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曆幾千年。
在吉隆坡靈山寺楊少洪來訪不遇
野外歸來日已斜。始知有客到山家。驅烏不解看家意。直使歸鞭破晚霞。
楊子文章亦有宗。雄奇變幻夏雲峰。夜來燈下頻頻讀。不覺東窗漸透紅。
在緬甸仰光贈高萬邦居士
法身清淨若琉璃。肉眼看來那得知。欲識其中玄妙處。細讀寒山百首詩。
贈雲岩大師
禅心高出紫雲巅。氣宇昂昂萬衆先。今日堂中推第一。鉗錘毒辣懾人天。
黃山遙望平楚人煙二首
下界經聲聞不聞。市喧朝暮自紛紛。人居平楚渾如醉。煙到深山盡是雲。
欲寄鍾聲入管弦。囂塵擾擾阻飛煙。人從清夜聲鍾後。始信靈山天外天。
普陀山奇峰宿雨二首
峭壁奇峰一抹煙。淡雲微雨浸遙天。隔林石澗添幽咽。似答山僧不二禅。
西風飒飒雨蒙蒙。室冷禅枯意自同。蓦地一聲來枕畔。閑情吹落萬山中。
廬山午夜松風四首
滿庭白露邑幽蘭。淡葉疏花香半殘。冷月孤懸人寂寂。松風吹徹夜濤寒。
陣陣松風泛海濤。聲聲天樂奏雲璈。道人夜半清雙耳。獨起添香月正高。
禅心靜寂白雲中。秋水春山未許同。惟有松風吹別調。夜深素月已蒙蒙。
山空籁寂念無萦。繞室松濤徹耳鳴。自是豐幹饒舌慣。常教夜半說無生。
峨嵋山怪石棲雲四首
參差怪石隱峰巅。煙護雲藏不記年。爲問老僧顛過未。呼來留伴草堂前。
白雲抱石石鋪雲。雲石相依渾不分。可許老僧來展具。掃開雲石看斜曛。
雲去雲來無定處。卻尋怪石作相知。無心出岫堪依此。點綴峨嵋又一奇。
石壑雲濤高際天。渾囵還是太初先。坡前犢子迷歸路。引入香風蹴白蓮。
大香山初春梅
雪冷灰寒又一年。梅花何事占春先。東風昨夜通消息。不是人間枯木禅。
雪壓雲埋樹樹低。寒葩冷豔綴芳溪。人間不識春光早。好鳥銜將處處啼。
鼓山屴崱峰
影耀長空駕彩虹。崔巍秀麗奪天工。挺然高出青雲外。萬古巍巍鎮閩東。
黃山妙高峰
妙高峰隱翠微中。朝暮風煙迥不同。振策夕陽林外看。白雲青嶂影重重。
黃山玉屏峰
地靈境勝自天成。山色溪光照眼明。倚枕玉屏開畫嶂。松濤時和晚鍾聲。
九華獅子峰茅蓬
不住人間殘剩山。別成小築伴雲閑。客來客去無迎送。笑指懸崖灣又灣。
普陀佛頂山
倚杖閑看落日斜。回光萬道鬥奇花。天孫應是無聊賴。織就雲章襯晚霞。
春花秋月不關情。夕照翻疑夢裏驚。赤白青黃描寫盡。天孫縱巧織難成。
終南山翠嶂晴岚叁首
輕煙缥缈畫生寒。疊嶂層巒想像難。半似疏雲半似雨。糢糊山色有無看。
似雨非煙六月寒。禅關深入萬山間。品題未得騷人句。不許尋常俗眼看。
山深石徑紫苔封。尚有寒光度晚鍾。約住野雲同入定。不容纖翳障晴峰。
泰山碧澗清流叁首
山泉清冷惠風丘。碧澗潺潺日夜流。何事匆匆人間去。惹他溪畔飲牽牛。
一派溪聲入耳幽。空山清冷恍如秋。有時似會禅心寂。流到階前又伏流。
一碧纡絅漱石來。源清何自著塵埃。愛渠有本堪渟蓄。好把青蓮就水栽。
燕京贈清一和尚
知君健翮獨翺翔。大隱城隍樂未央。非是叁關俱透過。何能火裏種蓮香。
贈峨嵋山妙道師
七十峰高隱翠微。暗雲疑雨任翻飛。雪消曉嶂開天色。撥盡胸中是與非。
寒雲懶鶴作生涯。爲厭鍾鳴鼎食家。自有天真無限樂。蓮收菊放又梅花。
