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九叁卷▪P3

  ..續本文上一頁

  

  這樁事情,我們在前幾年有同修送我一本書,《曠野的聲音》,這一本書是寫澳洲沙漠地區。澳洲中央是沙漠地帶,沙漠地帶的土著,我們看到土著對于疾病的醫療,完全用心理,非常有效果。他們那個病嚴重的時候,他們心理治療的時間長,二、叁個小時,一次二、叁個小時,一天做二、叁次,很嚴重的病兩天就好了,完全恢複正常。所以我們這個小病,一天做個叁次以上,不痛就忘了做,一痛就想起了,一次做五、六分鍾,小病一個星期確實就能恢複。

  

  小叁災是什麼?佛說刀兵劫、瘟疫,刀兵劫是戰爭,第二是瘟疫,第叁是饑餓,小叁災。早年,我們對小叁災都講不清楚,這個世界上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去中國跟日本八年抗戰。佛經上說這個刀兵劫,就是戰爭的時候七天七夜,刀兵劫。這麼長久的戰爭不算刀兵劫,刀兵劫是七天七夜。瘟疫,什麼瘟疫?嚴重到什麼程度?我們也不知道,講不清楚。饑餓,大概總是旱災、水災,沒有收成,我們總是朝這一方面想,講不圓滿,自己也有疑惑。我在叁十年前,第一次跟著道安法師訪問日本,我們到長崎、廣島去參觀,恍然大悟,才知道世尊所講的小叁災是核子戰爭。

  

  那現在這個核武,如果七天七夜那還得了!那個災難比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國八年抗戰,還要嚴重,那真的叫劫難,真的叫世界末日。我們到日本參觀,看到日本這些資料,我去年到日本,又到廣島再去看一次,我還買了很多資料回來。原子彈爆炸之後,這個瘟疫是什麼?就是核子的輻射,雖然當時沒有死,嚴重的核輻射。真的七個月七天,他沒有死還能活下來,那就逃過這一劫。多半這個受到核輻射的影響過不了七個月,我們才曉得這個叫瘟疫,佛經上講的瘟疫是講的這個,不是其他的瘟疫。

  

  再接著被炸的這些地方,七年七個月七天地上草木不生,這就饑餓。跟佛經上講的,原來佛經上的小叁災是講這麼一個災難。所以這個核武戰爭要極力想辦法避免,那真的不得了!現在核子彈的威力比廣島那個時候要強千倍以上,廣島是核武剛剛發明最小的,等于做試驗一樣。它的威力才二十噸的黃色*,並不是很大,爆炸的範圍,直接命中爆炸範圍這個直徑大概是叁公裏。當時核子彈下去之後,死亡的人,八萬多人不到十萬人。但是半年之後,受核輻射的大概也死那麼多人,十幾萬人,兩個城市合起來死亡超過叁十萬人。從這個地方我們曉得,佛講的小叁災不是普通的戰爭。

  

  那個大叁災就非常嚴重,那是整個宇宙的災難,水、火、風。火燒到初禅天,換句話說,欲界就沒有了,欲界六層天,這初禅天是小千世界的天頂,這是火災可以能達到。第二水災,水災可以淹到二禅天。第叁是風災,「毗藍風」,風可以吹壞叁禅天,這麼大的威力。第四禅才沒有叁災,所以四禅叫福天,有福報,叁災都沒有,這色界天,色界天最高的四禅有福,有福是什麼?它沒有叁災。佛用毗藍風來做比喻,『普震于大地』,那這個真的是毗藍風,這個大地就到叁禅,叁禅以下統統不能避免。所以欲界叁災(叁種災難)都沒有法子避免,二禅沒有火災,有水災,有風災;叁禅沒有水災,沒有火災,有風災;四禅才沒有風災。這個災難從哪裏來?共業所感,業力可畏,能敵須彌,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人要學善,要造善業,不要造惡業。

  

  今天有幾位同學到我那邊看江逸子居士的「地獄變相圖」,有很深的感觸。現在江老師這個圖說明書出來了,《因果圖鑒》。我給他寫的封面,前面給他寫了一篇序文,後面還有篇跋文,有說明,諸位就知道這個意思。也是因爲他這一幅畫,引起了我們對世尊在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裏面,關于地獄方面的事情,佛究竟講了多少。因爲江老師他畫這個圖是依《玉曆寶鈔》畫的,《玉曆寶鈔》我們知道是道教的,所以這幅畫裏面,佛教的成分很少,道教的比例大概占十之八、九。我們對佛經裏面講地獄的狀況知道太少了,我們通常讀的,《地藏經》講地獄、《楞嚴經》佛講七趣,地獄的分量占得很大。這是過去我們所學習的,祖師大德在注解裏面也引用佛的經典來解釋,可是我們並沒有把這樁事情作爲主要一個科目來學習。

  

