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虛雲和尚法彙—詩歌偈贊▪P2

  ..續本文上一頁虎眠。

  經聲清徹耳。寒氣曉侵天。試問龐眉叟。來山住幾年。

  送友行腳

  少負淩霄志。老爲行腳翁。滿腔雲水調。一杖雪霜風。

  翰墨傳當代。聲名動上公。住山如得意。爲我寄征鴻。

  西藏大雪山

  何物橫天際。晴空入望中。這般銀世界。無異玉璁珑。

  已拂應氛遠。仍疑碧落通。清涼無熱惱。應勝水晶宮。

  陝西太白山鏡池

  水與心俱定。清光日夜留。有渠容月影。無爾識源頭。

  萬籁返聞寂。層岚入鏡浮。未能融物我。澄湛已忘憂。

  于蒲漂旅店遇唐猷生赴任騰沖年二十一歲吾鄉人也夜話敘別

  寂寂滇南道。何緣遇故知。羨君爲宦早。愧我學禅遲。

  煮茗聯新句。挑燈話舊詩。一窗風月好。重聚又何時。

  甘肅道上陰霧

  寒煙如霧住。孤舍似星零。地見魚腮赤。山如螺髻青。

  半塘陶令柳。十裏謝公亭。往來名利客。曉發不勝情。

  初春與友過村墅

  乘興過山岡。不須載酒漿。崖花初解笑。岸柳漸生光。

  雨細村煙合。風微樹色涼。隔林驚犬吠。應識主人忙。

  和符文敏寬義居士韻

  世尊上雪山。有誰爲之說。仗此無情劍。便把青絲截。

  四相本來空。萬法一無得。解脫內外著。生死從茲歇。

  龍澄徹居士因印光法師書令修牢山居士屢請余往住答之

  常憶憨山老。一誠動九天。桑榆嗟已晚。建樹讓當賢。

  大志翻江海。涓流成湧泉。印師書一紙。乘願永流傳。

  雨後登樓看山

  宿雨初晴霁。臺階長綠痕。登樓非作賦。雅集不須樽。

  戶辟山排闼。眸凝煙鎖村。谛觀山與海。圖畫至今存。

  隔江山寺聞鍾

  乾坤容我老。日月卻相摧。還岫山無樹。臨江水有隈。

  雲輕籠日往。風順聽鍾來。驚醒塵勞夢。遼天廓爾開。

  山寺外午倦倚一方竹枕

  夏日永如歲。山人自惺惺。身忘因艮背。我泯爲行庭。

  竹枕似磁枕。山亭非客亭。才欣花發筆。又見草青青。

  法界寺懷古

  一步一徘徊。煙霞四面開。松高容鶴臥。洞古被雲埋。

  山色靜心賞。濤聲逐耳來。昔賢何處去。剩有講經臺。

  山居六首

  稍得清幽處。頭頭總自然。一間茅草屋。半畝藕花田。

  好鳥來青嶂。閑雲挂碧巅。紅塵飛不到。淡雅過神仙。

  誰信山中樂。山中樂最多。松篁演梵呗。鳥語弄笙歌。

  樹上猿攀果。池中鴨戲荷。藉茲逃世俗。歲月任消磨。

  不向名場立。山中夢亦微。身同雲自在。心與世相違。

  愛月疏松徑。引泉繞竹扉。自然成妙處。豈肯羨輕肥。

  山間無個事。不夢熟黃粱。性懶多愁暑。身輕不畏涼。

  菊栽叁徑古。梅種一園香。自是營謀少。閑中滋味長。

  草堂午睡醒。曳杖任逍遙。撫石看雲起。栽松聽水潮。

  林深無過客。路險有來樵。一念純真處。何愁慮不消。

  人畏山居苦。甯非意昧賒。泥爐焚柏子。石鼎煮龍芽。

  才采叁秋菊。又看二月花。更憐今古月。夜夜伴山家。

  心印偈

  這個微妙義。聖凡本來同。所說不同者。麻外錯求繩。

  心已法法通。雨後山色濃。了知境緣幻。涅槃生死融。

  參禅偈十二首

  一 參禅不是玄。 體會究根源。 心外原無法。 那雲天外天。

  二 參禅非學問。 學問增視聽。 影響不堪傳。 悟來猶是剩。

  叁 參禅非多聞。 多聞成禅病。 良哉觀世音。 返聞聞自性。