止水
一泓清水漾微波。無去無來意若何。尋味個中消息否。冷然萬法影痕過。
與複慶禅師
于海門習楞嚴及江東報恩習講住金山朝南海禮育王塔
後朝天臺畢分散至余隱泰山得其書因懷慕故以偈覆之
焦山聽講記當時。同習楞嚴號總持。佛示阿難登覺路。見猶無見匪無知。
回首春花幾度殘。相攜行腳到金山。長連床上連單坐。每感吾兄心量寬。
江東同到報恩堂。渡海朝臺禮育王。未歇狂心留幻影。堂開選佛又逢場。
在嵩嶽遇一禅友問余何名答曰德清彼曰此我名以偈答之
異地相逢共一名。溪山雲月豈殊形。威音尚有二萬億。因地何妨兩德清。
禮舍利塔偈
藥王夙世自焚身。奉獻如來授記因。叁善覓來何所德。假名一指敘功勳。
山居
山居活計總天然。不落時人窠臼邊。卻向同心通一線。從苗辨地見根源。
亂雲堆裏坐癡呆。世念銷镕養聖胎。地老天荒都不管。松花食盡又重開。
見山忘道山猶擾。見道忘山山更幽。雲散水流天地靜。一聲長嘯白雲頭。
林間遁迹世相違。澗曲山深到者稀。飯罷茶余無個事。白雲爲我掩柴扉。
怪石岩巉路轉賒。盈眸景色笑參差。斜栽絕壁千年樹。倒挂懸岩四季花。
湛湛靈池徹底清。亂山湧出月初明。幾人今古曾吞月。飲者須知滿不盈。
雲流石竅影離離。丁斧何時鑿出奇。凜凜寒風吹劫火。就中消息許誰知。
太白山鏡池碧水二首
渟渟碧水淡如煙。遙接波光照眼前。想爲虛空雲打攪。常懸明鏡注清天。
微茫遙露一痕天。碧影沈沈翠巘前。試問寒潭深幾許。也將星鬥個中懸。
寄嘉五臺本昌禅人
余下終南山至滇掩關于興福古院師常來信慰問
雪覆林丘氣象孤。有無情識共頑軀。貌同枯木心如洗。說甚無生無尚無。
興福古院寂且虛。此身暫借作安居。自從虎嘯茅廬後。一介疏慵是病軀。
印雖無迹已成文。滴墨遙空寄故人。擬欲與公伸一問。縱然有口也難陳。
采茶
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罷山椒又采茶。此外別無玄妙事。春風一夜長靈芽。
杭州玉泉寺過夏
一池荷蕊映波心。鎮日北窗面主人。饒得薰風來幾席。更無塵事到門庭。
慧焰禅人索茶
春光富足野人家。不問優昙問苦茶。劫後幽芳須著眼。四時無謝亦無遮。
無影林中一樹花。非紅非白遍天涯。可憐門外旁觀者。信手拈來當作家。
閱古宿語錄口占
禮罷黃龍已破家。又來重飲趙州茶。無明當下成灰燼。鹫嶺重拈一度花。
題雪蘭峨絕頂湧泉
絕頂鑿池月映泉。飲者各須窮其源。欲覓此水源頭處。天河常與海相連。
和湯瑛寬筠居士見贈
弘揚大法賴群賢。荷擔如來汝著肩。扶起破盆齊努力。拈來信手是機禅。
原作
閩海昆池震法雷。曹溪重見法堂開。眉毛掃地婆心切。可是雞山出定來。
踏碎須彌香象王。如來家業獨擔當。一盂粥飯叁條篾。鍾板重懸九道場。
和張世永居士
不但胸中能吐鳳。還知筆下更生花。夜來若得坡公偈。留與山僧獻釋迦。
和陳真如居士
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見功。重重妙義重重意。不管東南西北風。
理重重複事重重。方位原無西與東。遍界不藏真實義。真如如是妙無窮。
原作
