當信釋迦世尊的金言,速修念佛法門,求生極樂,才不負釋迦世尊的叮咛,亦才不負彌陀如來的垂手已經十劫了。
丙四法衆禮退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消文】釋迦世尊說完這部經時,舍利弗以及許多的比丘僧,還有天、人、阿修羅等八部的衆生,大家歡喜,相信領受,禮拜了世尊後,各各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釋義】此段是本經最後的一段,顯明聽衆得益信受奉行的文。
在過去很多的大德們,講解本經,都以本段判爲流通分。谛觀文意,自六方佛起悉含有弘揚流通之義,所以我將“舍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起判爲流通分,請學者研討之!
一切世間:一切二字是包括器世間、有情世間。世是時間,間是空間。總之,在宇宙萬有中,所有的生靈,包括六道的凡夫等,生存在這時間與空間的環境裏,謂之世間。
天人阿修羅等:等字是指其他尚未說出來的。若全部俱足有八部衆,第一是天上的天人。第二龍衆。第叁是夜叉衆(譯爲輕捷,是神道類的一種,在虛空中飛來飛去的鬼)。第四是乾闼婆(譯爲尋香,在忉利天管音樂的神)。第五是阿修羅(譯爲非天、無德,因這一道的衆生,福報神通,超勝人道,與天道是差不多的,只因爲他們在因地修布施行時,帶有嗔恨我慢心,所以感到有天道之福而無天道之德,這是另有一種受報的衆生,故稱爲非天、無德)。第六是迦樓羅(譯爲金翅鳥,是鳥類之最大者,兩個翅膀展開起來有叁百叁十六萬裏之大)。第七是緊那羅(譯爲疑神,形是與人一樣,只是頭上加有角而已,專司歌唱的神)。第八是摩侯羅迦(譯爲大蟒,其形像是人身蛇首,故稱大蟒,亦是樂神之類)。
歡喜:歡喜二字是表示安住慶幸的意思。要知道一切衆生自無量劫來,沈淪在生死苦海中,有時天上人間,有時馬腹牛胎,展轉受苦沒有出期。今天承受世尊大慈大悲,無問自說,最方便、最簡捷、最直徑的念佛法門,能得求生西方極樂,享受一切的安樂,正如久病忽遇良醫,心裏煥然一新,得著安住,這豈不令人歡喜呢!
信受:信受二字是表示信入內心,如法受持的意思。
作禮:是表最虔誠,頭面接足最大的行禮。
而去:去字是聽法已畢,各自退去自修的意思。總之!聽完了最圓頓的念佛法門後,當要將無始劫來的塵勞煩惱,所有的無明心、貢高心、我慢心、貪心、嗔心、癡心,要放去、休去、除去、滅去;生死要趕快斷去;對于念佛法門,要堅信發願去;認真地念去、修去、證去,一直向著西方的大道進去;至速享受安樂去,才是真正的符合經旨。
最後要知道本段文,“從佛說此經已至最終信受作禮而去止”之句,非世尊所說,乃是阿難結集時,將彌陀法會的實情記錄下來附在最末,希望後來的一切衆生,如是傳流奉行的願望。
以上,本經已講完,祈願大家不要聽完作罷,該須心讀眼警,實行念佛,也才不辜負釋迦世尊救世的本懷。
(完)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