  四 參禅非徒說。 說者門外客。 饒君說得禅。 證龜返成鼈。

  五 參禅不得說。 說時無擁塞。 證等虛空時。 塵說與刹說。

  六 參禅參自性。 處處常隨順。 亦不假磋磨。 本原常清淨。

  七 參禅如采寶。 但向山家討。 蓦地忽現前。 一決一切了。

  八 參禅一著子。 訣雲免生死。 仔細拈來看。 笑倒寒山子。

  九 參禅須大疑。 大疑絕路歧。 踏倒妙高峰。 翻天覆地時。

  十 參禅無禅說。 指迷說有禅。 此心如未悟。 仍要急參禅。

  十一參禅沒疏親。 貼然是家珍。 眼耳身鼻舌。 妙用實難倫。

  十二參禅沒階級。 頓超諸佛地。 柱杖才拈起。 當觀第一義。

  山居

  山居意何遠。 放曠了無涯。 松根聊作枕。 睡起自烹茶。

  山居道者家。 淡薄度歲華。 竈底燒青菜。 铛內煮黃牙。

  山居無客到。 竹徑鎖煙霞。 門前清淺水。 風飄幾片花。

  山居饒野興。 柱杖任橫斜。 閑情消未盡。 過嶺采藤花。

  山居春獨早。 甚處見梅花。 暗香侵鼻觀。 窗外一枝斜。

  若人欲識佛境界

  終日逐波流。 還道去尋水。 心佛與衆生。 差別在那裏。

  當淨其意如虛空

  欲止小兒啼。 方便爲言說。 心意與色空。 本如第二月。

  遠離妄想及諸取

  離妄已成妄。 離取亦是取。 如何是遠離。 眼生骷髅裏。

  令心所向皆無礙

  非形亦非影。 挂礙怎麼生。 達摩因此義。 故爲可安心。

  忽聞窗上喁喁作響

  不見無情說法。 怎知瓦礫增光。 喁喁暗露消息。 想是助我興揚。

  行住坐臥歌

  山中行。 踏破嶺頭雲。 回光照。 大地無寸塵。

  山中住。 截斷生死路。 睜眼看。 千聖也不顧。

  山中坐。 終日只這個。 碎蒲團。 沒教話兒墮。

  山中臥。 騎驢騎馬過。 主人翁。 無夢也爍破。

  示林光前寬耀居士

  人人念佛皆成佛。動靜閑忙莫變差。念到一心不亂處。衆生家是法王家。

  送日人龍池清在鼓山抄錄日本未有經藏帶回國去

  萬裏梯航乞法行。寫經長日坐書城。唐镌宋椠難持去。只有香花伴送迎。

  贈江孔殷居士

  靈光獨耀本來明。無染無汙氣自清。水月鏡花皆幻相。知君有日悟歸程。

  和江寬允居士

  情與無情總是緣。隨緣一宿覺當年。龐公萬物不爲侶。吸盡西江只目前。

  原作

  曹溪重見放光明。今古艱難兩德清。施設門庭略不異。始知乘願再來生。

  由來時節合因緣。夢裏南華已廿年。今日歸依叁寶竟。曹溪一派在當前。

  論色空無二偈贈張學智

  天地銷歸何處去。微塵幻現奈他何。見深見淺由他見。水是水兮波是波。

  寄臥龍寺東霞和尚叁首

  柴扉草舍幾經秋。只賣腥膻死狗頭。將謂人間難著價。維摩一默已相酬。

  離塵應向多塵去。若個能將性海澄。五十余年真卓絕。宗風丕振續傳燈。

  大意西來一字無。漫勞詞客玩玑珠。印心直示拈花意。猶待安心一著輸。

  贈九華山智妙師四首

  名山紀勝盡留詩。領略誰深象外思。怪石奇峰天造化。據關直待吼雄獅。

  萬松深處掩柴扉。回絕塵囂入翠微。人世浮漚高著眼。多年已製毒龍威。

  山僧樸讷了無奇。欲悟無生淡薄宜。多少行吟泉石畔。真機時赴筆端摛。

  下帏曾向白雲窩。久住招提靜裏過。已見月輪澄水底。信然梅子熟山河。

  題畫竹

  童子南詢尚未回。百花岩下望多時。長天萬裏無雲夜。月過竹林說向誰。