去了一重又一重。當機不滯是吾功。須知更有無功處。鼓棹南迎北面風。
不以一重去一重。門前舴艋各西東。兩叁野雀籬邊語。透漏春光報臘窮。
過可渡橋
行過可渡處。宛與畫圖同。崖聳叁千丈。峰連百萬重。
長蛇蟠古道。大木臥蒼龍。上下別寒暖。東西無定蹤。
水分雲貴界。橋接漢猺通。馬度青霄外。人遊碧漢中。
行行揮汗雨。步步慮狂風。日在竿頭上。雲留岩壑中。
春深稀雀噪。晴霁有霞封。豈獨秦關險。休疑天塹雄。
會盟期八百。帶砺漢初庸。履彼崎岖地。還思威德隆。
五臺山即景
天生五臺多奇迹。四時變化渾難測。疊嶂層岚翠欲流。返照雲霞成五色。
平疇俯視萬家煙。鏡池水接連天碧。更有奇峰常宿雨。叁春梅雪春風舞。
雨色漫天變幻時。蒼岩冰積自今古。碧澗清流響不已。煙雲泉石同棲止。
午夜松風振海濤。披衣起看千山月。
過九溪山李氏所施庵
李氏有山號九溪。施于僧衲建招提。年深寺古人遐矣。鶴老風清樹亦低。
曉色乍開林鳥悅。普光將盡夜猿啼。而今每日采薇蕨。長憶首陽夷與齊。
棲茅九華
問道幽棲事幾般。山中風趣有多端。螢流竹罅金千樹。月洗松溪玉一灣。
帶雪茶花供古佛。含香梅子薦新盤。有時獨上天臺頂。坐看江南疊翠欄。
回鼓山義才禅人索詩
不返家山四十年。今來松竹尚依然。嶺頭危石皆無恙。案上金經尚有傳。
燕去未知爲客久。鶴眠依止坐禅前。蓬飄萍聚應難定。祖席何人振法筵。
寄湖南勸清修淨侶
煙霞何幸伴蒼顔。屈指今經五十年。山海如常人物邈。滄桑無定古今遷。
禅心已定空無物。悲願常增佛有緣。祗此一生清白業。更無余事記心田。
偷閑半世歲時遷。勤怠從來天地懸。叁業不遊安樂地。六根長遠色空天。
分人分我總非道。計有計無不是禅。久矣渾忘塵世事。莫將余習到雲邊。
學得無爲遠世纏。六根清淨一還源。逍遙物外千聲佛。坐破蒲團幾炷煙。
曆劫塵勞風獵獵。本來面目月圓圓。身安意肯煙霞裏。不作神仙勝是仙。
山居
曆遍江湖到此中。把茅深隱萬重峰。死柴頭上心花燦。折腳铛邊性海通。
彗帚掃穿百雜碎。鋤頭築破五家宗。清風明月常如此。懶較諸方同不同。
茅庵高踞碧雲霄。絕壁連溪系短橋。柱杖撥開靈脈眼。蒲團壓折沈郎腰。
鋤雲種出松千樹。汲水攜來月一瓢。除此現成公案外。更無別法可相招。
從吾懶慢任癡狂。不與人間較短長。日上高眠松枕熟。客來清供晚花香。
叁衣零落雲千片。四壁蕭疏雪滿床。回憶楊歧當日事。淒涼不肯下諸方。
一室翛然居處常。平懷與世自相忘。甕中米絕惟虛腹。嶺外猿聲試廣長。
頗笑松筠如共語。時聞樵唱不成腔。參差萬法皆空印。何必山僧更舉揚。
疊嶂深幽環積翠。茅庵一個在中央。園中紫蕨供晨爨。澗底紅芹待午嘗。
雨霁白雲凝素幔。夜深明月照虛堂。乾坤于我有何缺。頗笑侬家總沒量。
贈五臺山顯通寺智慧師
禅分祖席又開山。別有生機展笑顔。死句不拈拈活句。先賢企仰後賢攀。
修心修道無如悟。談妙談玄總是閑。從此何勞山下問。烹茶挑水聽潺潺。
峨嵋山頂白龍池
一泓如鏡浸寒潭。逝者還從止處參。杯渡不嫌江海闊。清虛只在水煙涵。
泉…
《虛雲和尚法彙—詩歌偈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