  因爲這一次這麼一個緣分,所以我找了幾位同學查《大藏經》,查到二十五種經典裏面講地獄,講得很詳細。于是我想把這些有關講到,世尊講到地獄的統統把它抄出來,編成一本書。諸經,二十五種經論,《諸經佛說地獄集要》,現在這本書做出來了,昨天把樣本送來給我看,裏面還有些錯誤地方,改正過來就可以大量的流通。我聽說他們要印一萬冊,很好,錯誤地方不多,改正過來就行。這一本書出來之後,希望我們同學多多讀,作爲我們在修學基礎上重要的參考資料。

  

  你看了之後才知道起一個惡念,一個不善的言語行爲,不是沒有果報,果報很恐怖!絕對不是嚇唬人的。佛以這些東西來勸人行善,我們用這種意念去看這一些典籍,那你完全錯了。你要知道佛家戒妄語,佛哪有欺騙衆生的道理?沒這個道理的。佛的話句句是真話,句句是實話,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诳語者」,一點都不錯。如果我們看到這個,造惡因必定有惡報,翻過來,種善因一定有善果。爲什麼不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爲什麼要去作惡?作惡,說實在話,不是跟別人過不去,是跟自己過不去,這是事實,不能不知道。

  

  這個比喻是比喻『佛福田』的威德,佛真的是大福德,能『動叁有衆生』,這個「動」是震動、感動。「叁有」是六道,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是什麼?有因,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我們這一生到人間來,人間在欲界,有七情五欲之因,有這個東西。阿賴耶裏面有這種習氣種子,遇到緣到這個世間來投胎,得人身是果報。如果我們阿賴耶識裏頭沒有七情五欲,你就絕對不會到欲界來。那我們有沒有色界天的因,無色界天的因?有,這一次沒有碰上緣。再給諸位說,我們也有叁途地獄的業因,所以常常做這些罪業,常常做錯事;我們也有佛菩薩、聲聞、緣覺的因。十法界的因行,一切衆生各個具足,只看你遇到哪一種緣。因統具足,我們在前面講四緣生法,親因緣不必說,統統有,真正重要的還是增上緣,所以教育就非常重要。

  

  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給我們做增上緣,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我們自己才曉得我們有佛性,我們本性本善。啓發我們斷惡修善的信心,堅定我們斷惡修善的願望,知道本覺本有,本性本善。儒家講人人可以爲堯舜,佛家講「一切衆生本來成佛」。我們爲什麼不向上去攀緣?爲什麼要墮落?假如我們遇不到這些善友,沒有這些善緣,這一生當中,沒有人告訴我們,你想想看,怎麼能不做錯事,怎麼能不造罪業。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這話是真的。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現在社會善緣少,惡緣太多了,你每天所接觸的都是惡緣,把你本善、你的佛性迷失殆盡,雖有,完全不能夠覺察。自己造作罪業當然果報不好,也非常痛苦,想改改不掉。境界現前依舊起貪瞋癡慢,自己不能控製,多痛苦!現在這個苦,花報;將來來世的苦那是果報,來世在叁途地獄。

  

  所以佛慈悲把地獄情形這樣詳細的告訴我們,《諸經佛說地獄集要》,那比《玉曆寶鈔》詳細太多了。《玉曆寶鈔》裏面很多都是講你造什麼樣業,得什麼樣果報,但是爲什麼會造這個業,爲什麼會有這個果報,所以然的道理,道教就沒有說出來,佛經上把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非常可貴!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個書我們不能不看。要看幾十部書太麻煩了,現在把幾十部裏面,所說地獄因緣果報這部分的經文我們統統會合在一起,就方便太多了。我還有一個願心,希望將來這個畫畫得好的人,依照這部經畫一幅「地獄變相圖」。根據佛在經典裏面所說的畫一幅地獄變相圖,我相信會比江老師這個內容更豐富、更精采。

  

  講「叁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九法界都有。叁有是我們非常的明顯,因爲我們現在沒有超越六道。六道之外的,聲聞緣覺、權教菩薩,天臺家講的藏教佛、通教佛,都還是在九法界,普遍都受「佛福田」的震動。十法界以外,佛福田還有沒有普震這樁事情?經上雖然沒說,我們相信一真法界裏面衆生,那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感到如來福田的震動。爲什麼?他沒有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當然都包括在其中,等覺菩薩都不例外,這才合情合理合法。

  

  震動是必然的。但是也有遇到「佛福田」無動于衷,有沒有?有,太多太多了。那爲什麼?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這是什麼道理?佛在經上說業障太重,遇到了不信。這個地方有法師在這邊講經,不聽;這個地方有佛的經教在此地,不看,根本就不接觸。這叫什麼?這叫沒有緣。佛度有緣人,有緣人有明顯的感動。由此可知,阿賴耶裏面善根福德的種子一定有,過去生中曾經聞到佛法,這一生中又遇到,他就會有感動。

  

  佛幫助衆生覺悟回頭,難,不是一樁容易事情,「佛氏門中,不舍一人」。不管怎麼樣難,佛是生生世世照顧你,佛恩普大,比父母大。父母照顧我們一世,佛照顧我們生生世世,從來沒有間斷過。不管我們接受、不接受,我們喜歡或者排斥,佛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這一生雖然他不能接受,剛才我們所說的,不聽經、不看經、不接觸佛法,佛照顧到了沒有?照顧到了。用什麼方法照顧?他看到佛像,他看到學佛的人,他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一曆耳根,永爲道種」,這就是佛對他的照顧。