  終南山嘉五臺獅子茅庵紀事

  秦山雪裏夢驚回。撥盡寒爐不見灰。者片冰心誰領略。陽回春信自開梅。

  示湘鄉王陽初

  休將幻妄當家珍。滯魄沈魂認識神。佛祖示知開覺路。離心意識是能仁。

  鼓山佛學院學生請題牧牛頌十一首

  一撥草尋牛

  欲將白棒碎虛空。借比牧牛吼六通。逐澗沿山尋覓去。不知行迹遍西東。

  二蓦然見迹

  尋遍山邊與水邊。東西南北亦徒然。誰知只在此山內。彷佛低頭自在眠。

  叁逐步見牛

  野性疏慵恣懶眠。溪邊林下露尖尖。微痕一線知尋覓。尋到無尋頭角全。

  四得牛貫鼻

  蓦直當前把鼻穿。任隨□跳與狂顛。饑餐渴飲無虧欠。吩咐牧童仔細牽。

  五牧護調馴

  養汝辛勤歲月深。不耕泥水只耕雲。晨昏有草天然足。露地高眠伴主人。

  六騎牛歸家

  雲山何處不吾家。兩岸青青盡物華。隨分不侵苗與稼。倒騎牛背勝靈槎。

  七念牛存人

  始自郊原遍海涯。歸來倒駕白牛車。畫堂深處紅輪展。新婦原來是阿家。

  八人牛雙忘

  憶昔寒爐撥死灰。杳無蹤迹枉徘徊。而今凍破梅花蕊。虎嘯龍吟總異才。

  九返本還元

  物物頭頭別有天。此中消息幾人傳。忽然怒作獅子吼。獨露須眉照大千。

  十入廛垂手

  拽轉乾坤眼界寬。聊將一手挽狂瀾。高懸日月超羅網。聾瞆偏邪返本端。

  十一總頌

  本無一事可思求。平地風波信筆收。從地倒還從地起。十方世界任優遊。

  示劉寬涵

  盡與無盡言難盡。真與非真須認真。冷暖自知人不識。

  與李協和居士

  叁界無安是火宅。更于何處可安居。如來示我真實義。魔也如如佛也如。

  看妙雲種松

  栽遍前山與黃山。黃梅百丈也難攀。撐天拔地期何日。道者重來關外關。

  池邊獨坐

  獨坐池邊玩月明。群蛙閣閣說無生。圓音極處非幹耳。聲色全彰腦後晴。

  題新建洗硯石

  神僧卓錫湧清泉。半畝寒潭映碧天。總爲伊人精八法。好將八字洗池邊《心字不成八字不是是如來義》

  春日偶拈于一茅精舍

  收拾精金挂藥囊。世間怪病有奇方。若將一物常時服。管取身心一味涼。

  家藏滯貨久無音。昨向東林抱膝吟。大地看來渾是藥。遍醫一切沒根心。

  送友

  梅子青青二月時。飄然一缽別昆池。而今不下傷心淚。恐動啼鵑染血枝。

  雲遊獨歸

  獨去獨歸得自由。了無塵念挂心頭。從今真妄都抛卻。敢謂寒山第一流。

  雨後望蒼山

  憑欄一望雨初收。雲掩峰巒盡白頭。遙向前山未到處。

  過娘娘叫狗山偈

  蜀漢興師到此間。山高路險幾人攀。重重雲鎖孤峰外。惟有松濤不自閑。

  士馬騰空沖碧落。旌旗蔽日卷夷班。悠然天際連聲喚。共道娘娘叫狗山。

  寄演雪戒兄

  小臥松窗未是癡。夢中消息許誰知。覺來一枕閑風月。宛似曾遊赤壁時。

  戒臺寺古松

  古樹曾經幾劫來。渾身衣蓋盡青苔。看他幹老心空處。疑是黃梅親手栽。

  夢趙沛然寬甯居士

  一自榆城入九泉。君家事業也堪憐。山僧自有招魂賦。莫向他人索紙錢。

  夢與王羲之遊廬山

  王公墨迹宛如仙。清淨真同出水蓮。憶昔歸宗題記後。算來又…

《虛雲和尚法彙—詩歌偈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虛雲和尚開示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