  

  阿賴耶識裏面種種子,沒有種子的人給他下種,當然這一生不能成熟,來生後世或者多劫之後這個種子起現行了。像佛在《法華經》上舉了個比喻,有一個年歲很大的人想出家,出家要有善根,佛叫他這些大弟子來看這個人能不能出家?那些大弟子都是阿羅漢,阿羅漢的他心、宿命可以知道五百世前,五百世後。一看這個人五百世都沒有善根,跟佛沒有緣,都搖頭。最後佛說他行,他在無量劫前,那不止五百世,阿羅漢不知道。無量劫前他是一個樵夫,在山上砍柴遇到一只老虎,老虎很凶,他爬到一棵大樹,爬到樹上,老虎不會爬樹,他爬在樹頂上叫了一聲「南無佛」。世尊說就是這一個種子,多生多劫之後今天他遇到我,在我這裏得度。世尊給他剃度了,以後證阿羅漢果。

  

  金剛種子非常可貴,不能輕視。今天佛法在世間的宣揚這麼樣的普遍,雖然很多很多人都不相信,你問他佛知不知道?知道。都知道一個佛,那就行了,阿賴耶裏頭有種子了。那我們學佛的人很清楚,你有種子你將來一定會成佛,你將來一定會入佛門,不定在什麼時候。或者在你這一生的晚年,或者在來生,或者在後世,或者像釋迦牟尼佛說的一樣,無量劫之後你遇到佛菩薩,你成就了。所以佛在這個世間對于沒有佛種的人給他下種子,已經有佛種的人幫助他繼續增長,繼續增長也不是一世、二世,也是生生世世慢慢培養的。

  

  這一生當中開悟的、證果的、往生的,那都是什麼?生生世世這個培養成熟了,佛法裏面講根熟衆生;他要沒有成熟,這一生當中遇到再好的緣都不能成就。我們看到好的老師,真善知識,真正殊勝的佛門道場,這裏頭親近老師的人很多,有有成就,有沒有成就,這是很顯然的例子!有人有很大的成就,有人有小成就,各人的因地心不相同,各人修行勤惰不相同,各人信心不相同,各人願心不相同,各人勤惰不相同,所以果報差別很大很大。總的一句話說,都被「佛福田」震動。所以這一句話還是能夠講得通,遍動群機,這群機從法身菩薩到十法界。

  

  我們的學習是要認真努力,落實經教的教誨。我們如果果然都把它做到,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真正有福。你的福田也能叫周邊跟你接觸的人動容,你能感動人。一些學佛、不學佛的人跟你接觸,都會受你感動。你的誠意動人,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自自然然能夠感動。所以在自己身體,像我剛才所講的,我們用心理治療自己的疾病,跟身體每一個器官感動,每一個細胞感動,很容易恢複健康,不容易生病。對外面,對你的家人,對你的親戚朋友,鄰裏鄉黨都會有感動;沒有感動,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在中國曆史上,諸位都知道有個舜王孝感天地,二十四孝擺在第一位。感天地,那就是佛經上講的「境隨心轉」,能轉境界。叁年家庭和睦,他的父母,後母生的弟弟妹妹都受感動,家庭和睦,真的家和萬事興。鄉村裏面人都被他感動,人人都學了禮讓;在之前,這些人多少都還有意無意想占別人一點便宜。受了舜的感化,人人都學到禮讓,不爭,彼此相讓,這個社會多麼和諧、多麼美好。這些事傳到國君那個地方去了,那時候國君是堯王,堯王聽到這麼好的一個人,很少聽到,就派他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觀察他是不是真的?果然不假;堯王又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更深入細微的去觀察,是真的不是假的。最後堯王請他出來爲國家服務,最後把王位讓給他。

  

  所以,能修身就能齊家,能齊家就能治國,能治國就能平天下。平是公平,對待其他的國家都能夠平等對待,和睦相處,舜做到了。憑什麼?古聖先王一句話,「至誠感通」。至誠心是真心不是妄心,以真心對自己,這真心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舜沒有別的,舜就是有這個心百分之百,真誠百分之百,清淨百分之百,一直到慈悲沒有欠缺,做得那麼圓滿。極惡的人都被他感化,這是教育。教育要把惡人轉變成好人、轉變成善人,把邪知邪見轉變成正知正見,把愚人轉變成智慧的人,把凡人轉變成聖人,教育成功。教育裏頭不會這個不行不能教,放棄了,開除了,這是自己沒有德行。自己有德行,遇到這樣的學生,自己反省:我自己不夠,他是我的老師,他來提醒我我不夠,我還要認真的來修養,等我的德行智慧向上提升,那就被感化。沒有他,你怎麼知道自己還不夠?你看到那裏還有轉不過來的,自己不夠!要認真努力加功用行,勇猛精進才能夠普度衆生。現在時間到了,這一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九叁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